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教学为例
2018-01-27曾帅帅宋淑华刘鹏曹大兵杨丁欢
曾帅帅 宋淑华 刘鹏 曹大兵 杨丁欢
《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体作为育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应用基础理论课程,是为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的一门学科,对于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运动生理学被设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为充分调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对知识全面掌握的能力,对《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多元化改革。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科学在进步,研究生培养也在改革中不断向前推进。这就要求体育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改革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地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培养出实践型、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1.《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传统考核方式讨论与分析
考核形式单一[2]。体育学院研究生课程考核形式一般采用闭卷和开卷的方式,虽然在在近几年的考核形式已加入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论文撰写等方式,但还没有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单一的模式。传统的《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考勤、课堂发言、作业等方面记录的量化;而期末考试试卷则由科任老师自主命题,题型固定,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这样的考核方式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固定了学生的学习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只是简单的延续了本科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
考核内容书本化。在改革之前该课程的考核内容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即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空间很小。在实验技能考核中,固定模块的实验,只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却忽略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综合考核。缺乏紧跟时代发展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和考核内容与当前该学科的科学研究前沿脱轨。
学生学习功利化。很多学生已经忽略了学习的精髓,只是为了分数而去学习,并没有掌握到真正的内涵,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学习应该是寓教于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临场突击,强行将知识装进脑中,从而使学习失去了趣味性,让学习成为了简单的机械运动,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工作,缺少了思考、理解,缺乏了创造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在临近考试期间,才开始进行机械的学习,单纯的只是为了考试的分数而学习,而并没有掌握到真正的知识,使得的课程学习变了味道。更有甚者,为了能考出较高的分数,不惜铤而走险,采取一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手段,形成不良的学风考风。考试不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目的,而应该作为一种手段,促进学生能力、掌握知识程度的提高[3]。
重理论轻实践能力[2]。在试卷中的试题往往是书本中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设计,试卷也会有论述题的题型,此题虽然能考察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对知识理解的程度,但考察面较窄。最终结果导致学生无法不能很好地解决带队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对训练生化指标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这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不管是是闭卷、开卷和还是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都对实践能力考核过少,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并服务于实践,体现出不出本门课程应用性的课程性质[4]。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考核方式来形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实际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导向。
评价主体单一。研究生课程的考核评价主体通常是该门课的任课教师,教师通过学生的卷面答题情况和课堂表现给予学生成绩,评价不够全面,对学生实际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不完整,且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感情色彩,导致打分有一定的偏向性。教师通过自我把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欠缺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2.1 考核目的多元化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考试已远远不是教学的目的,更要注重考核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考核方式和方法上多动脑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要体现出运动生理学的规律和机制,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集中和发散能力,对知识的提取和加工、运用能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仅是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全面健全,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2 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所在。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减少了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内容,增加了对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即在满足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考试内容注意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设计的问题具有前沿性,如核心力量的概念、作用、以及它的练习方法。注重实用性,如体成分的测试方法、评价运动强度的方法。设计的问题的知识面涵盖广,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和课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摒弃陈旧的课本知识,及时与最新前沿知识相结合,避免考察概念性的知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能量代谢的组成及其测定方法。
2.3 考核形式的改革
本次改革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以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当前的期末考试改变了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考核形式,通过抽签口试的方法作为期末考核的形式。在选题方面结合课堂内容,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考试的深度清晰度。能够观察到被考察者的外表、风度、言谈的格调和在外界压力下的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等。降低了作弊的可能性,提高了考试的真实性。
2.4 总成绩权重比例分配的改革
本人从事该课程教学已达7年,以往成绩权重基本由出勤和期末成绩组成,基本由教师一人完成成绩的考核和评定,却忽视学生互动环节的考量。本次改革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自评和他评,将学生参与的表现经过量化纳入期末总评,最终分数由两部分组成,即期末考试成绩占60%,学习过程占40%,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出勤率、自评、他评、师评。出勤率是为了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心情况进行考核。对于迟到、早退、扰乱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等均扣分,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加分。作业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一些重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作业的考核也要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回答情况做出成绩评定,当堂记入学生《平时成绩记录表》内。理论性、综合性较强的章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或例题提出若干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必要时上讲台讲解,然后根据学生参与讨论情况做出成绩评定。学生也可以根据在这门课中的表现和满意程度给自己打分,其他同学也可以根据此学生在《运动生理研究进展》课堂中表现给其打分。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更全面的考察一个人的学习态度。
3. 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大部分学生对于此评价模式感到满意,在课堂表现与课后任务的完成上都很努力,学生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骨干学生成为本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的主力。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知识查新能力、论文书写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考核方式改革是一个新的尝试,考核方式改革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认真负责把每一个环节都把好关,无疑加大了师生的工作量,在学校和学院的鼓励和支持下,通过任课教师主导,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使此次改革得以顺利完成。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和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符合体育专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鸿江,尹军,郝晓岑,等.中、美、日、英、俄、德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与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5):69-72.
[2] 李念良,李望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2013(09):14-15.
[3] 常征.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运动生理学”开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4] 赵宁.我校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高教学刊,2016,(1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