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情况调查研究

2018-01-27耿俊朋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9期
关键词:衢州智能人才

□耿俊朋

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突破口。为深入了解全市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情况,近期,衢州调查队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典型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专题调研,调研显示:衢州制造业智能制造应用稳步推进,涌现了一批示范典型案例,但受地域发展限制等影响,面临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投入资金巨大、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智造”方向谋求创新发展,打造衢州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近年来,衢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衢州行动计划》《衢州市传统制造业“四化”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17-2020年)》等系列文件,着力推动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制造业在智能制造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智能制造应用亮点纷呈

一是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带动智能制造。2017年,全市有12个项目列入浙江省2017年智能制造重点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预计达27.63亿元,预计2019年底全部完成。先后建立了维达纸业智能仓储、明旺乳业智能化工厂、乐叶光伏智能制造车间等一批示范性强的项目;巨化集团“含氟工程塑料智能制造新模式”列入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名单。2018年,江山市出台了《江山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入选智能制造试点项目22个,其中2个智能工厂项目,7个数字化车间项目,9个智能生产线项目,4个智能工段项目,对实施智能工厂的项目将给予一定的补助,全力推进智能制造。二是以“机器换人”为抓手促进机器设备智能化改造。为推进“机器换人”工作由点向面扩展,2017年全市开展并遴选了63个“机器换人”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达59.81亿元,累计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427台(套),推动关键领域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从调研企业情况看,7家企业中有6家开展了智能化设备改造,其中6家应用智能装备,3家应用工业机器人,1家进行智能化立体仓库改造,2017自动化投入额合计7817万元,同比增长达2倍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了91%,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三是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深化。通过开展企业上云、两化融合,推动工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如2018年重点推进了“阿里云推动衢州智能制造”和“中兴克拉带动物联网建设”等项目,目前已有5家企业与阿里云达成合作意向。从调研企业情况看,2家企业应用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5家应用办公自动化(OA),2家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3家应用供应链管理(SCM),2家应用制造执行管理(MES),4家应用电子商务。

(二)智能制造创新驱动发展稳步推进

一是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中,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1家;全市拥有氟硅新材料、空气动力装备、特种纸、输配电等四个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氟硅钴新材料、江山木门等两家创新服务综合体被纳入省首批培育创建计划,空气动力装备技术实验室被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二是创新投入稳步增加。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有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上制造业企业31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2%;R&D人员合计8244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6%;投入研发经费17.47亿元,同比增长8.1%,科研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从技术创新看,2017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0项;专利申请受理8241项,专利申请授权4146项,其中发明493项。三是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持续加强。2017年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1.5%,高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率11.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9.7%;2017年至今,全市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备案数近456个,备案数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完成鉴定验收233个;近两年列入省优秀工业新产品14个,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内首台套产品11个,先后有19个产品列入省“浙江制造精品”名单。

(三)典型企业智能制造新模式,助力企业优化升级

从典型企业调研情况看,智能制造助力企业提质增效。通过自动化设备、系统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自动调节、检测、加工的机器设备、仪表,实现智能生产和管理,增加产能、提高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等。从调研的7家典型企业看,2017年人均实现营业收入101.2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5.0%,提高了生产效率。

案例一:进行厂房设备改造,实现自动化生产。如衢州某药业有限公司对现有土地和厂房进行改造,在头孢固体生产线上,通过设备流程优化和自动装盒机等自动化改造,提高产能达到100%;在粉针联动线上,原先的立式粉针用洗瓶机已经通过设备改良变为直线式洗瓶机,洗瓶速度由原先的每分钟300瓶提高到400瓶,大大提高了该车间的生产产能。另外江山某制药有限公司采用了自动化的瓶装生产线,能实现从数粒、塞纸、旋盖、封口到贴标的自动化包装生产;采用了自动化的外包装生产线,能实现从加料、枕包、入盒、塞说明书、打印批号、封盒到捆包、扫描追溯码的自动化包装生产,同时采用光电感应及电磁探头实现自动剔除不合格品的功能。同时江山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应用全自动乳饮品生产线,实现了从吹瓶、灌装、杀菌、冷却、上盖、贴标、装箱的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原本10台机器共需40名工人,现在仅需5名,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案例二:工业系统应用提升产品质量和确保安全生产。如江山某制药有限公司采用了自动化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能够实现从进样、数据采集、样品分析到生产报告的自动化产品检验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江山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全部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各控制点自投率大于80%;采用SIS安全生产系统,提升生产装置的安全度;采用聚光科技的LDAR检测系统,提升装置的环保水平。

案例三:信息化系统应用助力智能管理。智能管理是指采用各类信息化技术,用于支撑智能工业生产销售各环节的企业智能化管理系统。如衢州某药业有限公司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从材料计划、采购、入库、出库、产品入库、产品出库进行系统化管理,具有流程清晰、效率提高、差错减少和账目清楚方便的优势,大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再如江山某化工有限公司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在采购环节利用ERP系统的物资共享信息,动态掌握库存物资状况,提高采购计划性,并对库存物资进行常态化分析,研究合理库存,防止物资闲置或挤压浪费,加强备品备件仓库管理;在销售环节,利用ERP系统做好产品销售订单管理,并建立客户授信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以确定授信额度,确保资金安全。在售后环节,如江山某制药有限公司采用了阿里巴巴的码上放心产品追溯系统,一方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防串货的作用,另一方面当消费者购买产品后,通过手机扫码可查看到产品相关信息,辨别药品真伪。

发展智能制造面临的问题

(一)智能制造难度大和资金投入大的窘境

智能化过程中需大量的软件、硬件及信息化投入,资金缺口大是影响智能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从衢州市工业规模看,大多数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八成以上是属于规模以下企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这些企业资金实力相对不足,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系统化的智能软件、硬件改造升级,因此资金缺口大是推动企业智能制造的主要问题之一。如衢州某机电制品有限公司表示近几年相继投入节能型注塑车间改造,投入资金600万元,机械手、输送带等设备300余万元,今年计划再投资1200万元,企业投入成本压力较大,新上设备虽都预留了数据接口,但由于资金压力问题,目前尚未接入工业信息化系统。同时生产设备老旧也制约着企业智能改造,加大智能制造难度。如据调研了解,江山某化工企业表示部分生产装置建设时间早,当前进行智能化改造难度较大;另外衢州某制药有限公司也表示老车间改造涉及的部分设备设施普遍缺少数据接口,数据采集需要进行改造,但当前企业生产任务比较繁重,改造时间和推进时间难以确定,智能化改造难度加大、进程减慢。

(二)高端和专业技能人才紧缺

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雄厚的人才后备力量,尤其对于高端数控机床、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等智能制造装备重点领域急需专业人才。据近期开展制造业技能人才情况调研,当前有85%的企业表示存在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从技能人才的等级来看,按紧缺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技师、高级技师、高级技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如江山某磁业有限公司反映智能制造技能人才缺乏,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系统维护和设备维护的人才比较匮乏,有时设备维护需要到杭州请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同时衢州位于浙江西部,经济发展、城市知名度、生活环境等与杭甬温等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江山某化工有限公司就反映存在引进高端人才留人难的问题,在2013年曾引进了一名省“千人计划”的海外博士,但该博士考虑到家庭和生活,最后选择在宁波子公司上班,不利于江山本部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

(三)“两化融合”程度相对较低

智能制造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调研了解,当前全市产业结构偏重,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且当前已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中,多数企业对于固定设备、生产线等硬件投入较大,而对于软件、系统重视不够,信息技术和相关软件产品与制造工艺技术融合不够。据2017年浙江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当前衢州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比较低,2017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64.19,位于全省设区市第9位,处于第三梯队。从工业应用具体情况看,2017年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指数为30.77,与最高的嘉兴相比,低8.05个点;其中除装备数控化率指数具有一定优势外,ERP、MES、PLM普及等指数发展水平均不高。从应用效益情况看,2017年两化融合应用效益指数为15.83,与最高的杭州相比,低18.4个点,与其他设区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突出反映全市产业结构偏重,高新信息技术产业不足,在两化融合促进工业增效转型方面存在劣势。

发展智能制造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领,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突出现有政策支撑。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制定实施政策中突出对智能制造的有效支撑,尽量向智能制造方向倾斜,加强推进提高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制造工艺智能化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等。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智能制造投入初期往往资金比较紧张,建议政府按企业实际投入进行一定比例补助,在企业申报获批后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解决企业前期投入时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继续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对智能制造的金融支持,如推广浙商银行对制造业智能制造的支持,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加大信贷倾斜,扩大对智能制造的信贷支持覆盖面。三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扶持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四是加快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强化财政资金对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投入,加大对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各类试点示范的支持力度。

(二)加快培育和吸引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坚持引进高端人才和培育技能人才同步推进,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遵循企业需求的原则,进一步推进衢州“工作生活在外地,服务贡献为衢州”的柔性引才模式,搭建人才合作特色平台,最大力度帮助企业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积极引导大中专及技工院校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技工人才。三是发展智能制造业人才交流平台,打造人才交流、学习、培训的基地。四是完善工业园区硬件设施,提升工业园区或集聚区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城市形象,同时对紧缺型中高级技工人才在购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险等保障方面给予优惠待遇,积极为企业引得进、留得住人才创造条件。

(三)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突出引领示范作用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是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在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中,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领域、行业,选择试点示范项目分类开展新模式的试点示范。一是继续加快已有的示范项目的推进工作。对示范项目投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项目示范作用是否达标的等内容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落实相关激励政策,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二是继续扩大示范项目的建设工作。建议以“机器换人”为依托,适时开展市级制造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着力向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发展倾斜。三是加强交流平台建设。加强精准帮扶,根据企业需求,继续开展智能制造经验交流和组织外地学习等,分享学习成功案例,增强企业智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强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等产业技术互联网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突出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转换,加速智能技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衢州智能人才
人才云
衢州烂柯山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