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审议和日常履职:把握四个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2018-01-27薛潮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司法代表监督

薛潮

在人代会上审议好“一府两院”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积极参与人大常委会及各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履职的基本形式,也是代表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以代表们一直深度参与的人大内务司法工作为例,谈几点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够给新代表参与人代会审议及其他履职活动一些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大各项事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展望未来,我们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需求,体现上海的城市温度、人文情怀和发展前景。这些新期待新需求,为今后一段时期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指明了重点、指出了方向:一是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职责。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举措,对人大工作提出的“一领导,一主导,一作用,两机关和四职权”(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立法主导,发挥代表作用,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的最新要求,深刻学习、准确把握,用以指导和推动人大工作。特别是针对上海在制度供给方面要走在全国前面,使法治成为上海制度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方面,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二是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和途径方法。要始终把立良法、促善治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健全人大自主起草法规草案、人大提前介入政府立法调研、人大与政府同步开展立法调研、立法全程听取公众意见等工作机制,完善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途径方法,把两方面的力量结合好,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三是处理好每年有限的监督项目与保证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的关系。要把握好监督的项目化与全面监督、及时监督的关系,特别是按计划监督与应对社会热点问题、突发问题的关系。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形成市、区两级人大执法检查的常态化。要深入研究大数据与人大监督的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各个领域资源与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分析存在的不足,分析预测未来的态势,提高监督针对性和科学性。如果我们能善于借助大数据,把握数据底线,通过数据串和数据库进行科学监督,我们的监督就不再是“一个点一个点”的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就会更有保证。四是充分发挥人大民意主渠道作用。要大力加强互联网时代代表履职模式的“微创新”,畅通人大代表倾听人民群众意见的渠道,真正做到全面收集民意、科学分析民意、准确表达民意、统筹整合民意,发挥人大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以上这四个人大事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也是代表们进一步发挥好主体作用,协力做好人大各项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希望对代表们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提出有关意见建议,能有所启发。同时,从人大事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出发,代表们无论是进行人代会审议工作,还是全面参与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的日常履职,都可以更加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注保障改善民生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標。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我们要按照市委创造品质生活的要求,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大数据准确把握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民生需求,更加精准对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益和水平。比如,随着交通大整治不断推进,很多市民对大整治提出了更多要求: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管理,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加强静态停车管理等。又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整体上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又要注意到不同群体的老年人之间需求不尽一致,以及城乡养老之间,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之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第二,关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底线。在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大中心”,营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大品牌”的新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形成有力的司法保障;人大也要加大司法监督力度,督促和支持“两院”不断提升围绕大局履行职能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构筑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运行环境。近年来,上海按照中央要求,深入开展司法改革试点,在法官检察官员额制管理、司法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维护了司法权威、促进了司法公正。在试点改革基础上,去年9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随后印发了贯彻实施框架意见的分工方案,明确了117项具体改革任务。我们的视野,不仅要集中在“两院”,更要扩大到整个司法领域。同时,构建国家监察体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是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根本举措,监察法的制定也使得我国监察机构的设立和运行于法有据,对于实现国家监察的正规化、专业化、法治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议代表们持续跟踪改革新动向。

第三,关注社会治理创新的活力发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和发展活力,发挥各个社会主体作用,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基础。社会组织是社会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则下,继续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使社会治理中人民群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过去两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系列文件精神,修订《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制定《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上海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基本形成。立好法规是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好法规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广大代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在推动这三部法规的有效实施上,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第四,关注“对标最好”和“城市大脑”问题。市委提出:要把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紧盯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定不移实施好两大国家战略;要对标中央确定的改革目标要求,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面对更高的群众期待和要求,要精准发力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温度。“城市大脑”要与城市“神经末梢”相连,推动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全面深度融合。更加有序、安全、干净的城市环境,也是最普惠的民生问题之一,建议代表们继续关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消防条例、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环保条例等与城市安全和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的重点法规。在“放管服”的改革背景下,监督和支持政府做到放得更彻底、更到位,管得更科学、更高效,服务更精准、更贴心;同时也要注意,督促政府加强涉及民生和安全的领域管理,管理手段该强必须强、该严必须严。

展望未来,对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经验,人大各项工作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大代表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也将有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endprint

猜你喜欢

司法代表监督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四季的代表
月圆代表什么
什么是四个监督?
网络司法拍卖如何更具公信力
看望委员、代表
英国司法周开幕 系中国法院首次举行国别司法周活动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