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科合理分类和课程优化设置的探索
2018-01-27牛庆芬周国伟李天铎
牛庆芬+周国伟+李天铎
摘 要 构建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科合理分类和课程优化设置体系,应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学生特点、师资条件、专业布局等来规划,并有所侧重,既有针对学科,又有针对岗位,呈现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论证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构建进行了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大类招生 学科分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大类招生下课程体系的构建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达成了新共识,确定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国内各大高校本科课程体系主要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线进行刚性化的设置,着重专业课的专、深、尖,轻视学科专业前景宽度,而呈现出学生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不强。而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建立的课程体系,已不适合新时代对素质人才的新需求。构建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应从以“学科本位”为主体向以能力的培养,素质提高和知识传授为一体的主线靠拢。
2大类培养下化学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分析
齐鲁工业大学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特色名校”和“2011 协同创新计划”建设院校, 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具有很好的区域示范作用。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以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为试点,探索大类招生培养下的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设置:
2.1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划分科学的学科大类和分类培养方案
(1)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药物制剂5 个本科专业,招生时不再将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专业,而是将5 个专业统一按化学化工大类招生。化学类专业: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
(2)新生按大类招生入学后即以学术型(考研、出国深造为主)或工程与技术型(就业为主)分别培养,两类人才都需掌握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但侧重面不同。学术型人才以学术研究能力为培养目标,需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更深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满足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型人才的需要;工程与技术型人才以就业为目标,需侧重培养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和管理类人才职位的需求。
2.2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探求各学科所属专业最基础的学科课程,构建合理的学科大类课程平台,在大类平台课程中设计跨学科与专业、体现知识融合和交叉的综合性课程
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基础课程面要宽,所提供的理论知识要扎实。专业方向课程要灵活多样,以真正适应复杂多变的发展现实的需要。选修课程要有广度和适度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1)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大一、大二两学年)按学校要求设置。选修课程要有广泛性和适度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按大类招生培养的专业课程结构应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建设一批多科类、高质量的全校性任选课,建设若干跨科类、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充分发挥多科类、多专业的优势,实现课程总体结构的知识综合化。
(2)专业基础课程(大三学年)的设置由学院根据学术型或工程与技术型培养目标分别设置理论课讲授和实验内容深浅程度不同、学时不同的两个课程模块。学术型专业基础课设置内容深、学时多的课程模块;工程与技术型专业基础课设置内容浅、学时少的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要灵活多样,以真正适应复杂多变的发展现实需要。
(3)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任选课程三个课程模块。(a)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本专业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课程,是两类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b)专业任选课程是根据本专业特点设置的具有拓展性和前沿性的课程,可由学生根据需要任选;(c) 专业方向课程则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设置的专业课程,可分为专业方向课程Ⅰ(学术型)和专业方向课程Ⅱ(工程与技术型)。专业方向课程Ⅰ主要设置学术创新课程,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基础;专业方向课程Ⅱ主要设置本专业技能型课程(企业老总结合企业和个人发展实际进行讲座的课程,和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为学生就业打基础。
(4)职业生涯课程(大四学年)的设计。学术型应用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分两学期进行:第七学期将学生分给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論文的文献查阅、文献综述和开题,该学期设置升学和进修培训课程(研究生考试课程和出国培训课程);第八学期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工程与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在企业中进行:由各专业教师和学院与有用工需求的相关企业签订联合实践培养协议,实施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双重指导管理;专业教师负责学生毕业论文理论指导、并负责和企业进行学生培养交流沟通,企业工程师负责学生实践和生产技能培训。
3结语
高校构建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科合理分类和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应当从以“学科本位”为主体向以能力的培养转变,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传授为一体的主线靠拢,从学科发展的全面化、整体化高度来重新规整人才培养,着重对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牛庆芬,女,汉,博士,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有机新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通讯作者:牛庆芬,女,汉,博士,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 有机新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萍,刘治田.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管理学家,2012(24).
[2]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拓宽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