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

2018-01-27陈丽波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常态体育锻炼

陈丽波

阳光体育运动是近年来国家为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而发出的伟大号召,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

2.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国各高校纷纷策划启动了“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号召师生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当中,从而提升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

各高校积极谋划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方案,最大限度地开展参与面广、趣味性强的体育类活动,同时开展体育沙龙、体育科普知识讲座等。通过阳光体育活动来活跃师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全校健身运动的开展,促使广大师生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走向阳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验运动的魅力,感受运动的激情,体会运动的快乐。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多数高校虽然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与创新,但高校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重视程度和宣传还不到位,缺少一整套可持续的保障体系和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流于形式地学习与贯彻;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还不够深入,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间上远远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提出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体质健康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起到遏制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3.新常态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新特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首次提出新常态表述后,新常态一词成为社会各领域热议的焦点,新常态也将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正常态。“新常态,指事物发展态势由原来的正常状态,转入到一种新的正常状态”[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工作将迎来新常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将迎来新常态。那么如何科学认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新常态?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成长,对于高校体育管理者和广大体育教师尤为重要。因此,新形势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回归体育教育本质,切实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把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养成体育素养作为高校体育发展的一种新常态。

3.1 高校体育更加回归教育本质。从2010年开始,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纲要就已经为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描写了一个蓝图。十八大以来,每年都在为教育提出一些新的改革目标,都在一步步地向教育本质的方向迈进。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大学体育也在逐步回归教育本质,在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注重与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和终身体育意识。

3.2 阳光体育运动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随着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阳光体育运动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呈现出多样性、生活化和趣味性的特点,新兴的体育项目也已走进大学体育课堂,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课余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校园群体竞赛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社团组织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项目参加各种体育社团并在社团中获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

3.3 体育锻炼已成为新常态,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不断深化,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0多年的下降趋势也进一步得到遏制。各高校积极通过阳光体育活动来活跃师生文化生活,推动全校健身运动的开展,达到了增强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的目的,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走向阳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验运动的魅力,感受运动的激情,体会运动的快乐也已成为广大师生日常生活的新常态。

3.4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更加现代化。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学校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大以及体育学科地位的显著增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投入逐步加大,高校在体育场馆种类和数量上将进一步改善。高校体育场馆功能更加现代化,管理更加科学化,能够不断满足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和各项体育竞赛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体育场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5 阳光体育运动既面临着新机遇也迎来了新挑战。从机遇的角度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学校体育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原有的校园文化、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制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高校办学特色等都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寻求有效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良性运行的策略。

4.新常态下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提高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阳光体育运动正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4.1 新常态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需要新思维。新常态需要新思维,平常心态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思维。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平常心就是要正确、客观面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要理性、务实地分析高校体育和学生的实际。一方面要看到几年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有利方面,诸如: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内容不断丰富,体育活动场馆设施的改善,课程改革取得的进展等。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现实情况下,大学生体质仍在下降、体育的学科地位尚未明显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还有待加强、高校体育还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新思维就是要转变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形象工程,冷静面对客观困难,结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要切实改变不利于学生体质增强的一切发展模式,摒弃各种浮夸不切实际的改革模式,积极制定措施,找准切入点,将阳光体育运动做深、做细、做实。

4.2 进一步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切实提高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要把阳光体育运动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不断丰富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内容,提高活动参与度,创新活动形式,保证活动质量。同时还要遵循体育教学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4.3 全面把握新常态下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新常态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原则、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原则,突出“休闲”功能。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高校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充满热情的去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中,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4 推进校本化实施,深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各高校要积极探索阳光体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在推进“阳光体育工程”方面的作用,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体育教学、学生生源特点以及学校场馆等条件,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设计具有传统趣味和时代气息的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中既能拓展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使学生从内心感知健康的重要性,并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个人兴趣,选择科学的锻炼项目,形成终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使学生终身受益。又可以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品质,培养竞争、创新、合作的良好体育精神,养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能,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及时疏导学生心理疾病,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5.结语

当前,高校体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发展像中国社会其他领域一样迎来了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下高校体育展现出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体育教学更加回归教育本质、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体育场馆设施更加现代化等特点。适应高校体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努力实现高校体育的

各项目标,要在创新发展思维、努力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高校体育的保障能力以及做好学生体质监测等方面下功夫,使高校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文魁 .新常态的冷思考 [J].前线 ,2014(10):35-37.

[2]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16/c-132892941.htm,2013-11-12.

[3] 宋军、邓艳艳“阳光体育运动”你究竟能走多远.体育师友,2007.25.

[4] 叶慧敏、徐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把握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J].中国学校体育:2007,第7期: 17.

[5] 阳建宏.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J].新西部,2007,20 期: 272.

[6] 罗振宇.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44-45.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常态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努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