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的“浮雕”
——划痕症
2018-01-27赵敬军
文/赵敬军
不少人有这样一种经历:用指甲或钝器轻轻划几下皮肤,不出一会儿,皮肤上就鼓起了被划过的痕迹。有人戏称:就像一块“写字板”。其实,这是一种尴尬的过敏性皮肤病,即皮肤划痕症。
什么是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症,也称为人工性荨麻疹,系过敏性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儿童也不例外,往往先有皮肤瘙痒或灼热,经搔抓、轻划或摩擦后,可出现线状风团。这种线状风团会按照划痕的纹路生起,如同一幅即兴的浮雕作品。
划痕症主要分为两种:单纯性皮肤划痕症和症状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症因何而起
造成划痕症的内在因素为机体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引起皮肤划痕症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药物,尤其是青霉素、血清类制剂,还有植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等。外在因素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环境、接触过敏物因素等,这些都是皮肤划痕症最常见的诱因。
另外,一些其他的疾病也会造成皮肤划痕症的出现,如内脏和全身性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等。
应对划痕症的四大攻略
找到发病根源:最新研究显示,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找到了过敏的发病根源,就可以找到治愈的方法。如正用青霉素的患者应立即停用青霉素;伴有细菌感染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伴有足癣等真菌感染者可进行抗真菌治疗等。
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抗组胺药物需要联合规律的治疗一段时间才能治愈。可以根据患者的工作性质和经济条件选择和搭配使用无嗜睡性和嗜睡性的抗过敏药物,如白天服用无嗜睡的抗过敏药物(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晚上睡前再服用有嗜睡性的抗过敏药物(去氯羟嗪等)。
治疗剂量需注意:抗过敏药物治疗开始足量服用,控制到持续2周不出现皮疹,再逐渐减量至停药,全疗程3~6个月。如果减量后开始有反复,说明减量过早,应恢复到最初的治疗剂量,再维持1~2周。如果一见好就停药,症状很可能会复发。症状严重的皮肤划痕症在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手工“脱敏治疗”:锻炼性的“脱敏治疗”简单易行,疗效不错。即在两次发作期间,反复摩擦皮肤,逐渐增大压力,使皮肤对外界刺激产生耐受而逐步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