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的解读
2018-01-27蒋琛
蒋 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00)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在《论语》中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探索《论语》中的孝道文化,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尊老爱幼家庭美德的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不养、不孝等道德问题,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和国家稳定繁荣,对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论语》的孝道文化
(一)养亲、奉亲
《论语》中的养亲、奉亲是指子女要在物质层面上担负起赡养和侍奉双亲的责任与义务。首先,要“事父母能竭其力”,也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为基准,做到尽心尽力,以保障父母的衣食无忧或不低于自身的生活品质。其次,要“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女要将父母的身体健康问题时刻挂在心上,注重对父母的日常养护和观察,定期安排父母的身体体检,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游必有方”。子女外出时,一定要处理好父母的生活安顿问题,关注父母的生活境况,并提高探望父母的频率,强化情感上的沟通和心灵上的慰藉。最后,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珍惜与父母相伴的时光,父母每过一个生日就意味着又苍老了一岁,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才追悔莫及。
(二)敬亲、尊亲
《论语》中的尊亲、敬亲是指子女要在精神和情感层面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更高级别的“孝”。在《论语·为政篇》,孔子曾提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的感叹,指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孝顺与对待犬马并没有什么区别,父母更期待是与子女的精神慰藉和交流,只有子女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才能让父母产生愉快轻松的体验。与此同时,子女在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也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时刻反省自身“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顺与?色不悦与?”
二、《论语》中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层面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仁义”和“道德”的根本。首先,要正确把握《论语》中孝道思想的本质要义,取其精华,与时俱进的促进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将国家舆论和宣传与孝道思想进行有机结合,充分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其次,政府要契合孝道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促进正能量的凝聚和弘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实现孝道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大力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家庭道德规范,培养人民群众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最后,《论语》中孝道文化的弘扬,能够有效促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只有落实优秀的孝道文化,才能促进家庭的和睦美满,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能够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树立家国情怀[2]。
(二)社会层面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论语》中优秀的孝道思想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社会要厘清孝道文化的真实含义,消除对孝道文化的曲解和误解,加强对孔子优秀孝道思想的正确学习和全面宣传,消除人民群众对儒家文化等于封建糟粕的刻板影响,通过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和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范式消除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逆反和抵触心理,真正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利用《论语》中的孝道文化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双低”正在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当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激烈的职业竞争,已经使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尽孝方式变得不合时宜了,面对日趋淡薄的孝道观念,社会要切实加强重塑孝道文化建设、拓展多渠道的宣传方式,探索更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尽孝方式,谋求双向互动式的“父慈子孝”,促进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弘扬孝道文化,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强化对《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的解读,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的重塑,安排和解决好中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价值和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