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傲慢与偏见》艺术风格在翻译中的再现

2018-01-27

山西青年 2018年24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张 莹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悉尼 2052)

文学作品翻译作为艺术创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美学价值。追求神似是我国文学翻译长期努力的方向,在文学作品翻译备受关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认识到原作神韵的重要性,强调在翻译中需要重点保留原作神韵,也就是说翻译形式固然重要,但原文内容、艺术风格也不容忽视,不仅要充分关注理论要求还要对语言艺术美的展现提高重视。《傲慢与偏见》之所以称得上世界文学名著,获得年轻人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说的语言艺术魅力及高质量的译作,因此探讨《傲慢与偏见》艺术风格在翻译中的再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傲慢与偏见》的翻译

《傲慢与偏见》,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代表作,这部作品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写实手法,即围绕贝内特姐妹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进行描写,展现她们对爱情的不同看法与理解,即差异化爱情观。《傲慢与偏见》翻译中,作者以功能对等视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主,从功能对等视域翻译理论来看,译文接受者与原文接受者、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密切相连,即译文接受者、译文信息应充分在尊重原文接受者、原文信息,不可因翻译而作出改变,直接翻译的手法往往会影响翻译水平,但在展现作品意象、帮助读者理解原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张静,著名大学副教授,是运用功能对等视域翻译理论进行《傲慢与偏见》翻译的代表人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该理论强调翻译研究者情感体验,即在尊重原文作者的同时重视翻译研究者情感体验,促进翻译译本趣味生活的实现。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除了要分析与展现女性主义思想,还要进行译者身份认知分析,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主体性需要着重展现女性主义。

二、《傲慢与偏见》艺术风格在翻译中再现的分析

(一)《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风格

小说经常性运用对话进行人物形象表现,换言之,对话形式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组品。《傲慢与偏见》之所以称得上世界文学名著,获得年轻人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说的语言艺术魅力及高质量的译作,小说开头直接展现了对话语言艺术魅力,虽然篇幅不长,甚至有些对话缺乏完整性,但人物风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贝内特先生与太太的对话,在展现贝内特先生愚弄自己太太的同时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内特先生与太太的性格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其他类型作品相比,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十分注重句子结构表现力,《傲慢与偏见》就十分显著地表现出句子结构的强表现力。以英语语言来说,依据其结构划分句子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简单句类型、并列句类型、复合句类型;但若以长度为依据来看,简单句不存在绝对的短,复合句不存在绝对的长,有的短句也可称作复合句,有的长句也可称作简单句,可见句子长短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短句存在直接、有力等显著特征,应用于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短句是文学作品对话中普遍性存在的句式;长句相较于短句而言结构更加曲折,一般用于具有复杂性概念的表述,《傲慢与偏见》就十分显著地表现出这种特点。

对峙场面往往存在较强的激烈性,该场面中运用的语言相较于其他场面中运用的语言而言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长度、结构的句子可以刻画出不同的人物,使人物风格得以充分体现,换言之,不同长度、结构的句子是进行人物刻画的有效手段。作家运用的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都富有一定的特色,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与需求,所以《傲慢与偏见》运用的文字体现出显著的英国散文特征,开头以风雅高尚的形式吸引读者,将读者推向高峰,随后运用平庸低俗的内容打击读者期待与阅读兴趣,起到反讽的目的。

(二)《傲慢与偏见》艺术风格在翻译中的再现

文学作品翻译的重中之重与最高境界在于“化境”。翻译研究者需要在了解原作整体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原文分析与理解,使翻译既与原作信息、原作接受者相适应,又能够打破原作语言形式的局限性,换言之,在尊重原作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发挥翻译语言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再现原作精神、风格艺术,最大限度地满足“神似”与“等效”的需求。

1.艺术风格在翻译中表现手法

(1)修辞。艺术风格强调篇幅的短小,但短小的篇幅中也有效结合了语音、词汇等,通过分析与总结,可以发现《傲慢与偏见》的主要语音风格在于韵律,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将语音修辞手法视作重点保留内容,即高度重视韵律,以原作语音修辞手法促作品艺术性展现。《傲慢与偏见》一直以幽默风格闻名于世,较受年轻人喜爱与欢迎,因为幽默的风格比较符合年轻人个性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幽默的风格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作者反复提炼形成,所以以原作语音修辞手法促作品艺术性展现是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对于“Nor was Mrs.Hurst,who hand married a man……than fortune”的翻译具有不同的版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版本翻译的主要差异体现于双音节词,毋庸置疑,中文翻译中相对应的形式较少,但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较好地展现原作艺术效果,如财富、派头等修辞手法,因此修辞也是艺术风格在翻译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2)模仿。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模仿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合理应用模仿表现手法,有利于促进原作艺术风格再现。对话形式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对话部分往往风趣幽默,相对应地,译文也表达的十分透彻,张今是著名翻译理论家,他曾强调原作生活映像再现的重要性,即文学翻译应以再现原作生活映像为主要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保证译文生活映像与原作生活映像在各方面的一致性,尤其是细节方面,而模仿是翻译中寻找语言细节的有效方法,因此模仿是文学翻译的重要表现手法。比如在“Do you not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his wife impatiently.”的翻译中,原作中的“Cried”一词较好了体现了语言形象性,若直接进行翻译,很难展现说话者当时的情绪,带动读者,取得理想的语言效果,而翻译为“嚷道”,不仅增强了语言效果,而且科学转换了形式结构,使原作语境得以模拟,进一步展现原作艺术风格。另外,重建也是文学翻译的重要表现手法,可以有效地再现原作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应用普遍性,在进行艺术风格设计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交际摸底,基于交际功能视角分析,对原作艺术风格进行改造,促进艺术风格再创造。比如《傲慢与偏见》中有一段描述私奔后劝解安慰人的语句,含义相当讽刺,运用的语言也相对古板,在翻译过程中若采用重建翻译方式进行翻译,延续正式古板的语句,不仅可以再现艺术风格,而且对激发读者产生共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凸显。中英语言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相较于其他语言体系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语言结构方面比较特殊,这就决定了中英文交际面临着较大的障碍,其中语言文化带来的障碍更为深远,难以突破,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风格凸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仅是权宜性方法,不宜长期使用。风格凸显的表现在于以实代虚,汉语强调用词的具体性,经常性利用具体形式进行抽象概念表达,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以实代虚对艺术风格再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是切实可行的文学翻译方式。举例来说,“But she would not allow herself to stay with her sister,or say half that remained to be said,for the present.”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主人公将宾利求婚于她的消息三言两语的告知了伊丽莎白,然后又十分急切的想要与母亲分享的情景,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研究者运用了“蘑菇”一词,对主人公兴高采烈、满面春风的神态进行了很好的刻画,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但若进行直接翻译,则难以展现原作艺术效果。

2.译文艺术表现力

莎士比亚曾强调言以洁为贵,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需要做到表达简洁,这不仅是翻译美学规范标准,而且有利于展现艺术表现力。《傲慢与偏见》中有一段文字描述的是伊丽莎白等一行人对彭贝利美景的惊讶与向往,为了更好地展现彭贝利的美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若直接进行翻译,很有可能会影响原作艺术效果。孙志礼,著名教师,他翻译的《傲慢与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关于这段彭贝利美景的文字翻译孙志礼打破了原作的限制性,对原作中的句式进行了转换,运用简洁词句加以翻译,在展现汉字魅力的同时给予读者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原作中的美感。另外,翻译中也运用到了重建,如前文所述,重建是文学翻译的重要表现手法,可以有效地再现原作艺术风格。总之,文学翻译强调“化境”,翻译研究者需要在正确理解原作并掌握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述,尽量做到表述简洁,再现原作艺术风格、意境氛围等,从而达到翻译的最高境界,即神似。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分析文学作品艺术风格在翻译中的再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傲慢与偏见》艺术风格的认识与了解,而且对文学作品翻译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纵观文学作品翻译,可以发现翻译的重中之重与最高境界在于重现原作神韵,因此作为翻译研究者,需要不断充实与丰富翻译经验,即科学掌握原作语言风格,发挥语言魅力,在展现原作艺术性的同时满足翻译语言适应作品艺术美的需求。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