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1-27白玉宁
白玉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的積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因此,数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挖掘教材资源,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设障立疑,创设一个探索性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创设一个游戏性情境,把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总之,在数学课堂上适时采用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用情境教学、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启发提问、即时训练等灵活多变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能给学生以新鲜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使他们在教师的表扬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类要求、区别对待,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当学生真正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就是自已时,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数学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学生回答的对错都要找到他的可取之处,对他进行表扬。要多用“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等表扬鼓励的话,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我能行”,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对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应适当降低标准,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从害怕上数学课逐步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另外,在选择练习时也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来选择,在作业测评时尽量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三、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 ,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课上,注意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相关的课外知识联系的能力,让他们知道数学不是没用的,而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如在讲到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周围存在着哪些图形,看看自己的课本、桌椅都是什么形状,想想自己家里的日常用品,上学路上见过的建筑物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住这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些图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根据生活中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事情来设计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要爱护学生,真心地关心他们,通过加深师生感情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当学生与某个老师的感情比较好时,他们就会很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所以数学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首先要做的就是爱护、关心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上课时要态度可亲,对学生多一些包容,在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拘时空、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力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旦浓浓的师生情建立起来,学生真正钦佩、喜爱数学老师了,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事实。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不同的老师对这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必须开动脑筋,不断努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中有乐、乐中求学,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