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及其与实践的差异性研究
2018-01-27张一鸣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发达,经济市场也日渐扩大,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的实际应用,并且该理论一直深受国家高度重视和认可,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理论和实践具有辩证关系,理论没有被应用好,实践肯定会受阻,因此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就需要对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及其实践的差异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法理论创新 实践 差异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年代才开始的,经济发展较晚,对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开展也较晚。相比之下,国外的经济法发展的比较早,国内学者最开始对国外经济法理论进行研究时,各专家学者就对经济法理论看法不一,部分学者没有真正把国外经济法理论和我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此外,生活中的价格歧视、大牌不二价与品牌形象、数码产品的定价策略以及共享单车等日常经济现象都是依靠经济法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的,并且经济法理论的实践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出现。因此下文主要论述的是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差异性,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概述
(一)“国家调节说”出现的必要性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才开始研究经济法理论,这项研究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将要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以及对法制进行建设。在研究的起始阶段,人们对其研究的很深入,但从总体上來看,多数人都是照搬前苏联学者拉普捷夫学者的“大经济法观点”,没有对其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创新,而在以后的应用中发现这一经济法理论是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
此外,还有一少部分研究学者没有照搬硬套,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调节说”,后来又被称之为“三三理论”。特定的法律只对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国家调节说”不像“大经济法观点”那样认为经济法可以调节市场上的所有经济关系,它认为经济法只对把国家作为主体的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当时我国经济市场机制的主要缺陷是市场的障碍过多、市场过于看重利益获取、市场发展过于盲目和落后,因此国家就提出了三种调节方法以及相对应的相关经济法。归结起来就是市场的三个缺陷--国家调节三方法--经济法体系(反垄断法),这也被称之为“国家调节说”。
(二)“国家调节说”经济法理论价值及意义
“国家调节说”经济法理论提出经济法和其他法律部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结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法进行概括总结,并且肯定了国家对经济调节的作用。该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如何改进和实施国家调节、怎样应对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指导。此外,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市场经济问题,如若要妥善处理国家经济职能和市场经济问题,就必须依靠“国家调节说”经济理论对其问题进行解决,因为改善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经济职能必须依靠“国家调解说”经济法理论作支撑。
二、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差异
(一)经济法理论的先进性和政府管理层错误的认知的差异
文章一开始提到过,在经济法理论研究前期,多数人只是照搬前苏联学者拉普捷夫的观点,没有考虑到中国国情,从而出现了该理论观点不适用于建立中国经济法的状况。之后一部分人提出的“国家调节说”经济法理论,被多数人以及政府管理人员所接受,但由于多数人的批判性思维的欠缺以及后来多样的经济法理论的出现,使学界人员对其看法不一并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持围观及质疑态度,最终结果是经济法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被远远降低。
(二)国家经济职能的发达和经济法立法的实施的差异
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的国家经济职能行使是有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过多地依赖个人来对计划经济实行管理,没有对国家经济进行严格调控。在我国的经济问题上,个人如果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获取,就会造成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后果,经济体制漏洞越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在后来提出了完善的经济法立法。而经济法就是为使经济市场运作更合理,但是随着国家经济职能的发展,对经济法立法之初的立法宗旨、立法原则、立法理念不加考虑,对市场经济进行的随意调控,国家调控的权力受到较少的监督以及法律的约束,使经济法立法如同一个空瓶子一样,拥有的实权较少,最终出现国家经济职能没有发展反而使经济法立法发展有轻微倒退的情况。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法律是使一个国家能够健康的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对经济法立法的理论创新进行应用,更好的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漆多俊.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及其同实践的反差[J].江汉论坛,2015,(07).
[2]沈思.浅谈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及其同实践的反差[J].经贸实践,2015,(10).
(作者简介:张一鸣,高中学历,山东省实验中学,研究方向:法律(经济法)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