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的形式和防范方法

2018-01-2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粉饰关联方财务报表

王 霈

引言

财务报表粉饰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调节报表数据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一种手段。分为两种方式: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前者是在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来调节报表数据达到合理避税,后者则运用非法手段即是财务造假。由于会计法本身的缺陷,在上述粉饰的手段中,虽然一大部分符合企业会计法规,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这个度很难把握,突破了界限就会成为不合法行为。

投资者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的数据来分析公司的经营质量和前景,通过购买股票将资本投入到具有较强增值能力的公司,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失真的报表数据会误导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业绩差的公司,造成资本的浪费和投资者的损失。

一、报表粉饰的目的和动因

1.获取上市资格

企业通过成功发行股票上市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而相对于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而言股市募集的资金可以长期占用没有偿还的压力,但是IPO上市成功的条件要求非常高。根据最新修订的法规企业获得上市的条件开业三年以上并且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其中在主板上市的企业股本要达到人名币3000万元。企业为了能够成功上市可能会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达到上市的条件。

2.避免摘牌退市

上市公司成功进入资本市场之后,在后续的业绩方面还需要保持。对于二年内连续亏损的企业会加以特别关注,而对于三年内不能扭亏为盈的企业会被强制退市交易。由于企业获取上市资格非常难得,所以上市公司宁愿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也不愿意三年连续亏损被摘牌退市。

3.获得银行融资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紧缺的难题。而取得资金来源的途径有限,银行融资相对于其他融资途径来说具有操作简便,融资成本较低,不分散股东权益的特点,是企业最重要的一条融资途径。而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不愿意把资金贷给亏损和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那些经营业绩不好,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又往往最缺钱,所以为了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企业不得不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4.避税、推迟纳税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一些业绩优良的公司为了隐藏收益通过调节报表数据从而减少税费的支出来实现企业利润的留存。许多企业通过巨额的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达到粉饰报表减少或推迟纳税的效果。

二、报表粉饰的常见方法和手段

1.利用存货资产进行报表粉饰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一方面,上市公司如果采用不适用的计价方法计价或者分摊成本,就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导致存货减值的因素消失,在计提减值金额以内的部分可以予以恢复转回。

例如2014年獐子岛“扇贝门”中,由于北海冷冰团突袭獐子岛海域造成扇贝的集体消失,由于生物存货的减少,獐子岛公司当年对其计提了2.83亿元的存货减值准备,大大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十个月之后獐子岛公司又突然发布公告称去年集体失踪的扇贝又游回来了。这突如其来的逆转又对公司当年的利润产生了巨大影响。

2.利用应收账款进行报表粉饰

企业对外的销售由于未能及时收回现款而形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而最终影响到利润。例如2012年万福生科造假事件中,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在体外循环,通过虚构客户增加粮食收购和产品销售业务,增加应收账款提高销售收入,在上市前的三年虚增销售收入4.6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13亿元。上市后的两年虚增销售收入4.45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亿元。在资金体外循环的过程中,万福生科伪造了大量的银行凭证、购销合同、入库单、销售单、检验单等,整个流程非常逼真,让人很难辨别。

3.利用资产重组进行报表粉饰

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然而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往往被滥用。上市公司与其分子公司之间资产买卖的价格往往并不公允,通过不合理的价格来实现的相互之间利润的转移。常见的方法有:上市公司将其盈利能力低的资产和非上市公司盈利高的资产交换;上市公司将其运营效率低的资产高价卖给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将其盈利能力高的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

4.利用营业外收入进行报表粉饰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虽然与企业的主营范围无关但是对于一些公司而言其对利润的贡献甚至比主营业务更大。由于不是跟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所以不需要耗费成本费用,实际上就是企业的一项纯收入,但是这项收入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对利润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往往会对报表的使用者产生误导。

例如圣方科技,2001年中报中主营业务的利润仅占利润总额的49%,分析其报表数据发现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75%,而净利润仅下降了36%,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年通过无形资产转让产生了4347万元的净利润,该笔交易构成了当年营业外利润的主要来源。

5.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报表粉饰

关联方交易是指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兄弟公司之间的各种交易。由于关联方的交易只需要发生资源或义务的转移,而不论款项是否收到。由于关联方在交易的时候相对于非关联企业之间而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定价和结算方式可以通过内部协商来选择,因此关联方交易常常被作为一种很重要的上市公司报表粉饰手段。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定价、分摊费用的弹性来调节关联公司之间的利润。

例如2011年紫鑫药业因涉嫌关联方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该企业2010年报中营业收入6.4亿,净利润1.73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和184%。而该企业2011年中报更是实现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25%。调查中发现紫鑫药业存在虚构主要关联方,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是四家供应商的最终控制人,通过关联方自买自卖的交易系统,紫鑫药业在两年间业务量和利润猛增。

三、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和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系列的机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通过建立公司内部严密的控制制度,各流程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舞弊的发生。

2.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能够进行报表粉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管缺乏相应的监督,为了谋取特殊的利益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危害了中小股东以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这些董事、监事、高管在上市公司特有的权利使得广大中小股东对其作为投资者的意识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点可以通过基金的形式引入各种机构投资者代表中小股东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改变由于人数分散而导致自身权益被侵害的现状。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高管的薪酬往往跟企业当期的业绩具有很大的关系,这种考核集中于单一的考核指标容易造成职业经理人倾向短视行为,更加提高了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因此优化经理人的考核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引入股票期权机制来约束高管的行为。

3.完善独立第三方审计制度

只有解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的独立性和审计的公正性的问题,才能确保在审计这个关口上鉴别和预防上市公司报表粉饰的问题。

切实执行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双重监管。财政部门和政府监管部门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出暂停事务所执业资格,吊销执业资格证的处罚。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严重违法的注册会计师个人做出停止执业资格终生禁入的处罚。

4.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判别能力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之后难以甄别真假会计信息,从而造成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

投资者往往只对于会计报表中的几个特定数据比较关注如资产负债率、利润总额、净利润等,而这些数据往往通过上市公司进行报表粉饰后带有陷阱和误导性。投资者需要对报表附注以及表外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和分析才能推测出上市公司真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投资者一般需要在以下方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加以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上市公司利润的构成进行分析包括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业务、营业外的收支部分;分析上市公司对应的业务是否有现金流的支撑;报表中数据增减的逻辑性判断,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同比增减比率和营业收入同比增减比率之间逻辑关系判断。

[1]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

[2]黄世忠,叶丰滢.上市公司报表粉饰新动向:手段、案例与启示.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2.

[3]程雪莲,李宾,张丞.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法及控制对策.中小企业科技,2007;1.

[4]谭燕.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8(11):129-142.

猜你喜欢

粉饰关联方财务报表
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蛋炒饭的哲学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探讨
关于审计准则中关联方相关准则的思考
粉饰幸福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保监会加强监管:险资投资关联方的资产要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