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1-27陈莹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5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摘要】以民族地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指出广西民族大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状况堪忧,提出了如何以校园自主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一、前言

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迅猛发展使得翻译市场出现了需求多元化以及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人才市场的翻译用人意向调查结果表明:现有外语专业毕业的翻译人才不能胜任相关专业翻译的尴尬局面普遍存在,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有些甚至过了六级)却因为没有相关的翻译技巧而不能胜任其专业领域的翻译工作。因此,教育改革,尤其是翻译教学改革势必延伸至庞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是这类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掌握翻译相关知识、提高翻译技能的关键渠道。然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广西民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而言,自从2014年起在本科A班中开始实行区别与B班的教学模式:大学前三个学期开设以“听说”和“读写”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程,第四学期开设以“东盟文化常识”“英文写作”及“英汉互译”为主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虽然拓展课程包含《英汉互译》课程,但所开学时少之又少,学生能接受到的翻译技巧非常有限。因此,翻译教学因为课时少学习内容不充实导致学生翻译能力的落后,不解决这个问题,民族地区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就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英语翻译现状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学者王金波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需求调查的结果指出高校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基本是“以选修课为主”,而非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翻译课程的设置处于尴尬的境地”。广西民族大学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正是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自从2014年开始分级教学以来,B班学生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都是上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要想学习翻译知识,只能以“选修课”的形式选修;A班学生在第一至第三个学期上包括“听说”和“读写”在内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专门的翻译知识学习几乎没有机会获取,翻译知识只能成为读写课的附属品,第四学期开设有包括《英汉互译》在内的四门拓展课程,但每门课只上一个月,因此学生能学到的翻译知识只是蜻蜓点水。即使有学生愿意主动自学翻译技巧,也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题而为之,而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翻译学习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翻译知识及翻译技巧,以至于很多手持大学四、六级证书的学生因为所储备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缺乏使得他们无法从容面对毕业前夕招聘单位出的翻译文章。鉴于此,大学英语翻译如何在课时少的窘境中最大化地拓展学生的翻译知识,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是广西民族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辅助创设新型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模式

正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依托网络平台,创设多途径的师生互动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交互式的翻译教学环境,能有效地解决“学生规模庞大,教师资源有限,大学英语教学课时紧张”而导致的大学翻译教学缺失的问题。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平台在教学上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以及双语转换时所涉及的中西文化对比常识、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或者以课后阅读写读书笔记,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翻译的相关理论知识,而网络平台则给学生的翻译学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案,布置翻译练习,设置“译例分析”和“师生互动”的板块。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翻译资源数据库,一方面方便学生拓展课堂内所学到的知识,也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學习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需求以及课堂学习反馈。总之,网络平台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了一个优质平台。基于广西民族大学现有的校园语言平台条件,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创设多途径的师生互动模式为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

1.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广西民族大学自从2014年起在本科A班学生中开始开展大学英语“3+1”教学模式,即在大学前三个学期开设以“听说”和“读写”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程,第四学期开设以“东盟文化常识”“英文写作”及“英汉互译”为主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A班学生在第四学期的拓展课程有四门包括《英汉互译》在内的与英语语言相关的课程,每门课只有一个月的上课时间,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所教授的翻译知识就非常有限。广西民族大学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采用的是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此平台是在学校的校园网基础上运行的“网上虚拟英文学校”,它以帮助学校实现真正意义的“网络化自主学习”和“网络化考试”为主要目标。平台系统能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支持功能。平台的主菜单里有教案制作、自由学习、学习计划、标准化考试等板块,这些板块功能为翻译课程内容的延展以及学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可能。平台的“教案制作板块”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的功能,还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翻译教案,在教案中,教师可以把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不能完全展开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制作成教案,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任务。课后,学生可以继续点播学习老师共享的所有翻译教案,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在“自由学习板块”选择相应的资料,进行浏览点播。教师还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定期布置互评式作业,教师设定交作业截止时间,时间结束,学生不能上交。学生这种一对一的评价比传统的教师一对多的评价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2.建立翻译交流QQ群。在翻译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就可以建立一个方便学生和老师进行翻译学习交流的QQ群。在QQ群里,学生可以课后互相交流翻译感想、讨论翻译的方法或合作翻译教师布置的翻译作业。教师也可以在此与学生共享翻译方法的讨论以及不定期发布与翻译相关的文章,营造翻译学习的气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QQ群为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自身的教学进度和深度做参考。另外,教师还可以借鉴翻译“作坊”的做法,定期发布一些简短的中译英或英译中的句子,让学生发表各家直言,精雕细琢,互相切磋翻译方法,学生的翻译技巧也在日积月累中获得进步。翻译课程课时紧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时间较少,通过建立翻译学习QQ群,不仅提供了学生与学生切磋翻译方法,交流学习经验的场所,对于教师而言,在这里既可以了解学生的翻译感受和学习需求,又可以为其答疑解惑,因材施教,即使翻译课程只有短短的一个月,QQ群仍然可以继续为翻译的教与学所用,从而弥补大学翻译课程课时少的缺陷。endprint

四、网络辅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例

在讲授“英语长句子翻译”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前以布置互评作业的形在蓝鸽平台上发布作业。以下是笔者给学生布置的课前作业:

1.A World Bank report released at the time of the conference, which ended on 10 November, insists that Vietnams overall growth will depend more on its own policies than on the volume of external financing.

2.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3.People were afraid to leave their houses, for although the police had been ordered to stand by in case of emergency, they were just as confused and helpless as anybody else.

4.Aluminum remained unknown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cause nowhere in nature is it found free, owing to its always being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most commonly with oxygen, for which it has a strong affinity.

这四个英语长句都是比较典型的长难句,学生只有分析出结构,了解中英句子的差异才能翻译好。学生在蓝鸽平台完成后,教师通过复评发现学生翻译作业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普遍问题,第一,语法结构没弄清,导致译文违背原文意思;第二,逐字逐句地翻译,语言表达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制作该章节的教案,发布到平台的“教案制作”板块里,教案内容包括中英句子的差异以及英语长句子翻译的各种方法。在课堂面授模式中,教师从讲解中英长句的差异入手,结合分析学生所做练习的错误,依托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示范讲解英语长句子的翻译策略,讲解之后,再让学生翻译新的句子,反复操练。如此教学,学生先从实践中体验翻译英语长句的困难,再通过老师课堂的讲解,掌握方法,然后利用方法再次运用于翻译实践中。这一过程借助了网络平台的参与,及时反馈了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课后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再一次通过自主学习平台,布置英语长句子的翻译任务,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一些英语长句子的优秀译例发布到平台的“自由学习”板块,让学生欣赏学习。就这一章节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翻译学习 QQ 群了解学生在翻译英语长句中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学习指导和反馈建议;学生与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讨论自己的翻译成果,互相切磋翻译技巧,共同提高翻译水平。

五、结论

广西民族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创设多途径的师生互动模式为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合理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保证了教师面对面给予学生翻译知识的传授,网络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自我知识消化的时间和空间,两者结合既充实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翻译的兴趣和能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翻译课程课时少、教材未规范的问题,蓝鸽语言平台还没有专门的笔译板块,亟待用专业的翻译教学平台替代的问题等等,所以广西民族大学的大学翻译课程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学校提供坚实的后盾,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不断的教学摸索。

参考文献:

[1]王金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需求调查——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外语界,2009,(5).

[2]赵卫东.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标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宫慧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9.

[5]王守仁,趙文书.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育[J].外语研究,2002.

[6]黎俊.网络辅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作者简介:陈莹(1977.7-),女,广东澄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