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8-01-27华俊
华 俊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一、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在一些高职院校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时,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这些问题使高职教育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瓶颈。经过对这些高职院校的学生调查分析得出,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存在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时,其教学方式应该向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侧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应用,为学生能力的高水平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二)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认知不足
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对职业能力方面的认知程度不足,以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认为只要提高了学生的某项技能,学生就拥有了同样的职业能力,因此,这种思想导致了学生自身职业技能培养的缺失。我国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学生在具备操作能力的同时,应该具备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竞争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不能只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所以,高校方面在制定教学模式时需要对职业能力进行全面了解与剖析,进而提高对职业能力的认识,然后制定出培养该能力的措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开展全面素质教育
虽然高职院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但是不能只追求解决就业问题,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高校在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侧重点,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使学生变成专业人才,学生就需具备职业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的理论知识等,还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坦然的面对社会发展,面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化工专业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上课时的培养,还应注重在学校、社会上的培养,将培养策略融入到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能得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包括:社会技能、专业技能、操作技能以及方式技能等。
(二)校企合作进行办学
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就是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当下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同的化工行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与部分企业签订相应的协议,为这些企业输送实习生、毕业生。让企业也更多的参与到高校的教学中,还可以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专业性的教育计划,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多的实践,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教学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高职院校在教育模式制定时,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特别是课程的编排工作,课程制定的内容要尽量全面,而且对重点的内容要重点讲解,依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将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必修课程,另一类是选修课程。对教育课程的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实践教学的时间得以增加,并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课程,引导学生向综合型人才发展。可以让企业参与到课程编排中来,这样就增加了实践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的专业创新技能得到了一定培养。
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尽量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确定课程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就是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完成课程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帮助。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使传统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并在创新的过程中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尤其是化工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在培养该类人才时,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从而规划培养人才的策略。将就业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以增加,使高职院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而满足我国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企业和高校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