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档案建立“三个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7魏翔
□魏翔
档案“三个体系”建设作为有机整体,是顺利开展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理论为统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导,为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提供了方向。本文对统计部门统计档案“三个体系”的理论内涵和作用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建设统计档案“三个体系”的有效途径。
档案“三个体系”内涵及相互关系
档案“三个体系”是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概括表达,具体是指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持续推进档案“三个体系”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战略任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基础,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是目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保障。加快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统计档案是统计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原始信息直接来源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研究制定经济政策的数据来源。为此,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建立统计档案“三个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发挥档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支撑作用,实现统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新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政府统计部门来说,为了确保统计生产、统计服务和统计管理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加强对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非常必要。
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提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突出档案服务和治理两种能力建设,统筹推进档案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因此,如何加强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为统计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成为统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重点思考的问题。对于统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扎实掌握档案和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以本职工作为基础,丰富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内涵,实现统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服务大局和服务民生。
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内容及现实基础
(一)统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如何建立统计档案资源体系,是实现其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基础,源头上要注重档案的收集工作。在统计档案的管理中,档案收集是首要环节,也是发挥统计档案综合效能的基础工作。统计档案管理部门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收集统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声像及电子载体形式的记录,突破归档范围和时限的要求,加大档案收集、征集力度。同时,在收集理念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发挥好档案网络人员在档案收集工作中的桥梁枢纽作用,有理、有法、有序地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着力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统计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以信息化为主导,建设统计档案利用体系,将分散的统计数据信息通过网络数据库平台进行集约化管理,汇集成各种编研成果,并及时在网上发布,更好地宣传和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以整理与汇编,及时地提供给相关部门领导,作为决策参考,针对性的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决策起到促进作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统计档案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统计档案、普查档案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从而实现统计部门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
(三)统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统计部门在进行统计报表、普查数据管理时,必须要考虑数据合理流向和安全保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涉及档案安全和保密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机制与对应的安全制度。重视档案数据的安全问题,从制度、设备、库房建设等方面全力保障,同时还要做好数据备份和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对统计档案全方位的有效组织、管理和控制。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利用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因此保证统计档案资源的安全尤为重要。
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统计档案工作转型
从统计档案的基础着手,转变传统的档案工作理念,实现了纸质档案向数字化和数字信息资源过渡,为建设统计档案“三个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加快捷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首先,建立电子档案及查询系统,使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现代化。其次,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编制查阅工具,编写卷宗简介、大事记、组织沿革,编制档案汇编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根据统计档案资料,编制专报、普查研究课题集、各专业月度统计资料、出版《统计年鉴》、新闻发布统计公告,为满足社会公众查询、各级党政领导决策以及城市之间资料交流的需要,从而充分发挥统计档案信息的价值。
(二)创新统计档案利用模式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仅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对利用者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重视不够,从而限制了档案效用价值的实现。因此,创新型服务方式和理念逐渐兴起,通过开发统计APP、统计微信、统计新浪博客等及时传播统计相关信息,提供完整的统计数据,针对老百姓感兴趣的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依法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渠道公布已开放的统计数据,拓展和丰富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用方式,从而使统计档案实现自身价值,提升档案利用的效果。开展统计档案增值服务,通过专业调查、专项普查、专题分析研究等针对特定用户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统计产品深度加工,由表及里的深化分析成果,是领导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推动统计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统计数字档案室电子档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服务统计工作,促进统计便民具有积极作用。首先,按照国家的标准制定统计办公系统与档案室管理系统接口,为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建设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远程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室。其次,室藏档案的全部数字化、全文数据的有效挂接,形成文件电子化、传递网络化、存储数字化、管理动态化,有效避免了卷宗在借阅过程中出现遗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第三,对新产生的文书档案实时在线收集,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第四,积极科学整合统计档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档案利用潜能,加大对统计信息化系统投入,切实打通与统计业务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统计专业档案资源采集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
(四)重视统计档案管理人才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人才队伍作保障,坚持以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重点,使用政治思想素质好、档案服务意识强、档案业务熟练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同时要注重对档案人员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与统计发展同步,使其了解统计数据从而更好地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发挥统计档案在各项事业中的作用,促进统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董振瑞主编.最新档案管理工作手册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7:G2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