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浙江乡村振兴的调研与思考

2018-01-27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坚持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导,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高水平推进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按照不同资源禀赋、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我们选取宁海县、衢江区和临海市为样本进行了深入调研,以期通过“解剖麻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建议。

主要特色

近年来,宁海、衢江和临海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找准定位、精准施策,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新路子。

(一)宁海县: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好生态宜居牌。依托山海资源,利用“徐霞客”旅游起点的人文资源,实施全域化旅游,探索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全县实现村级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100%,森林覆盖率63%以上,水质优良率和空气优良率均在85%以上。民宿数量、床位数量均每年实现翻番,248家农家乐营业额年均增长30%,带动农产品销售额8亿元,2017年各大农事节庆共引客500多万人次。近三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6%,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2∶1。

(二)衢江区:围绕“舌尖上的安全”,着力打造农产品质量监管八大体系。利用好山好水,紧紧抓住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引进“第三方”,精心打造产地环境保护、农业标准生产、技术服务支撑、农资市场监管、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溯源、生产经营诚信和市场多元营销等农产品安全监管八大体系,走出一条“放心农业”品牌发展之路。近五年来,衢江区农药、化肥使用量年均分别下降16%和3%。“放心农业”使放心农产品直销全国,近三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6%,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6∶1。

(三)临海市:聚焦精品农业,着力打造高附加值现代农业经济。定位绿色特色精品农业强市,实施“五大行动”,打造“五区建设”,提升乡村发展内在动力,做强柑橘、杨梅、西兰花、茶叶四大主导产业,引进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典范,基本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近三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3%,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9∶1。

(四)宁海县胡陈乡: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发展乡村全域旅游。以“中国农民乡”全域乡村公园为发展定位,“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打造乡风文明、山水乡愁和农旅文化体验线,实现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2017年,全乡接待游客突破55万人次,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1.5亿元,实现相关从业人员人均增收上万元,农旅产业占比达70%。

几点启示

宁海县、衢江区和临海市是浙江省农业农村发展的缩影。从实地调研情况看,尽管各地特色不同,发展各有侧重,但从中也可总结发现一些规律性东西。

(一)特色高效定位,打造现代农业经济。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所调研的三个县市区,无不把做强农业产业、以产业带动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精品农业、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以发展“农业+”模式,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经济。宁海县以构建三大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为基础,先后打造了望海茶、“宁海白”枇杷、长街蛏子等十大类国家和省级主导名牌,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临海市羊岩茶场和羊岩山庄做强茶叶、茶制品、茶文化观光旅游,推出全时游项目,丰富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内涵,2017年营业收入突破3000万元。

(二)挖掘乡土文化,以传承带动乡村振兴。文化是根和魂,没有乡村文化就没有乡村特色。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用乡村文化带动乡村旅游,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场所,也是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宁海县许家山村利用保存完整的石屋古村和历代延续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通过深度挖掘和发展农家文化,打造具有石村特色的山村休闲旅游区及“十二大碗”特色农家菜,通过“互联网+”,常年吸引大批游客。临海市胜坑村,以南宋古村落特有的石头民房和文化元素,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民宿经济,使濒临消亡的南宋小村焕发新生机和活力。衢江区楼山后村是明孝贞皇后的出生地,通过挖掘、整理皇后善良贤慧的品行与事迹,保护完好的历史建筑,做好传承和发扬“善文化”这篇文章。尽管这些村开发的主体和方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十分注重乡土气息,保留原有乡土风貌,能唤醒记忆、留住乡愁,有乡土文化的厚重感。

(三)吸引工商资本,以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不断减少已成为趋势,这为规模化的土地流转、推动社会资金和技术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衢州三易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流转土地6000多亩,是衢江区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典范,公司集科研、技术服务、种子种苗及花卉、蔬菜、水果种植、畜禽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为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建设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四)创新机制,引进专业团队为乡村经营发展赋能。“旅游+文化+互联网+农业+创客”融合发展模式需要专业设计、统筹规划、系统培训、整体推进,依靠传统的单打独斗、“自说自话”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宁海县胡陈乡引入台湾光点学院管理团队,积极借鉴台湾的“文创赋能”的成功经验,为农业种养植入文创元素,融入旅游、休闲、体验等新业态,并通过精细化服务,让农业拥有更多形态。衢江区楼山后村2017年引进台湾社造西进五大品牌团队之一的意盒设计,以皇后故事为主题,融合生态、人文、特产等元素,通过系统化、课程化培训社打造推动队伍,将楼山后村打造成民众休闲旅游与乐于消费的知名品牌。

存在问题

调研中发现,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需研究解决的难题。

(一)乡村空心化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城乡要素流动呈现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乡村人才、资金、资源与信息向城市的单向度集中,抑制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以劳动力要素流动为例,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乡村常住人口往往远低于户籍人口,留存乡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乡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宁海县许家山村有277户,户籍人口720人,村内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在村人口为220人左右,以老人妇女小孩居多。

(二)懂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业能人匮乏。乡村人才留不住,城市人才不愿来,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问题突出,受教育程度低,农业人才匮乏。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5岁以下占4.8%,36-54岁占41.2%,55岁以上最多,占比达54%;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最多,占47.9%,初中占36.1%,高中或中专占6.6%,大专及以上仅占1.2%。

(三)要素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宅基地、山林、农田等农村产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农民工”大量流向城市,尽管有些人不能融进城市,但也不想回乡村,使宅基地、山林、农田等要素资源产生严重闲置浪费。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末,99.6%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拥有1处、2处和3处住房的分别占81.2%、17.0%和1.4%,有14.4%的农户拥有商品房,不少农户房屋只在回乡的短暂时间使用,空置闲置比例较高。

(四)农业经营企业融资难。农业种养殖及开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融资需求量大。不同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所拥有的土地、农业设施、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形不成资产,不能作为贷款担保品,担保找不到,金融机构不放贷,导致农业经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紧张,影响制约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如衢州三易易公司土地流转50年,2000多万元土地投入全靠自筹,生猪饲养每月需40万元及后期持续的大量投入都无法从银行融资,资金周转压力大。调研中,有的经营企业感叹“真正要搞现代农业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五)农业保险制度滞后。由于农业经营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投资是高风险投资,但农业保险制度远远落后于发展实际,已严重影响农业乡村经济发展。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政府支持下的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模式,但是仍然存在农业保险立法、管理体制、覆盖面扩大、组织体系、保障水平、再保险安排等一系列重大制度问题,特别是农业保险品种不多,农业经营抵御风险能力弱,直接导致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经营积极性不高。在调研中,多家农业企业、经营户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等,为农业生产经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对策建议

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已有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在前列”的要求,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有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仍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坚定高效精品定位,做精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从需求端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人们消费的理念、环境、需求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不再是停留在原有的“有的吃”,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安全放心”。因此,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从供给端就是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精准定位,进一步发展精品农业,走高效、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的精品农业之路。调研中,有的农业企业通过发展会员制走精品高附加值发展路线,把农产品做成“奢侈品”,满足高端消费人群需求。

(二)创新经营机制,培育新型高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要因地制宜,根据生产要素的不同布局,培养发展多元经营主体,特别是新型高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对土地(包括山地、丘陵)资源较为集中连片的地区,引导土地流转,重点培育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大型现代农业综合体;对土地资源相对集中、但规模不大的,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重点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而对于零星、分散的土地资源则以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从调研看,根据浙江省土地资源情况,应当着力培育发展好家庭农场,不断丰富完善支持家庭农场的制度供给,为家庭农场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重塑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人从哪里来”缺人、更缺人才,严重困扰着乡村发展振兴的深入推进。解决乡村人才匮乏问题,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系统谋划、循序推进、遵循规律,不可一蹴而就。要通过重塑城乡关系,一方面让有条件进城的农民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消除生活顾虑和对土地的依赖,为愿意留乡、返乡和下乡的人才提供更多的资源要素,腾出更大的创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培育新型农民,吸引农创客、培育新主体,引导和鼓励青年创客、大学毕业的农家子弟返乡创业,科技人员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不断优化农业经营者、从业者结构,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使农业成为留得住人才、受人尊重的幸福产业、阳光产业。

(四)强化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破解乡村发展振兴的根本性问题。制度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稳定性。推进乡村振兴,浙江要“走在前列”,关键要在制度创新上“走在前列”,有所突破,为全国提供浙江经验、浙江素材、浙江实践。“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地往哪里去”,从表面看,是生产要素,实质是制度因素。如,“人从哪里来”涉及深层次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涉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钱从哪里来”需要盘活现有要素资源,尤其要在资源、资产、资金、资本“四资”上下功夫,在把资源变为资产、资产变为资金、资金变为资本有大的作为,在推进深层次的农业金融改革,包括融资抵押担保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而不能只盯牢财政资金支持;“地往哪里去”,涉及宅基地、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深层次制度改革创新。实际上,“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地往哪里去”相互联系,互为因果,需要系统思考、整体推进。

(五)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作用。推动乡村发展振兴,要正确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作用,既要防止政府缺位,更要防止政府越位。在调研的成功案例中,政府重点是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引领、顶层设计、公共服务等,把资源配置更多放给市场、下放基层,如引进工商资本、服务外包,使市场和社会更有活力,而不是大包大揽、人造“盆景”、千篇一律。只有这样,乡村发展振兴才会有后劲、有生命力。

(六)建立和完善统计体系,做好乡村振兴监测评价。当前乡村振兴统计工作中存在统计体系不健全、统计指标不完善、统计制度方法不够科学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完善乡村统计制度,探索建立反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农业“三新”以及高效、高附加值的高端农业统计制度;探索建立部门共享、实时更新的乡村统计信息库,强化乡村统计基础;建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及时反映乡村振兴进程,探索编制“乡村振兴指数”,以指数反映“乡村振兴”的实现程度,通过总指数、分类指数和分级编制,实现分类考核和指导。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