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2018-01-27马静玉

中文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互联网+

马静玉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之下,圖书馆应当重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树立正确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建立现代化服务机制,根据读者的网络环境需求,为其创建网络平台的服务模式,以便于提升书籍数据信息更新效率,提升读者的便利性。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图书馆服务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01

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明确“互联网+”时代的实际发展需求,遵循相关工作原则,保证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文献搜索工作效率,创新服务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分析

对于“互联网+”时代而言,主要就是将互联网与产业联系在一起,树立正确观念,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对传统行业结构进行创新。在图书馆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在此类时代背景之下,对各类内容进行分析,更好的创新产业服务方式,合理使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创建先进的生态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之下,能够创新公众服务方式,为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提供服务,设定公共服务机构,更新自身思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等,对产业结构进行创新,实现升级工作,以便于提升服务水平。

二、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实际工作期间,还在使用传统的服务模式,不能保证服务工作及时性与可靠性,难以严格管理与控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传统服务模式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在使用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虽然可以丰富馆藏资源,但是,服务流程较为单一,读者只能利用纸质方式搜索各类书籍信息,不能保证传统服务模式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难以提升服务工作效果。

2.纸张文献利用问题

公共图书馆在对文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是以纸张的方式对其进行存储,无法提升借阅工作与查阅工作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未能创建现代化借阅机制。在纸张文献管理期间,经常会出现遗失或是破损等问题,难以保证纸张文献的管理效果。

3.文献的搜索较为繁琐

一些图书馆虽然设置了图书资源搜索方案,但是,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只能利用统一的检索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无法通过多元化的检索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且检索引擎较为滞后,不能满足当前实际管理需求,难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4.搜索途径较为单一

图书馆在传统读者服务的过程中,还在使用单一的搜索途径,不能更好的对文献数据等进行分析,难以总结数字资源与文献资源,不能更好的提升服务水平。一些读者只有在使用固定IP之后,才能获取相关阅读资源,不能保证服务效果,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获取[1]。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图书馆应当合理开展读者服务的创新工作,建立专门的服务模式,以便于开展各类管理工作,逐渐提升读者服务工作水平,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服务措施为以下几点:

1.合理整合与使用文献资源

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保证能够对各类载体的文献与数据进行分析,创建现代化数据结构,以便于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同时,在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过程中,还要合理使用物联网技术,例如: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等,此类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使其获取更多的资源,在使用互联网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建设智慧化的发展机制[2]。

在图书馆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有利于对纸张文献进行全面的改革,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加工,例如:书籍的电子化加工、期刊的数字化加工等,转变传统的文献管理方式。当前,部分图书馆在资源管理期间,馆藏比例较大,不利于读者对其进行查阅,因此,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设专门的资源数据库,以便于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全面提升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3]。

2.创建文献检索与获取系统

在传统文献检索的过程中,读者只能通过单独的IP地址对其进行访问,无法保证读者服务模式的先进性与可靠性,难以提升文献检索工作效果。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图书馆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检索平台,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与PC终端等对其进行搜索,以便于创新文献形式,避免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图书馆也可以设置专门的APP程序,为读者提供现代化文献搜索系统,使其可以通过手机等方式,在线阅读文献或是对其进行下载,以便于提升其阅读便利性[4]。

3.改革图书管理员的服务形式

在传统读者服务期间,管理员只能为其提供咨询与文献查找等服务,难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管理员应当转变自身服务方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文献进行搜集,指导读者使用无线射频设备等,对图书位置进行查找,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还能提升其工作效率。

4.通过大数据分析方式设置服务模式

图书馆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对读者信息数据进行搜集与分析,在整合数据资源的情况下,对读者的阅读历史数据、活动参与数据与检索方向数据等进行收集,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关书籍信息。同时,读者在办理读者证的时候,图书馆可以为其创建个人信息档案,以便于服务人员根据相关信息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先进的图书查找服务模式,提升自身工作效率[5]。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图书馆应当对自身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合理使用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创建个性化的服务机制,以便于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阅读便利性。

参考文献

[1]陈凤娟,孙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4):58-62.

[2]刘骁斌.“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情报探索,2016(1):116-120.

[3]陈思.浅析”互联网+”时代乐山市图书馆 ——读者服务的现状与未来[J].卷宗,2016,6(6):212-214.

[4]王昶.“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6(11):72-75.

[5]李洪秀.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李洪秀[J].无线互联科技,2015(7):134-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互联网+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