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科研上深度融合

2018-01-27冯庆雨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二者全民民众

冯庆雨

我国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即到2020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全民健康”即对健康中国战略最终结果的定义,是在医疗、生活方式以及国民身体素质三方面全面达到健康水平。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工作中的重点,二者的深度融合,对健康中国的建设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

1.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科研融合的必要性

1.1 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康科研为基础

全民健身活动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人们对健康的认知还停留在浅表,在进行健身活动是还是比较盲目,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或者信念不够坚定,经常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让很多参与健身的民众难以长期坚持下去,也就是三分钟热度;还有很多民众在健身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规划以及科学而合理的训练方式,健身效果不佳,这也是全民健身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非常需要一套科学的运动评估来指导健身,做出合理的健身规划。科研是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智力引擎。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的基础上,建议组成“智库”或“全民健身科学化和常规化课题组”,展开研究,形成战略报告,作为“健康中国2030”的配套性指南。这说明,全民健康科研可以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相应的基础,从健身的目的性与健身的科学性方面提供指导。

1.2 全民健康科研能够展示全民健身的成果

全民健身的成果需要一系列系统性的指标和检测方式来验证。民众的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就医状况得以缓解、疾病发生的群体特征和治愈方式都有所改善、平均寿命的增加等,这些都是全民健身活动得以广泛推行所能够带来的结果,但这些结果仅凭民众的“个人感觉”是无法进行准确描述,而凸显健身活动的效果,也是进一步推广全民健身之必须。全民健康科研从个人身体健康的各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健身水平、强度和健身带来的健康结果进行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和证明,有助于快速建立起全民健康程度指标,作为衡量和展示全民健身成果的途径,基于此,二者有必要进行深度融合。

2.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科研深度融合的途径

2.1 全民健康科研内容从全民健身的目标出发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将健身作为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改善国人的身体素质,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卫生的费用。因此,把健身运动与其他疾病防御结合起来,提高健身运动的有效性,不仅是全民健身的目标,也是全民健康科研的主要内容。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慢性病患病数量激增,患结肠癌、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等疾病的病患有31%是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从体育运动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角度出发,全民健康科研的内容应以健身对疾病的防治为主,即探讨疾病的产生因素以及躯体活动对疾病原因的控制作用。美国相关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步行是改善身体器官健康状况、预防多种疾病的有效方式,这成为全美国民健身的指导,即进行有规律的散步。我国也应该进行此类研究,将各种建身活动与疾病防治的效果结合起来,为国民提供解决健康问题的健身建议。

2.2 全民健康科研的用途与全民健身活动结合

以全民健身的目标出发确定健康科研的内容,并见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即对健身活动进行指导,这是全民健康科研的主要用途。2008年,美国卫生部发布了《美国体力活动指南》,主要用于向政策制定者、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健身专家提供政策与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并向民众提供体力活动建议与指导,督促和指导没过国民参加到健身活动中来促进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这是美国健康科研成果的用途之一,这一用途引导美国健身俱乐部、疾病康复中心等相关组织,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更加科学的健身活动计划和安排,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虽然这项指南的主要内容是大量运动和健康的科学研究,并且是结合美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以及国情制定,但是对于我国全民健康科研同样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以与全民健身活动结合起来。例如,现在广场舞风靡全国,上到一线大城市,下到村镇的中老年人饭后都会去跳一段时间的广场舞。而研究广场舞能够对中老年健康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对他们的身心有哪些影响,将这些作用进行细节性的研究,应用到相关人群中,对广场舞活动的时间、频率、舞蹈类型进行指导,给予建议;又如,体育用户在日常的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但是运动用户对损伤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率比较低,特别是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那研究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损伤问题就很有必要,将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健身馆、大学体育场馆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安排专业的指导教练,对民众的健身活动进行指导,避免运动损伤,使其在发生运动损伤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2.3 全民健康科研实施与全民健身资产通用

全民健康科研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民众健康程度数据做支撑,也需要与民众健康活动相关的人员参与,这意味着,获取科研资源是科研活动实施的关键,而大部分科研资源,来源于全民健身活动,这意味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资产”——已有的健身活动的类型、开展的时间、已经取得的效果,包括参与健身活动的民众的自我感受,都是健康科研实施所必须的,二者必须进行资产上的通用,即健康科研的实施与健身活动达到同步。另外,已有研究显示,体育领域中健身业、康复业等对卫生医疗业具有较强的资产通用性。适量的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预防功效已经得到证实,运动防护师、体能训练师对运动员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必不可少。随着卫生医疗业从传统的治疗疾病和护理病人的服务方式向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转变,每年参加体育中心和健康俱乐部运动保健项目的人数都在持续增加,这些是健身活动对健康科研实施中的已有资产的利用,这些资产利用的结果,证明了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健身教练、康复训练医师、医疗护理人员和参与体育健身的民众,都应该积极加入到健康科研活动中,这是健康科研

活动实施的必经之途。

2.4 全民健康科研组织与全民健身组织统合

全民健康科研包括全民健康的方方面面,这需要我国医学、体育相关组织和部门的通力合作;同样,全民健身也有相关的组织,对民众的健身活动进行指导,对民众健身结果进行调查和总结。二者在目标、用途方面均应进行融合,健身和医疗方面的资产通用性,意味着二者在组织层面有统合的可能性,也有统合的必要性,只有组织统合,才能做到资产的通用,才能将科研的结果有效应用在健身活动上。我国应进一步整合并成立生命科学、运动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位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提升我国运动健康科学的水平。建立中国人的“运动健康数据库”和“最佳运动健康模型”,以改变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循证不足、健康绩效难以考评的缺陷。

3.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科研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以人为本”作为融合的出发点

无论是全民健身活动还是全民健康科研,最终都为建设“健康中国”发挥作用,而健康中国意味着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这意味着,国民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二者的融合,应从国民受益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是融合的出发点。二者融合的有效性,应落实到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整体水平提高方面,而并非对某一类疾病的单纯预防和治疗方面,通过健身难以攻克的医疗难关,例如一些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疾病,不适合纳入到健康科研的范围内。

3.2 人才培养作为融合的基础

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需要健康服务人才的积极努力,全民健康科研同样需要体育界、医学界的研究型人才的参与。如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建立系列健全的社会体系,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为全面健身提供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社会医疗人士的培养,则是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为广大群众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因此,人才是二者融合的基础,体育部门、医疗部门和高校、政府相关事业单位,都应该着重此类人才的培养,各个部门要提供培训经费,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只有这样,二者的融合才能真正有效开展起来。

4.结语

科研是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智力引擎。综上所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科研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的深度融合应从目标、内容、实践方式和资产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以人为本并进行人才培养,是深度融合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相信随着二者的融合,健康中国的战略计划能够早日实现。

[1] 曾永忠.深圳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02):130-131.

[2] 岳建军.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7(04):110-111.

[3] 李蓉.中美国家健康战略比较研究——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国民2020》文本[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30-131.

[4] 房殿生.结合网络优势发展全民体育健身的措施与思路分析[J].运动,2016(08):120-121.

[5] 杨洪武.我国实现全民健身公平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3):110-111.

猜你喜欢

二者全民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全民·爱·阅读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可持续全民医保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