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点控制技术在处置消极抗法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7郭厚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武力控制技术民警

郭厚鹏

前不久,上海市一交警对一违停车辆进行处罚时,一名女性车主怀抱一名儿童进行阻挠,妨碍民警正常执法,民警经劝说无效后,将该女性车主摔倒在地,其怀抱中儿童也跌落至地面。从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违停女子不仅拒不执行警察的要求,而且一直推搡警察,民警经过反复劝阻无效后,用一记抱摔将女子摔倒在地,女子怀中的儿童也跌落在地。如果单从徒手控制技能的角度看,民警的抱摔动作是完美的,但是结合具体的案情来看,却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场视频上传到网上后迅速传播开来,大部门网民都在批评警察粗暴的执行为,随后上海公安局也发布通告指出该民警的执法行为存在错误。

当前基层民警执法环境复杂,一方面,民警在处置民事纠纷、交通违法、一般治安事件等案件时,有一部分人法律意识不足,对警察的正常执法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不但不配合,而且进行消极抵抗,比如通过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体甚至抱住民警的腿部抵抗阻碍执法;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一些居心叵测的网民将警察的执法过程录下,片面性地甚至故意歪曲事实真相后进行传播,损害了警察形象,使执法民警处于巨大的舆论压力中。在这种大环境下,警察若采用传统的徒手摔拿或警械将此类消极抗法者控制,一旦尺度掌握不好,一方面容易给执法对象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另一方面可能会使警察自身陷入舆论谴责之中,损害警察自身及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需要一种在不伤害执法对象的前提下将其控制的技术,压点控制技术便应运而生。

1. 压点控制技术概述

1.1 概念

压点控制是以生理学、运动医学、生物学、中医穴位学、经络学、神经学等理论为依据,对人体特殊神经敏感点(包括穴位、痛点等)进行短暂或持续性的按压,使相对人降低反抗能力以达到控制相对人的一项专业技术。[1]压点控制技术是从美国警察训练科目中引进的一个概念,需要说明的是,对神经点的作用方式包括按压和击打两种方式,这里只讨论采取按压方式的动作,即“压点”。

1.2 原理

人体的皮肤下面或肌肉深层分布着许多神经点,这些神经点中有些比较敏感,压点控制就是以一定的手法对敏感神经点进行持续按压,执法对象便会因极其强烈的痛感而停止抵抗,当按压停止后,疼痛感会在较短时间内消失,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应有的意外伤害。

在擒拿搏击中有一种制服技术叫“点穴”,其与压点控制技术在原理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是通过用拳头或手指击打人体某些穴位,使对手产生疼痛或麻木的感觉而将其制服。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对“点穴”研究起步很早,比如“少林点穴法”,但后来逐渐失传,现在的擒拿术多采用关节锁的技术实施控制,很少出现点穴的技术,现阶段我国常见的警察训练科目中也没有这一技术。

2. 压点控制技术的使用依据

当前,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要求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普通民众权利意识的提高也对警察的执法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具体而言,警察要建立武力分级体系,根据案情和执法对象危险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等级的武力,既有效完成执法任务,又保护执法对象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常规的警情大致可分为完全服从、消极对抗、徒手对抗、持械对抗、致命攻击五类,根据不同的警情和武力的强制程度,武力使用等级通常分为“致死武力”和“非致死武力”两类五个级别。“致死武力”为使用武器,“非致死武力”可为口头劝喻、警告、徒手控制、使用催泪器控制和使用警棍控制。[2]

派出所民警、治安民警、交巡警等在执行勤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是执法对象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极端化而进行消极抵抗,骂、推或抱住警察,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引起周围群众的围观,如果警察的处置稍有不当,便会引发大众和媒体的口诛笔伐。警察处置这样的案情,口头劝喻和警告一般很难发挥作用,又没有达到使用警械或武力的级别,甚至有些徒手控制动作也已经超出了当时的武力使用限度,只能采取温和的徒手控制方法对这类消极抗法者进行控制,因此,控制技术及动作的选择就成了评价处置有效性和群众可接受性的关键,传统的摔、击、打、踢、扭等动作容易给执法对象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压点控制技术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3. 神经点的选择

压点控制的原理是通过按压神经点使执法对象产生剧烈疼痛感而对其实施控制,所以神经点的选择有以下几个考虑:第一,神经点所处位置便于寻找及被触摸到,以手臂、头部、躯干上半部分为佳;第二,对压力较为敏感,按压会使人体有强烈疼痛感;第三,不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伤害或伤害很小。

根据以上的选择要求以及对美国执法案例和腧穴学的初步研究,选取了框内神经点、下颌骨角神经点、舌下神经点、内关穴、合谷穴和曲池穴作为按压的神经点。实际上,美国所称的神经点与我国所称的穴位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大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4. 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 简单易学,安全性高

我国现阶段警察控制技术内容繁多,有的内容难度较高,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否则控制效果不佳,实战中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的动作过于追求观赏性,实战中也用不上。而且现有的控制技术以擒拿格斗为主,对体能要求较高,加上民警工作任务中训练时间有限,要在实战中熟练运用少说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3]

相对来说,压点控制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容易学习和掌握。第一,动作内容少,可用来按压的神经点共有六处,而且仅需记住常用的三四处就能解决实战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容易学习,平时警察可以以自身为对象熟悉神经点位置,掌握按压手法,短时间内就可以应用于实践;第二,对体能要求低,压点控制技术的原理决定了它不需要充实的体能做基础,就算遇到比自己强壮的执法对象,也能有效地对其实施控制;第三,安全性高,压点控制在停止按压之后,很短时间内疼痛感就会消失,警察在训练过程中不会有受伤的风险。

4.2 贴合实战要求

压点控制技术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其有专门的战术和教官,有完整、系统、详细的训练体系,得到不少国家的认可。比如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将其引进并作为警察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擒拿格斗动作复杂,压点控制技术动作简单,警察容易形成肌肉记忆。赫式定理告诉我们,反应数目增加,反应越慢,当反应选择由1增加到2时,反应时间比对慢了58%。[4]压点控制技术虽然简单,但是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大量的执法案例已经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且动作简单也加快了警察的反应速度,警察能迅速反应做出动作,确保了执法效果和自身安全。

4.3 穴位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美国的压点控制技术是在借助先进仪器、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备完整的训练教材及配套体系,我们要学习并建立符合我国执法现状的压点控制技术体系,就要有深厚的理论作为支撑。我国对穴位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穴位学名叫腧穴,现在我们国家有系统的腧穴学理论体系,但目前只是应用在医学研究领域,而穴位和神经点位置相近,作用原理相似,将腧穴学理论用于控制技术研究,能为压点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5. 处置几类常见消极抗法者的压点控制技术

5.1 针对抱住警察腿部不放者

民警有时会遇到执法对象撒泼保住自己腿部不放手,缺乏经验的警察可能直接会用脚踢开执法对象寻求解脱,这样的做法显然很不妥,很可能让围观群众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应先通过语言大声警告执法对象,命令其松开双手,若其不听警告,则可以用一只手将其头部贴近自己腿部并固定,用另一只手的四根手指勾住其下巴,用指尖按压其舌下神经,向头顶方向用力,在执法对象因为疼痛松开双手或环抱力度减小的瞬间,迅速用力抽出腿部,拉开与执法对象的距离或对其实施控制。

5.2 针对辱骂、推搡警察者

有部分人有一种“你作为警察,不能打人,反正又不能把我怎么样”的心理,骂警察甚至推搡警察,大有一种要跟警察动手的架势。文明执法并不是要求警察不能动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执法对象对自己推搡,不仅会使现场得不到控制,而且也损害了警察形象,弱化了警察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应先通过语言重复、大声警告执法对象,命令其停止自身行为,若其不服从警告,警察可以在其推搡自己时趁其不备用一只手抓住对方手腕,按压其内关穴,用拇指肚向其手掌背方向按压,当执法对象因为痛感卸力的时候将其制服。在这个过程中,警察应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定,防止执法对象因为疼痛而对自己进行冲撞。这种处置方式对比前文案例中民警的处置方式,既有效控制了执法对象,又不会使执法现场看起来像打架,不至于让执勤警察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体现了警察执法的专业性。

5.3 针对紧抱物体静坐者

警察如果遇到执法对象拒不配合执法,双手抱住身边的珠子、栏杆等固定的物体不放手的情况,如果警力占优势的话可以通过配合使执法对象松手对其上铐进行带离,否则便可运用压点控制技术对其进行控制。警察要找机会站于执法对象后方或侧后方,一只手扶住其额头将其头部固定到自己肩膀位置,另一只手大拇指伸出其余四指握拳,拇指放在其下颌骨处,向其鼻子方向进行按压,待其松手或卸力之际将其带离,采用此技术也可快速解脱抱住警察大腿不放者的无理纠缠。[5]除了下颌骨角神经外,此种情况也可对框内神经进行按压。框内神经位于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位置,执法警察可以用食指第二直接侧面勾住鼻子下方,向头顶方向发力,这一动作过程中手指要与执法对象嘴部保持距离,防止被其咬住导致意外受伤。

6. 压点控制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6.1 聘请医学专家,细化对原理的研究

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我们对穴位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对神经点的研究起步较晚,二者不完全等同,因此有必要对压点控制的原理进行细化研究,为建立压点控制体系及开展压点控制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需要聘请中医穴位研究和西医神经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对穴位和神经点的渊源、联系、生理特征、作用方式等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同警务技战术教官共同研究确定按压点的选择,规定按压的部位和手法,确定压点控制需要的力度及医学后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压点控制技术教学和训练体系。

6.2 建立教学、训练及配套体系

美国的压点控制教学体系中,具备专门的教材,对技术动作、压点位置、教学重点、注意事项等都有详细的说明,还有专门的教官,此外还将这一控制技术动作以法律的方式加以规定,用法律保障警察的执法。另外,将压点控制技术与传统的警务抓捕及战术格斗动作有效结合,形成了多人战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已经趋于完善。[6]要将压点控制技术应用于执法实践,并不是只学习几个动作那么简单,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从教材、教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缺一不可。另外,压点控制归根结底是一种控制技术,是一种强制手段,需要在法律的许可下才能实施,所以也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压点控制在执法中的实施提供保障。

6.3 加强执法人员的心理疏导

压点控制技术主要用于处置骂警察、抱警察、推警察等消极抗法者,再加上“上海交警‘抱摔’怀抱儿童妇女”等事件的出现,使得民警在面对此类案情时束手无策,往往陷入一种“任由执法对象推搡辱骂也不能动手”的思想误区,这样一方面使警察自身执法陷入不利境地,另一方面助长了抗法者的嚣张气焰,损害的是公安机关的形象。在面对这类执法对象时一味地退让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法律的武器迅速有效地制止其行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执法民警和公安机关的相关领导必须转变思想上的认识,尤其是有关领导一定要做执法民警的坚实后盾,不能每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就不分情况地对执法民警进行停职处理,在平时要加强对执法民警的法律及心理教育,只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武力就不会出问题,打消民警执法时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陈安日. 警察压点控制的初步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08):175-177. [2017-10-02].

[2] 王振华. 警察遇抗使用武力等级因素分析[J]. 公安教育,2013,(09):47-49. [2017-10-02].

[3] 黄伟强. 警察遇抗控制方法研究——“香港遇抗控制训练课程”的学习反思[J]. 公安教育,2012,(02):35-38. [2017-10-02].

[4] 陈晓明. 擒拿格斗与遇抗控制的比较及教育对策[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119-122. [2017-10-02].

[5] 朱庆宾. 对消极抵抗者的低伤害控制技巧[J]. 公安教育,2016,(01):33-36. [2017-10-02].

[6] 宋晓辉. 试论压点控制技术在基层警务执法活动中的应用[J/OL].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06):97-102.

猜你喜欢

武力控制技术民警
论新时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政策的辩证意蕴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武力担当 超强攻击力,快狠准!航天科工“武林”高手再现航展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