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就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7温孝文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5期
关键词:成就感英语课堂少数民族

【摘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其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只有使学生拥有成就感,才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英语学习中的不良情绪,树立自信,踏上学好英语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成就感 英语课堂 教学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是民族院校广大英语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过高考洗礼后,进入到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面对英语学习,30%的学生缺乏成就感,经过调查发现,缺乏学习英语成就感的学生中,40%的学生,面对老师的英语授课常常是一筹莫展,一到上英语课就头疼、就害怕。分析其原因,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甚至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他们自叹词汇量少,基础差,上课怕出错,受人讥笑,从而采取“少说为妙”的策略,即使勉强开口,多数也是为了敷衍老师。有些学生甚至告诉我:“老师,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离开教材,似乎仍感到一无所有,拿起试卷,只能半猜半做,分数高了是福气,分数低了是晦气。这些消极情绪,使学生沮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严重妨碍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更谈不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此可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客服自卑,走出困惑,树立自信,让他们拥有成就感,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为此,本文拟就成就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探究其引导途径。

一、成就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相关性探析

成就感是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成就不一定是一个人的很大的目标实现了所带来的良好感觉,其实小小的目标被自己实现了,也是会有成就感的,人需要成就感才会更加努力去实现其他自己的目标。

据笔者在近几年的授课班级中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50%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基础太差,很难学好英语;20%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习英语对自己将来没有用处,不想学习英语;30%的学生认为又不升学,自己学习英语没有动力,不想学习英语。由此分析,该校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从客观上带来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基础相比城内和省外学生差距较大,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头疼和厌倦,没有成就感,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不够重视。而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经历,通过“你认为你最好的成绩是哪门课程?”,“为什么?”的调查结果分析,80%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对他好,是老师通过回答问题或者考试,让他感到“我学了,我会了”的成就感。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喜欢上这门课程。只要老师来上这门课,自己就不会累,精力就特别集中,其他作业不做都可以,但是,这门课的作业自己一定要做。

社会心理学家们也普遍认为:凡能带来成功或帮助人达到既定目标的东西,就会引起人肯定的情感,而肯定的情感则能增强人精力,驱使人去活动、去创造,并体验创造中的愉快。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处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拥有肯定的情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教育学生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法。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Spenser)也曾提出:应在教育的过程中造成受教群体在精神上的兴奋以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由此可见,成就感是能增强人精力,驱使人去活动、去创造,并体验创造中的愉快。因此,作为教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师,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上课怕出错,受人讥笑,从而采取“少说为妙”的策略,即使勉强开口,多数也是为了敷衍老师的现状。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体会“我学了,我会了”的成就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中走出困惑。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是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关于师资的重要性,著名语言学家Richards曾指出,“一位出色的教师应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许多因素影响着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approach)实施教学,左右着教师以何种教学策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笔者的调查中,96%的学生认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具有哪些特点?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94%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95%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科学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96%以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指导,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少用汉语交谈。由此可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成就感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的教学模式。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投入精力多,备课认真,对学生态度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随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科学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他们了解学生需求,合理筛选和划分(selecting and grading)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活动、学生能力和个性划分学习小组,采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

再次,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成就感的教学模式为指导,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少用汉语交谈。大学英语教师这种关注学习者感受及参与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潜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認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英语交流活动的经验和成就感的体验,为此,教师要把握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获取知识;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endprint

三、大学英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成就感”的教学模式是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根据笔者观察优秀英语教师经常采用教学模式主要有Direct Method,Active Teaching和Cooperative Teaching Method等三类教学模式。如“直接法(Direct Method)”的教学模式。所谓直接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禁止使用汉语翻译手段解释文本,而要尽量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英语来解释文本。直接法是优秀教师广为采用的教学模式,直接法的理念使教师多提问、少说教,给学生创造讲话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直接法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常组织pair-work(两人组)和group-work(多人组)活动,使学生在欢快中学习、运用和掌握语言。这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英语的最有效方式。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师生配合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小组活动是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有利于信息分享、合作推理及分享成果,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

四、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组织,“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成就感”的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

教师组织课堂学习、练习和活动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1)全班授课式,即课堂教学行为的对象均以全班为基本单位。(2)师生个人直接互动完成练习。(3)学生分组(2~5

人)合作,集体计划,共同参与完成课堂活动。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何种形式取决于班级规模、教室的实际环境。

1.创设利于有效互动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取成就感。互动是人与环境的作用。因此,创建适于学生互动学习的物理环境(比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灯光、绿化等)和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会有一種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互动、创设互动条件、消除互动障碍,努力培养学生乐于互动的态度,并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取成就感。如,情景对话的表演,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如导演,能引导学生积极表现自我,在表现中获取知识,在表现中树立信心。笔者在口语教学中,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自编自演,充分展示自我。首先,针对学生在口语练习中“无从谈起”这一现象,向学生发放一份口语资料,给他们提供一个个“话题”,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联想进行师生对话,同桌对话,组与组对话,男女生对话,经过反复操练,再要求学生到课下准备简单道具,并做好充分准备,到下次上课前10分钟,请几位学生上讲台进行对话表演。

2.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实际,实时开展英语背诵并演讲。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亲身体会,在有一定英语程度的基础上熟读和背诵短小精悍,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语感和打好扎实的文学泛读基础;对于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亦能起积极作用;演讲也能使人树立浓厚的参与意识与足够的信心。所以将背诵于演讲巧妙结合,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在自信中不断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所以我定期选择合适的内容交给学生背诵,使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成为句子或篇章的主人,从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适当增添文字或内容进行随堂1-3分钟的演讲。要求学生在演讲中尽量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然后给予肯定并记分。

3.积极开展课前谚语的收集和积累。学生喜欢谚语,谚语短小精干。在笔者教学中,要求每学期,全班每位同学要收集5条谚语,逐一在课前进行发言交流,但是不能重复,每次课前交流2条,谚语交流发言的情况,记入平时分。开始,少数民族大学生们难为情,不上台交流发言,我就引导学生,这样送分的机会都不要,后来,同学们,为了平时分,争先恐后,上台发言交流,他们越学越觉得有味,越积累越想深钻,通过一学期,谚语使学习与运用英语变成了一种享受,学生在这种享受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如:谚语使学生领悟了人生哲理,“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做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每次教完谚语,我要求全班同学起立大吼所学谚语,不断重复,直到脱口而出。这样做,不仅强化了语感,改善了发音,还使他们内心产生震撼,获得愉悦感。

五、积极开展表扬

表扬是课堂教学组织中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合理表扬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要坚持正面表扬和鼓励为原则,“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应该是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表扬的原则。正如美国著名演说家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也论述说:“我们供给小孩、朋友和佣人身体所需的养分,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的自尊心也需要养分,忘了给他们亲切的褒奖。亲切的褒奖如同夜空的星星,会发出美好的光辉。何不让它成为我们精神上的食粮呢?”真诚的赞赏正是许多伟人用人成功的秘诀。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拥有成就感时也应该懂得表扬学生,不断为他们提高精神的食粮,从而取得教学的成功。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表扬,大学英语教师要按照《外语教学心理学》所指:对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给以口头奖励,他也许未必感到太大的欣慰;反之,对一个未受到表扬的学生给以同样的奖励,他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情绪体验。所以我在表扬学生时总是因人而异,形式多样。对于落后学生,我尽量创造机会进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保持学习积极性。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也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你—我”关系。特别是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观念平等、人格平等,要尽量保护学生的创新灵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同时,英语课堂教学包含了教师、学习者、环境、教学材料等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并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需要”中寻找教育契机。教师只有承认并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如情绪安全、自信、趣味、归属感、权力、自由),才最有可能建立一个积极高效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宜.大学英语教师优秀素质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80-283.

作者简介:温孝文,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就感英语课堂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