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手机APP的高职英语移动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27武君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5期
关键词:手机app移动互联网高职英语

【摘要】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类别丰富的手机APP,加上手机便携性的自身优势,社交类、游戏类、视频类等APP的使用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手机也成为了课堂上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劲敌。面对这场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大潮,高职英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手机对课堂负效应向正效应引导,将手机APP的娱乐功能转变为辅助服务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是教师们目前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信息技术 高职英语 手机APP 新型教学手段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书本、课堂已不再是学习的主渠道,已演变成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手段,采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时下,移动教育正在成为基于移动互联网教育教学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移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在国内,移动学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合适实用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指导。

二、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移动信息化教学是移动互联环境下利用学生自带移动智能终端(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开展即时互动反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泛在、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适时教学的最佳信息化支撑环境,是打通信息化教学课堂“最后一公里”的重大机遇。

1.蓝墨云班课的应运而生。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借助移动设备,通过云服务实时记录学习行为的移动教学APP。教师可以通过点赞给予学生经验值奖励,实现过程性评价和个性化教学。首先教师创建所教班级和课程的班课,学生通过邀请码加入,教师通过手机管理自己的班课,为学生推送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课件、音频、视频、图片、超链接等),发送通知、布置作业和开展各种丰富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堂签到、头脑风暴、投票问卷、讨论答疑、随堂测试和分组任务等)。这种以智能手机为载体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使学习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实效性也随之提高,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创新性突破性的成功尝试。

2.英语流利说APP的功能亮点。英语口语类APP在口语练习者当中很受欢迎。其中,英语流利说APP是一款灵活性和交互性很强的智能移动发音训练系统。学习者可以设定每日学习时长目标及提醒时间,在课程中听原音和跟读都将计入学习时长。完成当日学习目标后,将自动弹出弹窗提醒打卡,完成当日打卡来督促学习者,连续打卡一周即可获得相应奖励。英语流利说以口语对话和配音视频为主,提供英美人士的地道发音,通过角色扮演展开人机对话,实现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互动。学习者听完一句即可模仿跟读,然后进入单人或双人对话模式的闯关,智能的评估系统会为学习者实时打分,最后给出通关分数。对于学习者发音不对或不准确的个别单词,系统会给标出,并提供词典解析和发音讲解来纠正改善学习者的发音。

3.其它英语学习APP的有机融合。还有其它实用的英语学习APP,也可以有机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作为线上学习的补充。记单词类APP如沪江开心词场、百词斩、乐词,新闻类APP如China Daily、沪江英语、NPR News,BBC News,VOA慢速英语。听说类APP如多听英语、多说英语、可可英语。

三、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

1.课前准备。每次上课前,教师将相关资源上传到蓝墨云班课的“资源”板块,供学生提前了解预习,让学生课前能够深度的自主学习。同时可使用“通知”功能,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教学资源发布后,学生会收到推送通知。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浏览或下载资源的情况,提醒没有预习到位的学生。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资源内容要适量,不要引发超限效应。

(1)微课视频。微课的本质是专为移动环境而生的碎片化教学资源。教师使用云班课可以适时发布微课视频到学生手机上,并提醒、记录、反馈学生对每段微视频的观看时长。调研表明,学生最爱看的微课是教师个人拍摄的视频。自制视频不需像参赛作品那般精雕细琢,但用在日常教学上却更有针对性和成效性。

(2)预习自测。另外,可以在预习活动中设置自测题。学生看完微课视频后完成相关的测试活动,以此达到监督和检测学生预习效果的目的。学生做完后会马上有排行榜,加入了竞赛游戏化元素,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效果。“测试”活动还可以设置多次重做,让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多做几次,达到加强巩固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情况来调整安排后续的课堂活动。自测活动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达到教学目的,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毕竟学生已经厌倦了满堂灌的形式,以答题情况为依据来详细讲解重难点,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

(3)答疑分享。这个区域可以开辟三个板块来进行。第一个板块是疑问解答区。学生可以通过语音、截图或文字形式提出问题,由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解答。然后教师针对复杂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讨论区可以互相点赞,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为防止学生在讨论区通过发言数量赚取经验值,教师可以把这个活动的经验值设置为0,通过选取学生有价值的问题给予点赞加经验值,给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的同学,给予双倍经验值。第二个板块是展示区。每天安排一位同学作英文清晨沐心展示,把所做PPT的每一张拍照或截图上传到此区域,供大家浏览学习并作为材料积累。第三个板块是英语流利说闯关分数截图上传区。要求每位同学运用英语流利说APP 每天练习十分钟,在周末把本周闯关分数最高的那张截图上传到这个区域作为展示,对于不同的成绩段老师给予点赞并给予分层次的经驗值。

(4)成员分组。在实际教学中会经常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在开课之前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用于日后的课堂表现活动。这些分组活动可以是线下的,也可以是线上的。蓝墨云班课支持随机划分小组,线下划分小组,使用成员小组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就是成员小组方案,把学生分成若干固定的小组,固定的学生小组来完成小组任务和小组作业;对于不同的固定小组有时还要有不同的激励和评价。endprint

2.课堂学习。课堂活动的设置一定要高效。针对教学目标来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玩起来、脑子转起来,而不是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1)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是创新活动中的一种,教师发布讨论话题,可以快速获得对问题的各种想法,实现学生背对背独立思考发言,思想碰撞。教师可以点赞、加经验值、加标签。教师结束前,学生看不到结果,发言不受拘,体现头脑风暴价值。

(2)知识点检测。“测试”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形式。开展测试的基础性工作是先建设题库。学习完每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从上传的题库中随机抽题进行测试,并统计做题所用时间与测试成绩,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实现资源库的高效使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在老师控制下严格的测验,创建测试活动时,选择“题目乱序”、“不允许重做”、“测试活动结束后查看答案”等较为严格的策略;而如果测试活动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学生在测试不理想时可以多做几次,“交卷后查看答案”等策略。可以想象,学生刚交卷,正是核对答案的愿望最强烈之时,这样的效果要好很多。

(3)课堂表现。对于学生个人现场展示的评价,可以使用“投票问卷”活动,让学生给现场展示进行即时投票,形成竞赛氛围;可以使用“课堂表现”活动的“选人”、“举手”、“抢答”来激发学生参与展示的激情,而且“课堂表现”选出的学生表现,教师都可以即时给予评分激励,也同時完成了作业评价工作。以上一些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应用蓝墨云班课Web版的“投屏模式”,将即时激励和反馈投在屏幕上,会对学生有较强的激发效果。

3.课后复习。

(1)作业/小组任务。在课后,老师以“作业/小组任务”的形式将作业发布到蓝墨平台,学生使用手机提交个人或小组作业,教师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评价作业,也可以设置学生相互评价或分组评价,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学生的参与感大大增强。

(2)归纳整理。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来设置活动。要求学生课上和课下认真做笔记,让学生随时记录本周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子,课后按照中英文対译的格式输入到这一板块中。活动结束前学生只能看到自己的分享成果,但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随时编辑、添加和更改所输入的内容。每周日教师结束活动,学生就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分享,从而达到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3)答疑讨论。“答疑讨论”不仅可以用在课前、课堂,更可延伸至课后交流。学生通过答疑讨论区,对自己不够清晰存有疑惑的知识点和老师和其他同学进一步交流。对于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点赞来鼓励,其他积极回复问题的学生也要进行相应的点赞鼓励。

(4)调研反馈。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投票问卷”的方式取得学生反馈和建议,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和需求情况,为教师以后教学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支撑完善

1.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想顺利开展智能手机的英语移动教学,必须完善网络环境,增设无线网络覆盖地点,提高无线网络速度,让师生随时随地都能使用到畅通的无线网络。

2.增强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设计。要求教师针对所教学生的专业和水平,选择发布对他们有实用价值的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要考虑到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兼顾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3.掌握英语移动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要学会时间管理,善于运用碎片化时间,对个人的移动学习进行合理化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移动学习进行监督管理。但同时,学生也不能过分依赖于移动学习而忽视日常课堂教学,要把线上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随时随地上网成为现实,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移动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而且将会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效果,能够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以此来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当下每位教师都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课程和学生的移动教学平台和载体,将移动学习模式真正落地,彰显移动教学的价值,满足当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与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窦菊花,文珊.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

[2]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15):114.

[3]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6).

[4]王海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3):63-66.

[5]宗亚琴.智能手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5):234.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智能手机APP的高职英语移动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656。

作者简介:武君(1980-),女,山东胶南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讲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机app移动互联网高职英语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手机蓝牙的无线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