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融合与贯通初探

2018-01-27欧求忠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5期
关键词:融合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历程及对于“融合”与“贯通”的基本语义的解读,指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融合贯通”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两技融合,三环贯通”的课程设置理念与教学模式,即通过英语知识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的相互融合,达到知识技能、模拟实训及毕业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的相互贯通。该文尝试就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融合与贯通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英语知识技能 商务知识技能 融合 贯通

一、引言

目前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每年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在各院校校内专业排名中处于中上之位。这说明,该专业的确深受考生的欢迎,似乎还没有降温之趋势。俞建耀、刘法公(2013:38)认为,学术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经历了前学科阶段和学科初创阶段,目前正处于初创阶段。前学科阶段包括英语(商务方向)ESP拓展模式分析(模式一)及全英仿商科教育模式分析(模式二),初创阶段指商务英语专业学科课程模式(模式三)。这三种模式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俞建耀等认为这三种模式仍有缺陷,尤其是目前实施的模式三尚可进一步完善。

纵观目前各个高等院校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课程设置确实是基于模式三,大同小异。其中必有理论知识技能环节、模拟实训环节及毕业实习环节。然而,大多数院校只注意此三个环节的表面内容特征设置,而没有仔细考虑这三个模块的内部融合贯通特征的设置理念,导致许多学生学完理论课,却仍然无法进行真正的实训和实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两技融合,三环贯通”的课程设置理念与教学模式,即通过英语知识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的相互融合,达到知识技能、模拟实训及毕业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的相互贯通。

二、课程设置融合贯通的可行性分析

“融合”有两层语义。其一,指融解;熔化。语出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涪县》:“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其二,指调和,和洽。宋陈亮《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天人报应,尚堕渺茫;上下融合,实关激劝。”“贯通”,指贯通,指连接,通连;全部彻底地了解。语出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布流物,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

把融合和贯通结合起来,就是融会贯通,意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於此。”

从理论上看课程设置是可以达到融会贯通之境的,即通过英语知识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的相互融合,达到知识技能、实训及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的相互贯通。换句话就是使学生能够把知识融于一体,使知识生成技能,并用知识技能去指导模拟实训,通过模拟实训来接受毕业实习的检验,然后再反馈于知识技能,形成一个贯通循环过程。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融合与贯通

1.商务英语知识技能的融合与贯通。

(1)英语知识技能课程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知识技能与英语专业中的知识技能在容量上是有区别的。传统英语专业(主要指文学、语言教学、翻译等方向)的学生要比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往往指听、说、读、写、译等五方面的基本语言知识技能)容量大,体现在语言实践上就是语言交际能力要强些。这似乎是有一些道理的,不需赘述。然而,如果能做到英语知识技能内部各环节的融合与贯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样可以锤炼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学生在语言五项基本知识技能内部是否能够真正的融合,是否能够做到真正的贯通,不是简单的千遍一律的按照传统英语专业来设置英语课程,而要根据生源的情况来设置英语课程,对于课程的学时和课程的难易度有所取舍。

必须指出的是,在课程设置时很多院校都考虑了学生毕业后考研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毋庸置疑,这是必须的,但没有必要完全考虑,否则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就成为考研课程设置。因此,这类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来设置,不需要设置成必修课。实践证明,如果强制性设置成必修课,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期末考试不及格现象尤其严重。结果就是,不可能达到知识技能的内部融合与贯通。

(2)商务知识技能课程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商务知识技能(即学科知识技能)的设置也要体现其本身各个知识技能体系的融会贯通理念。商务知识技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包括商务管理与营销知识,国际商务理论知识,相关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及国际贸易业務操作流程,也包括营销沟通技能、市场调查技能、数据处理技能、文案编写技能、客户管理技能、产品推销技能等。这些知识和技能要在4年的本科历程中完全掌握并融会贯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某一项知识技能的核心地位,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各个知识技能点的不断融合,最终融会贯通。其次,商务知识技能课程设置要体现系统性。系统性可以保证知识技能的整体构架,利于学生对其融会贯通。此外,还要体现课程设置的逐步渐进性。由简入繁,从易至难,最终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对商务知识技能的融合,有利于后期三个环节(商务英语知识技能、模拟实训及毕业实习)的相互贯通。

(3)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的融合与贯通。对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2006)和Zhang(2007)就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定位统一了认识,指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等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学科,主要培养“精通外语和商务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他们认为,其专业技术包括三维度:(商务)学科知识(内在逻辑)、行业惯例做法(认知行为策略)、话语产出和接受能力(语言策略技巧)。这种“三维度”专业技术分析,有利于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的融合与贯通。

根据“三维度”专业技术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开展商务活动所必须的语言知识技能,同时要求学生通过独立设课的商务相关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商务学科思维方式。商务学科课程虽然不一定包括管理学位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所有课程,但仍将相关学科知识、行业惯例做法视为专业知识三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二维度,拿出20% - 30%的专业学时用于商务知识及商务技能的学习,保证了相关专业知识相对自成体系,确立其内在逻辑关系。这样,学科之间得以交义复合,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架也具备了复合型人才素质特征。endprint

2.商务英语知识技能(以下简称知识技能)、模拟实训、毕业实习的融会贯通。模拟实训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往往指以企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使学生处于实体企业的模拟环境之中,进行单项或全程实务操作演练。商务英语专业的模拟实训比较特殊,主要分为两个模块:语言实训模块和专业实训模块。在设置实训课程模块时,原则上是先进行语言模块的实训,然后再进行专业模块的实训,因为专业模块的模拟实训必须要在学生掌握好足够的英语语言后,才能用英语语言应对各项专业模块的实务流程操作。同时也必须具备熟练的商务知识技能才能够进行模拟实训,才能在模拟实训中逐步熟悉实务流程操作,使两方面的知识技能融合于模拟实训操作流程之中,做到最大程度地贯通整个业务流程操作演练,达到如臂指使之境。

模拟实训课程设置的好坏对于后续的毕业实习或就业尤其重要。纵观理论知识扎实的毕业生毕业实习后很少能在实习单位就业或者即使就业了但流动性(俗称“跳槽”)很高的比例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类毕业生不能够很好完成企业实体的业务操作流程,归根到底就是模拟实训环节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了毕业实习环节。上述问题的出现表明,这三个环节(如下图所示)没有得到真正的融合与贯通。因此模拟实训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然而,模拟实训环节毕竟不是真正的企业实体,有诸多因素没有考虑进去,例如真实的人际关系,真实的实习环境等。即使模拟实训环节完成甚好,也未必就能够在毕业实习中出彩。因此,毕业实习环节也非常重要,要严肃对待,精心设置。

通常情况下,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包括知识技能课程和模拟实训课程或环节)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毕业实习一半安排在第8学期或者从第7学期开始,但至少要保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长度。

毕业实习的设置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即实习反馈。通过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知识技能环节的问题,也可能是模拟实训环节的问题,有利于将来改进课程设置,从而使“两技融合,三环贯通”课程设置理念日趋成熟和教学模式日臻完善。

四、融合与贯通的保障条件

融合与贯通的保障条件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实训实习环境和专业教师组合这两个方面。

1.要具备良好的实训环境和实习环境。商务英语专业不是传统的英语专业,校内模拟实训环境必然会比单一的传统英语专业的要求要高。首先必须具备传统英语专业的诸多实训室如语言实验室、语音实训室、写作实训室、口语实训室、影视听说室等,当然有些实训室可以用一般的多媒体教室代替。其次,必须具备有关国际贸易与商务方面的实训室,如国际贸易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

模拟实训室不是简单地在门口挂个牌子,上面写着XXXX模拟实训。实训室里要有齐全的各种硬件设备,同时具备实务操作流程所需要的其它软件条件(如某种模拟实训软件等),还要能够使用,达到行业最低标准。

2.要具备优质合理的专业教师组合。优质合理的专业教师组合至关重要。由于篇幅所限这里讨论商务专业教师。原则上商务课必须由精通英语和商务的教师授课。商务英语专业脱胎于传统的英语专业,师资的自身转变和重新调配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期望英语教师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培训就来开设其他专業的基础课程,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引进高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和行业能工巧匠迫在眉睫。

制定合理的外籍教师聘用或引进政策。聘用源于英美国家的外籍教师,负责英语口语和视听说教学。如果有可能,引进商务专业外籍教师来教授实务操作流程模拟训练课。精通商务的外籍教师,更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训练,能迅速地熟悉在英语语言环境下进行实务操作流程的演练,从而日趋完善。

五、结语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商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越来越色艳味浓,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必然越来越大。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必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必须要让学生高中毕业后走进来,大学毕业后很快就能上手。因此“两技融合,三环贯通”的课程设置理念与教学模式,有必要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更有必要在将来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4-11,21.

[2]王立非.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田[J].中国外语,2012.(3) :4-9, 23.

作者简介:欧求忠(1967-),男,武汉商学院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设置。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融合的工业
“四心融合”架起颐养“幸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