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公众气象服务分析研究

2018-01-27李雨谦李梦蓉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气象服务社交媒体新媒体

李雨谦+李梦蓉

摘 要 当前,气象服务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机制体制、社会环境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气象信息传播手段由传统媒体正在向新梅体迅速过渡和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气象资讯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指出了新媒体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并对新媒体气象服务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社交媒体;新媒体;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4-0057-03

随着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到各类新闻客户端和资讯推荐引擎的流行,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与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已经由过去的被动获取,变为主动获取和兴趣推送相结合的方式。而传统的气象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公众气象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利用微博、微信、手机App、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方式传播气象信息、发布气象预警、宣传气象科普,已成为现如今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新媒体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公众气象服务所搭载的平台也日益丰富。除了通过电视、电话、广播、手机短信等传统渠道传播气象信息外,目前,新媒体气象服务主要依托微博、微信、手机App和新闻客户端四种方式来开展。

1.1 气象微博

利用微博传播气象信息,除了可发布简短的文字信息外,还可以发布静态或动态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发布内容一般比较简短,适合重大天气过程的持续跟踪报道,具有短、平、快的优点。目前国内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和许多地、市、县级气象部门均已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利用微博平台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号、天气实况、气象科普等信息,开展日常公众气象服务工作。目前,在广东、江苏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许多地市甚至县一级的气象微博服务,信息及时、内容丰富,已经形成了一批稳定庞大的用户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1.2 气象微信

气象部门现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气象服务。气象部门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主要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规定,订阅号每天可以群发1次,主要提供日常天气服务和生活提示,缺点是需要在微信的订阅号文件夹中阅览;而服务号1个月内仅可群发4次,内容可直接显示在用户的聊天列表中,主要提供重大天气过程、节假日、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目前运营较好的气象微信公众号拥有数十万量级的用户群体,重大天气过程期间的服务资讯阅读量可达到10万+。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限制,不能满足公众及时、随时掌握最新天气资讯的需求,气象部门可通过微信提供的接口开发菜单栏,给公众提供天气预报、天气实况和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查询功能,设置线上活动入口。还可调用用户通知接口,随时给用户发送预报、预警的文字信息。

1.3 移动新闻客户端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凭借其随时随地、移动与便携等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平台,各大传统纸媒和门户网站都纷纷开发了手机新闻客户端。而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一代聚合性新闻客户端,通过算法解读用户喜好,主动向用户推荐有兴趣的、个性化的信息,发展尤为迅猛。

面对巨大的资讯传播平台和传播市场,目前,气象部门已经与一些移动新闻客户端开展了业务合作,入驻并日常发布天气资讯。气象部门不仅能够主动在新闻客户端发表文章,还可以通过技术设置,将气象部门在其他平台(网站、微信等)发布的信息自动抓取至这类新闻客户端中,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扩大了传播范围。尤其在突发性、灾害性的天气事件发生时,新闻客户端可通过push方式将重要气象信息醒目地推送到用户手中。利用这些新闻客户端的传播优势,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资讯可被推荐给数百万、千万的用户,实际转化的阅读量可达数十万、百万量级,传播效果惊人。

1.4 天气App

天气App的出现,为气象科技进步和精细化的预报提供了最全面的展示平台。国内公众目前使用的主流天气App有“墨迹天气”“中国天气通”“彩云天气”“天气通”等。

天气App相对于其他的新媒体气象服务手段来说,明显的区别是跨越了地理限制,大部分的天气App通常都支持全国各省各地区的天气查询,许多还能提供分钟级、公里级天气预报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以及特色气象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做出生活决策。

总而言之,上述各类新媒体气象服务手段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为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已经占据气象服务市场的主要阵地。

2 新媒体气象服务特点

2.1 传播便捷迅速

传统的公众气象服务仅能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受到传播载体和传播时效的限制。特别是当灾害性天气或者突发性天气来临时,信息传递和获取的便捷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气象部门来说,如今只用在源头对内容进行一次编辑,不需要通过二次制作和编播排版,即可直接将服务信息传播到公众手中,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了信息发布时间和成本,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如今对于公众来说,在任何场地,通过一部联网的手机,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方式查询气象服务信息,丰富了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扩大了公众气象服务的覆盖面,也极大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效率,对于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

2.2 服务内容多样性

传统的气象服务手段,往往受到时长、字数、版面等的限制,气象科技发展的许多业务产品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和使用。而当气象信息变为互联网传播时,气象服务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

新媒体服務内容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气象产品多样性和服务风格多样性。如气象网格化数据在新媒体气象服务中得到广泛使用,从精度上可以通过用户定位,主动推送所在地公里级、街道级的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时效上,从短临预报到中长期预报,都可以供用户选择。所查询的信息和后台数据库的更新同步,用户随时可以得到最新的气象数据和资讯。endprint

另外,新媒体气象服务的语言和包装也越来越网络化、多元化,增强了气象服务的趣味性。各种网络用语、网络热点和天气关联,将天气打造成段子,明显提高了天气信息的传播力度。打造一个好的天气段子,不仅需要精准的天气信息和对天气趋势的把握,同时也要与公众的关注热点和生活切实相结合。

2.3 表现形式融合多样

传统的公众气象服务方式以文字、语音、视频中的某一种的方式呈现,而在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下,气象服务的表现形式呈现出融合多样,如一条微信推送的资讯中,往往包含了文字、短视频、音频、静态图片、动态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

随着近几年网络直播技术的流行,不仅在电视上观看直播,现在更多的公众愿意选择在互联网端观看直播,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交互性强、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气象部门也开始尝试各类天气现场、气象科普的直播。在2017年“3·23”世界气象日开放日当天,湖北省气象局的气象节目主持人,通过网络直播,带领近十万网络观众,深入气象部门各个业务平面进行参观介绍,借助新媒体、采用新形式来实现“开放”。

今后随着3D技术和VR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气象信息也可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些丰富多彩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有效促进气象信息的广泛传播。

2.4 公众互动性强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传播。新媒体成为气象部门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公众可以在微博、微信、头条号、企鹅号等气象部门的账号下留言、评论和点赞,表达自己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和疑惑,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通过转发,便捷的参与到气象信息的二次传播中。与此同时,气象部门通过回复公众留言,与其互动,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使公众对气象信息进一步理解领悟,同时拉近了气象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除了日常的评论、点赞、留言、回复等互动方式,气象部门不时会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各类线上活动,促进公众的关注,提高用户的黏性。如2017年9月,@中央氣象台在微博平台开展了“我给台风起名字”活动,引发了网友的热情参与和积极讨论,一度成为微博热点话题。活动中,@中央气象台不仅给粉丝发放各种福利,还及时发布许多有关台风的科普图文、视频,向公众传播气象知识。不仅增加了与粉丝的互动量,提高了政务微博的活跃度和知名度,也促进了更多公众关注台风,提升了公众对于台风的认知度和防御能力,有效传播了防灾减灾知识。

2.5 受众群体年轻化

和传统气象服务手段相比较,新媒体气象服务的开展,成功吸引了社会年轻群体的关注。笔者在湖北气象官方微信和微博开展的用户年龄调查显示,35岁以下用户数量占据了约70%,新媒体气象服务的年轻受众比例远远高于各类传统媒体。

3 新媒体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公众气象服务虽然借助新媒体平台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3.1 服务出错率升高

新媒体气象服务由于直面公众,缺乏中间监督环节,出错率相比传统气象服务要高一些,主要表现为内容出错、系统出错两个方面。

气象部门自行开发的天气App或微信菜单服务平台,受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网络连接的制约,容易出现服务中断的问题。尤其是天气App产品种类多、数据量大、数据自动更新,因此当某气象数据出现问题很难第一时间被发现。而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相融合的新媒体服务产品,在内容编辑上也容易出错。

在新媒体服务业务流程中,需要加强审核机制。首先需要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信息发布安全意识,熟悉掌握国家相关的新闻法律和法规。各级气象部门需加强信息的审核和管理,确保气象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科学性。加强对新媒体服务平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内容及时更改或删除,发现系统问题及时维护,同时加强服务器的网络安全防范。

3.2 新媒体服务产品需进一步创新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气象预报和监测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和展示,但由于每个人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并不一样,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层面的人群,所能提供的内容多样性和差异化不足。虽然目前新媒体气象服务渠道多、产品多,但主要都是以位置定位为基础的天气预报、实况、预警服务,空气质量实况和预报、雷达卫星等监测产品,以及旅游、交通等服务产品为主,有特色的产品少,而且大部分产品与人们实际生活脱节,用户关注度不高。在微信和微博气象服务中,以文字和图片产品居多,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产品生产能力明显不足。

针对新媒体产品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可用中央厨房模式解决,各地的气象记者一次采集、汇总,厨房生产多种产品,再通过多元的渠道传播给用户。在工作中,气象服务人员需增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创新意识,利用气象大数据做出更多适合公众的产品,积极开展智慧气象服务的研究,不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类型,为公众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同时也提高气象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新媒体平台为气象服务机构和公众之间搭建了很好的沟通平台,气象部门可利用互动平台,广泛征集和吸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以改进。

3.3 维护气象资讯科学性难度加大

在互联网时代,部分网络媒体为了博取关注度和流量,将气象部门传播的信息断章取义,进行二次加工,再安上耸人听闻的标题等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当台风、暴雨、寒潮等重大天气过程出现时,并不科学和准确的天气服务产品,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情绪,经过人们大量传播,甚至演变成气象谣言,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如2016年11月份,网上流传出一条以湖北省气象局名义发布的,号称“11月下旬将出现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湖北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的天气预报”,短时间就刷爆了朋友圈,从网络上到现实中引来公众的热议。该信息严重夸大了一次正常的冷空气降温过程,气象部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湖北气象官方微信、微博第一时间在各自平台上进行了权威发布,一篇辟谣文章“百年一遇的极寒,还是百年一遇的谎言?(省气象局官方发言)”,在微信上引来3万多的阅读量,在微博中的阅读量更是达到8.4万。借助新媒体平台,气象部门第一时间权威发声,有效的阻止了谣言的继续蔓延,遏制了事态的发展。

当气象谣言出现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阵地,迅速发声、权威发声,并及时跟进事态的发展,把公众的关注度从谣言吸引到科学权威的气象预报上来。日常的公众气象服务中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气象谣言的辨别能力。

4 结束语

当前,气象服务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机制体制、社会环境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众气象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积极促进气象与新技术、新产品的深度融合,为当今公众气象服务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气象服务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气象服务社交媒体新媒体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