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研究
2018-01-27叶阳旭
叶阳旭 李 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一、实施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要求。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瞄准贫困户,做好精准扶贫,制定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个人前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生活,也关系到2020年能否全面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近年来对这类学生采取了许多关怀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顺利完成学业,并不意味着顺利就业。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尤其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来说,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与不断高涨的城市生活成本和求职成本同时飙升。如何有效开展此类学生的精准就业帮扶工作是高校就业服务的重点工作,使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助于贫困户家庭尽快脱贫,意义重大。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优劣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招生的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精细化有待加强,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多为学生工作部辅导员。他们所带学生人数众多,日常事务繁杂,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实施精准就业帮扶工作。学校就业指导课程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实行突击撒网式的就业指导形式,不能真正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未能对他们实行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帮扶,无法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
目前95后成为大学生主流,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家庭条件优渥,不为生计犯愁,毕业后生存压力小,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易受普通学生影响,“慢就业”现象凸显。毕业生家庭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求职就业的难易程度。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往往伴随着综合能力素质欠佳,自信心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他们不良的就业心理、就业价值观念难以转变,找工作不积极,眼高手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就业视野较窄,等靠要思想严重,在就业行业、领域和就业地域方面给自己的选择较少,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程度。
三、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精准就业的帮扶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保障实效。实施校、院(系)“一把手工程”和校、院(系)两级联动制度,认真分析就业帮扶工作的现存问题,共同为就业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出谋划策,全力构建“上下一心,师生齐力,校企合作,学生参与,保障同行”的就业工作模式,要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就业帮扶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教职工、学生党员、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以及广大校友以及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凝聚就业工作力量,切实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持续发展。
二要打造专业化的就业帮扶团队,精准服务。这个队伍可以由校内导师团加校外导师团组成,校内导师团队由就业指导老师和学生辅导员构成;校外导师团队由企事业单位部门领导、优秀校友构成。组织校内导师参加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等认证培训,在职业生涯规划、简历撰写、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学生辅导;校外导师运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在就业、择业、笔试面试等方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科学合理的择业价值观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要摸清底数,精细指导。高校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做好摸底调查,全面、细致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及求职意愿,制定相应的就业帮扶措施,对此类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常,建立就业档案,记录帮扶过程,动态管理,直至其顺利就业。为此类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减少就业经济负担;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举办专场招聘会,降低求职应聘门槛;做好毕业未就业的帮扶工作等,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就业帮扶成效。
四、打造精准就业信息平台,精致帮扶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大范围的传播就业知识与就业信息。通过整合相关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相关视频影像资料、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等资源,搭建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的渠道,运用大数据技术多维度分析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相关信息,将学生就业意愿与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相匹配,通过新媒体平台精准推送给不同需求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信息接收的准确度与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