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学研究的范畴与结构

2018-01-27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维度价值

王 磊



统一战线学研究的范畴与结构

王 磊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湖北 武汉 430071)

统一战线这个概念多是统战工作者在使用和思考,学院派专家往往认为它不是一个值得研究或具有学理价值的概念。这种认识束缚着统战学研究的视界。对此,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尽可能地将那些与统战相关联的思想、理念、学科、论述都吸纳进来,进行一个不分领域的逻辑梳理,通过对“他者”的厘清来实现对“自我”的建构,形成对统一战线概念及其学科的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统一战线概念的维度与属性

(一)统一战线概念的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从这个意思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统一战线史。当然,有学者认为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特定范畴,不能将概念泛化。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不能否认,这种政治或社会的联盟始终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是一种社会存在。第二个维度是统战工作。联盟不会自发产生,必然是一个或者多个组织自觉能动结盟的结果,而统战工作就是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结盟目标而做出的政治行为及策略选择。从当前统战工作实践来看,它主要体现为执政党的政策和职能。第三个维度是统战理论。统战理论是在政治实践中经总结和归纳形成的对特定阶段统一战线的功能、性质、内容等基本范畴,以及对统战工作的策略、方式、范围、对象等基本政策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统一战线学基本等同于统战理论,至多不过是统战理论的2.0版。从狭义的统战学角度来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厘清其中微妙的差异。一般来说,统战理论是特定主体、特殊背景和实践导向的基本规律,而统一战线学是具有普遍抽象性学理的应然导向的逻辑建构。因此从这个意义讲,统一战线学不能囿于某个特定阶级、政党、国家或历史阶段,其研究对象理应拓展到古今中外人类社会中一切政治联盟现象及其规律。第四个维度是统战思维。如上所言,当我们将视野置于历史的长河中,不免发现无论是实践导向的统战理论还是学理导向的联盟理论,都无法回避一个“统战之问”:战胜了共同敌人之后怎么办?由于历史上各种昔日盟友反目成仇的例子不胜枚举,统战这种从炎黄联盟战胜蚩尤的神话年代就存在的社会政治现象,是否应该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统战的对象性、策略性思维是否应该被一种更具有包容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思维所取代,并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事实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为破解“统战之问”勾画了一个全新思维图景,即以统合思维升级统战思维,以共同体思维升华对象性思维。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新时代内政外交一系列重大成就,正是这种全新统战思维或者统合思维的成功实践。所以,统战思维是从统战理论与实践中引申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及其运用,是具有一定哲学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大统战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探讨社会政治统合和共同体现象及其内在价值与规律的广义统战学的集中体现。

(二)统一战线概念的二重属性

统一战线是一个二重性概念,是同与异的复合体。统一战线(作为政治存在)的二重性也使得统战工作(作为政治行为)具有两个不同层面的逻辑出发点。一是基于主体需求或现实利益考量的博弈策略。从执政党来说,统战工作的目的在于最广泛地、最持久地巩固和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力量保证。二是基于整体效用或长远利益考量的整合战略,由此形成的价值共识和共同意识。当然,整合战略也蕴涵着某些博弈选择,但如果达成某种价值理性上的共识,甚至形成共同意识和文化心理积淀,那无疑会使政治联盟具有更牢固的内聚力,也会使利益共同体升华成为价值共同体。就现阶段政治实践而言,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构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核的命运共同体,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不断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统一战线学的逻辑体系

统战的四个维度中,前二者——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是形而下的,后二者——统战理论和统战思维是形而上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前二者的二重性衍生了后二者的二重性。下文对于统一战线学研究范畴和结构的讨论,正是基于这种多维度二重性的考量。

(一)研究取向:价值与工具

1.统战的价值取向。统战的价值不仅应从统战工作层面进行界定,更应当从人类文明进步、共同体思维、普遍正义、天下大同等价值观层面,以及从优化决策、追求合作剩余、实现帕累托最优等方法论角度进行概括。其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推动平等对话,增进思想共识,防止激进主义和极端心态;二是构建协商机制,维护利益均衡,防止过度分化和阶层分裂;三是创造合作剩余,达成正和博弈,防止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四是增强文化认同,实现有机团结,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共同体。

2.统战的工具取向。这特指统一战线的外在、现实效用和政治功能。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统一战线是党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现实的维度来看,统一战线是执政党巩固扩大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增强政治合法性、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方法。这种工具取向是统战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统战学者以及统战成员、统战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但必须认识到,工具理性并不是庸俗势利的实用主义,而是现实的、实践的逻辑,具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价值与工具辩证统一。统战来源于政治实践,如果没有统战工作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于执政基础的牢牢把握,统一战线的任何价值追求必将无法实现。因此,工具是价值的基础,也是现实价值追求的起点。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统战工作的现实效用,将其作为缓解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失去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更高维度的价值追求和思想引领,失去对全新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不断建构,我们就无法回答“统战之问”,也无法摆脱政治博弈和权谋韬晦的道德困境。

(二)研究内容:行为与事实

1.统一战线——政治联盟或政治共同体。统一战线从抽象意义上讲,就是政治联盟或者政治共同体。尽管这里把联盟与共同体作为同质化的对象进行分析,但事实上二者还是存在显著区别:联盟是多个主体基于某种内在联系和动力的物理组合,而共同体则是多主体有机融合为一个新的主体。无论是物理组合还是有机融合,统一战线都会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并由此构成了统一战线研究的总体架构。

从空间轴看,它研究联盟或共同体的结构、功能、机制、交互、环境等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对象。一是整体,即政治联盟或政治共同体的形态、结构、性质、特点,关键是要在现有政策性、阐释性、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兼顾学理性、前瞻性、定量研究。二是部分,即构成联盟或共同体的各个部分,各个领域的形态、结构、性质、特点,以及与整体的关系。过去这方面研究比较充分,但开放性、拓展性不够,一方面统战各领域研究之间没有交互协同,另一方面与其他理论和学科缺乏交流互鉴。三是个体,即构成联盟或共同体的独立个体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及其与组织的关系和相互关系。过去比较忽视集体背后的个体价值,这方面研究比较薄弱,值得学者们高度关注。

从时间轴看,它研究联盟或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壮大、削弱、瓦解、消亡,主要是过程研究或者动态研究。事实上,任何对于空间的研究,都只是时间的横截面,在不同的时点上,空间的状态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统战学研究只有尽可能截取更多的时点样本,才有可能获得更加客观的结论。所以,需要更多的学者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问题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

2.统战工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政治整合、政治吸纳、政治动员、政治社会化等等,体现为执政党的统战方针、政策、举措、路径和方法。从广义来说,其外延可以拓展到政治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行为及其机制,而不仅仅是政党、阶层、团体、组织之间,甚至涵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这就是统战思维在外交和跨文化传播领域中的运用。尽管政治行为不可避免地蕴涵着“博弈”性甚至“斗争”性,但从更高的价值维度来考量,应该尽可能避免零和博弈、杜绝负和博弈,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获得更大合作剩余。这也正是统战实践目标的应有之义,更是统战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3.行为与事实的互动。这主要研究社会政治行为与共同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究竟是行为导致事实,还是事实影响行为,二者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这既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实践问题。如果是因果关系,那么谁是因谁是果,还是互为因果的充要条件。如果是相关关系,那么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正相关性,减少负相关性,也就是统战实践中经常讲的“有为有位、有位更有为”的良性循环。

(三)研究路径:演绎与归纳

统战学研究必须在演绎与归纳中寻求某种均衡,也就是兼容政治学与社会学这两种都以人类共同体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的各自路径偏好。

1.演绎。演绎是实践逻辑指导下的政治学路径。政治学者总是有着某种价值预设和公理模型,然后进行逻辑和理论演绎,用以解释各种社会政治现象,进而为推动理想模式的实现规划行动方案。这是从价值建构到政策演绎,再到行为干预的研究过程,也是指导政治工作和统战实践的基本工作思路。

2.归纳。归纳是理论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学路径。社会学者在反思政治学的局限性中,放弃了先验的价值判断和公理假设,以可观测的现象和事实为起点,通过实证方式进行精确测量或验证,从而归纳出一般规律。这是从事实测量到理论归纳,再到价值验证的研究过程,也是近些年专业理论工作者比较偏好的研究思路。

3.逻辑闭环。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统战学研究无论是运用政治学的演绎还是社会学的归纳,都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因而无法实现完整的自洽性。新时代统战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将归纳与演绎有机衔接,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即价值建构—政策演绎—行为干预—事实测量—理论归纳—价值验证—价值重构(建构),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统战学研究也必须顺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找到新方位和实现新转变:从平面的、离散性的领域研究,向立体的、协同性的整合研究转变;从狭义的、策略性的工具研究,向广义的、战略性的价值研究转变;从封闭性的、单向度的统战研究,向开放性、多维度的共同体研究转变。

责任编辑:任蓓

10.13946/j.cnki.jcqis.2018.02.014

王磊,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

猜你喜欢

共同体维度价值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