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大湾区的思考
2018-01-27郭占恒
□郭占恒
最近浙江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努力把杭州湾经济区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并亮出了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石激起千层浪。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和“四个强省”建设,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国等具有重大意义,其来龙去脉值得深入研究。
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大湾区的历史沿革
早在15年前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就明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和“规划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和城市群”的要求,其中把杭州湾作为重点开发区,把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围绕杭州湾的发展,在完善海洋港口规划布局、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杭州湾大通道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2003年12月省政府制定印发《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由此拉开了环杭州湾大发展的序幕。
时隔15年后的2017年6月12日,省委书记车俊在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由此首次明确提出了“大湾区”建设构想,推动环杭州湾大发展形成新的高潮。
“大湾区”建设构想提出6个月后,在2017年12月4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论坛”上,省长袁家军作主旨演讲时提出,力争到2035年把杭州湾经济区建成世界级大湾区,由此提出了“大湾区”建设的世界级定位和明确的时间表。与此同时,在2017年11月30日召开的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省发改委首次亮出浙江大湾区建设路线图,指出大湾区建设由十大任务、十大平台、百个项目和万亿投资构成。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大湾区的决策部署,可谓是顺势应时、顺势而为的一步战略高棋。从全球看,湾区已成为全球区域创新中心的代名词,是全球高端要素竞争的主战场、数字化转型的新舞台、新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全球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从全国看,国家已把湾区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从而开启了研究谋划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先河。进一步说,中国经济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几个世界级大湾区的引领和支撑。从全省看,浙江湾区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海岸线总长全国第一,海岛数量全国第一,近海渔场可捕捞量全国第一,向海发展,沿湾布局,是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提出的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的必然要求,也是突出“四个强省”建设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浙江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这将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大湾区的历史沿革和必备的主要条件,指出要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大湾区建设的共同行动,进而提出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应注意几个相向而行。
总体上说,建设世界级的环杭州湾大湾区,必将影响浙江、长三角地区,以至全国和全球的区域发展格局,并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犄角竞合、比翼双飞之势。
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必备的主要条件
地球面积的71%由海洋覆盖,大陆入海口众多,自然形成的湾区也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湾区都能建成经济社会意义上的湾区,更不用说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
所谓大湾区,是地理、经济、社会三者集合的概念,是围绕沿海口岸长期集聚发展形成的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高端要素群等高密度集合的地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国际性的显著特征和大而强的突出特点,在大国经济和世界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公认的世界级大湾区有三个,即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的东京湾区。这三大湾区都具有上述显著特征和大而强的突出特点,也是浙江比肩打造的目标。
先从纽约湾区看,面积33484平方公里,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等31个县联合组成;是美国第一大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枢、美国经济核心地带和重要制造业中心,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以上,被视为国际湾区之首。2015年,纽约湾区GDP达1.5万亿美元,地均GDP达每平方公里0.65亿美元;估计2017年,纽约湾区GDP将达到2万亿美元,地均GDP达每平方公里0.89亿美元。
再从旧金山湾区看,面积1.8万平方公里,包含9个县、100余个大小城镇,总人口约768万;湾区有3个中心城市,分别是位于半岛北端的旧金山、位于南湾的圣何塞以及位于东湾的奥克兰,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三大区域中心;是全球创新圣地和最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之一,科技经济占据了湾区半壁江山,拥有包括谷歌、苹果、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和特斯拉等企业的全球总部和全美第二多的世界500强企业。2015年,旧金山湾区GDP达0.8万亿美元,人均GDP10.5万美元。
三从东京湾区看,面积13562平方公里,包括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等“一都三县”,常住人口3800万,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产业中心。东京湾拥有由横滨港、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木更津港、横须贺港六个港口首尾相连的马蹄形港口群;拥有东京、横滨、川崎、千叶、船桥、埼玉等大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和由市原、木更津、君津等组成的工业重镇;拥有京滨、京叶两大工业地带和钢铁、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组成的产业群。2015年东京湾区实现GDP1.3万亿美元,人均GDP3.7万美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6.4%。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比较严重,人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快去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这种现象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在经济建设的发现过程中注意环境的保护,重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三大湾区都是高端要素的集聚区。纽约湾区有58所大学,其中世界著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等名校坐落于此;华尔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脏,拥有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美国7家大银行中的6家,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均设于此;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1/3以上的总部设在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名校林立,拥有举世知名的硅谷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学,吸引大批顶级人才聚集。东京湾区是日本教育和科研机构高度密集的地区,仅东京就集聚了全日本120所大学的1/5以上和大学教员的1/3,三菱、丰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都位于此地。
基于上述研究,再看环杭州湾地区,可以说具备了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基本条件。
从港口群看,这里港口密集,通江达海,畅通五洲,兼具陆海联运之势。拥有23个港口,21个机场,40座大型桥梁,以及密集的高铁、高速公路网络。2017年上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第三。特别是于2017年12月10日开港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四期码头,实现了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无人装卸码头,被称为“魔鬼码头”,让世界震撼。更为可庆的是,2017年12月27日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大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提前3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从产业群看,这里是国家定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钢铁、石化、汽车、造船、装备、纺织等产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品牌优势等远高于珠三角和其他地区,传统产业集群十分发达,正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演进,已具备“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条件。
从城市群看,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147194亿元,折合2.2万亿美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9.8%、11.0%。有关研究成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于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从高端要素群看,这里教育发达,人才聚集,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00多所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中国顶级名校,2016年在全国前50名高校中长三角有12强,有20所高校扬名国际四大排名;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300余家;拥有中国第二大、亚洲第三大股票交易市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吸纳了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前来投资。更重要的是,这里已成为“新零售、新产业、新技术、新金融、新资源”的创新之地,成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聚焦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行之地,成为探索践行城乡协调、陆海统筹、山海协作、环保优先的绿色发展之地。
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大湾区建设的共同行动
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最大的问题是名称和体制问题。对浙江提出的杭州湾大湾区的提法,有专家表示还有待商量,甚至直白不赞成“杭州湾区”的提法,认为这有点“杭州中心主义”的味道。其实,杭州湾是地理名称,指向明确,但有一定空间局限。建议最好用“环杭州湾区”或“长三角湾区”,其范围与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相衔接,即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城市群所属26个市,内容向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高端要素群等的集合靠拢。这样,有理有据,有规划有目标,既便于形成以上海为超大城市,以南京、杭州为特大城市的“一超两特”引领的大湾区城市群,也便于三省一市齐心协力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大湾区。
对三省一市的政府层面而言,在继续深化对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相互沟通和协同推进的同时,应把聚焦点放在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文章上。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久,2017年12月6日至7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率领的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安徽、江苏、浙江学习考察。其主要目的是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共同谋划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李强同志每到一地着力强调的中心话题,就是愿与各地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入探讨、凝聚共识、拿出举措,不断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向深入。希望与各地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对接,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联动,提升长三角重大专题合作质量,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协同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更有力的合作机制、推进机制,不断提升长三角区域的竞争力,为国家发展贡献长三角的更大力量。在2018年1月12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也是聚焦“创新引领,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其实,不断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向深入,总体上与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一致的,与谋划建设世界级的环杭州湾大湾区也是一致的。只要三省一市政府层面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不断加注和提升建设世界级大湾区所必须的元素,建成世界级的环杭州湾大湾区就会水到渠成。
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应注意几个相向而行
环杭州湾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浙江既是提出者,也是推动者,更是行动者,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有序推进,特别是注意与几个重大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相向而行。
一是与深入推进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相向而行。首先,深刻领悟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精神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发挥上海“四个中心”引领作用等要求,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既定部署抓下去,落实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二,积极响应上海领导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对接,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联动,提升长三角重大专题合作质量,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协同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更有力的合作机制和推进机制。其三,建设好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加强与江苏、安徽的深度合作,推动形成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是与建设“一带一路”的枢纽港和桥头堡相向而行。世界级的大湾区要有国际影响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性契机就是“一带一路”建设。浙江拥有货物吞吐量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第三的宁波舟山港,这是海上丝绸之路举足轻重的枢纽港。其背后有国家级的舟山群岛新区和全力争取设立的舟山自由贸易港区,正研究建设舟山本岛—岱山岛—大洋山——上海北向大通道,以海洋产业、绿色石化、临港装备、航空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正加快迭代升级;有东方大港之称的宁波港,这里是国家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国家定位的“宁波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省政府批复设立的“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从陆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看,浙中地区的义乌已成为国际级陆港城市,先后开通了“义新欧”中欧班列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实现了陆海联运、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的无缝对接,使环杭州湾大湾区溢出的效应直接覆盖浙中地区。
三是与加快建设浙江海洋发展示范区相向而行。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要求坚持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协调发展,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形成重要海域基本功能区,推进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规划区包括浙江全部海域和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市的市区及沿海县(市)的陆域(含舟山群岛、台州列岛、洞头列岛等岛群),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这实际已覆盖了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范围,应按照国家批复的示范区和新区要求,抓紧抓好,取得实效。同时,应指导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协同推进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等建设,使之成为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和突进队;协同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和大都市建设,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宜业宜居宜游“三宜一体”的高品质的世界级大湾区创造条件。
四是与建设杭州国际化大都市相向而行。世界级的大湾区一定是高度开放和创新的地区,一定是拥有国际化大都市的地区。杭州市地处环杭州湾的湾心,是习近平同志定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完全能建成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700年前,马可·波罗踏上杭州这片土地时,就称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群体,成为全省创新创业“新四军”(浙大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的聚集地,诞生了一个个梦想企业和梦想小镇,阿里巴巴打开了一系列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财富之门。早在2008年,杭州就把“城市国际化”列为杭州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2012年,杭州提出将城市国际化作为推动发展的两大主抓手之一;2015年5月,制定出台《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5-1017年)》;2016年9月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后,使杭州的国际影响力大增,加快了迈入全国一线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今后,杭州应
按照世界级大湾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找差距、补短板、增优势、添特色,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加快治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打造畅达交通和优美环境;加快“杭州都市圈”建设,打造纵深腹地和发展空间;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联动战略,打造城市发展高品质;争取更多国际组织机构和外籍人口落户,打造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和国际赛事中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公开透明高效法治的服务型政府;创办好西湖大学、达摩院等高起点的研究型学院,打造若干领域比肩世界顶尖水平的大学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