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外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2018-01-27林宗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业化体育教师体育

林宗建

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得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中学阶段,作为学生体育学习规范动作技能的重要阶段,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极其重要的一面。而今,怎样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向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体系,已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体育教育问题。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其含义十分的丰富。叶澜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1]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体育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修养,达到体育专业化水平,并树立终身的体育态度,将自身掌握的体育技能和素养教授予学生,使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的体育意识。这也是对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漳州市第三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和校内图书馆查阅并下载相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著作、硕博论文、文献和期刊30余篇,来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参考材料。

2.2.2 观察法

利用外出见习机会,实地观察漳州市第三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在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2.2.3 访谈法

通过走访漳州市第三中学学生、班主任、家长、部分体育教师及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针对学校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体育师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满意度等进行访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真实的材料。

2.2.4 逻辑分析法

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

3.1 外在因素

3.1.1 社会因素

社会人们普遍对体育专业的老师持有一定的偏见,通过访谈得出,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学校中感到缺乏支持并不被认可,而且其价值也被社会低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受到社会人们的尊重。例如,体育教师在各种补贴、校内奖金、荣誉表彰上的地位、待遇远远低于其它学科的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等相关言论的歧视问题,严重伤害到了体育教师的自尊。而有些人甚至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质疑,认为体育课堂无非是“放羊式”教学,很多人对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3.1.2 环境因素

①自然教学环境

经费的不足使得中学学校缺少体育馆,有些项目的体育教师暴露在风吹日晒的自然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保障。

②人为营造的环境

体育教师作为一个“高危”职业,部分教师过于担忧学生安全的安全问题,为防止教学事故的出现,不得不采用精简化的教学内容,远远达不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教学要求,究其原因在于相关教育部门缺乏对体育教师课堂安全的保障,教师怕家长、学校带来的责任担当。这成为了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1.3 学校因素

①领导方面

学校领导对该校体育学科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领导们对学校体育专业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引导,政策的实施,经费的扶持,文化氛围的构建等,都依赖于学校干部科学性的领导。通过访谈得知,该校的大部分领导除了较为重视学校相关的专业训练队之外,更多的则是注重于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

②制度方面

中学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监督制度、奖励制度和合理的考核制度的缺失,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够强。此外,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长期未纳入考试科目,即便近年来中考将体育分数作为参考,但其分量依旧很轻,因此体育教师往往处于较尴尬的地位,尤其临近中高考时,体育课常被占用,体育教师则成为“边缘人”。[2]这些都阻碍着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

③经济方面

学校的体育设施质量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器材的购买,设备的定期检测与维护以及体育教师培训等工作队开展,都需要学校经费的大力扶持,经过对部分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用于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较少,与其它文化学科经费的投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④文化方面

一所学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发展,在侧面也反映了该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所呈现的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观察发现,许多学校都有着本校的特色项目,但存在着项目较为单一,丰富度不够的问题。

3.1.4 家长因素

在国家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使得许多学生都是每个家庭的“独苗”,家长对于孩子大多较为溺爱,再加上他们对于体育课堂的传统观念,不愿意让孩子将精力耗费在体育知识方面,只是一味的追求孩子文化知识的提高,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平安就好,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

3.1.5 学生因素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早熟现象日趋明显。中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保护下,出现了极少部分学生逃避体育课的现象。

3.2 内在因素

3.2.1 教师自身因素

①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

繁重的工作任务,严重影响到了体育教师工作的满意度。经研究发现即“客观工作量和主观感知的工作负担越重,工作压力越大,教师的满意度越低。”[3]体育教师们除了上好自身专业的体育课外,还要组织学生大课间的跑操,管理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引导学生课外体育的参与等。

②体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高

作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待遇和地位直接决定着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相对于其它所谓的“重点”学科,多方面不公平的待遇,严重的打击了体育教师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极易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产生不满的情绪,长此以往造成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不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

③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不足

体育教师专业化和素养的欠缺,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由于中学学校对学生技能的掌握要求较低,学校不注重体育教师技能的培训工作,部分体育教师存有动作讲解不具体、示范不规范的问题。另外,在一些体育项目上,出现了部分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不写教案或每年使用相同的教学教案,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不善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不够重视每堂课后教学的总结,这些都严重阻滞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于体育专业化的否定。

④体育教师重实践轻理论

由于中学体育教师大多忙于学校的教学和训练队的指导,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投入的时间极少,大多数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跟不上学校的体育发展和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部分体育教师科研论文的发表也只是为了评定职称所需,所发表的论文内容大多为经验之谈,没有详尽的理论知识为支撑,实践性虽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却极为不足。

⑤专业学习意识缺失

许多的体育教师迫于学校中考体育成绩优秀率的压力,忽视了自身专业的学习。另外,超负荷、无意义的工作量裹挟着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师缺少自己可以主宰支配的时间来进行反思性地自我提升。[4]大多体育教师只注重临时抱佛脚的短期培训,没有长期素养的学习和累积,甚至仅仅把体育教师这份职业当做“养家糊口”的铁饭碗,对体育教学存在很低的成就感,根本谈不上自身专业的发展。

⑥体育教师缺乏定期培训与考核

中学体育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部分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不愿丢下“脸面”去请教年轻的教师,导致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不够了解,应用于教学的效果极差。另外,学校与学校之间也不够重视体育层面的交流,没有组织定期的体育座谈会进行多方位的沟通,培训交流带有随意性,且考核制度不够完善,让许多体育教师逃过了考核的监督。

4. 建议

4.1 社会相关教育部门应提高体育专业的学科地位

社会或学校在期望体育教师高质量教学的同时,应给予他们其它学科教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少些思想观念上的歧视,多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鼓励,加大体育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感受,为体育教师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交流比较发现自身与同伴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既是压力,它也是动力,它能激发与强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愿[5],进而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另外,把教师参与的发展业绩纳入学校的行政管理,加强体育教师的学习和进修,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实行“导师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和课例研讨活动。[6]这样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把教学热情带到体育教学的工作中,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

4.2 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培训考核机制与制度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极为重要。在培训阶段,体育教师的培训要侧重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指点迷津,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弥补知识的缺漏[7]。这不仅扩宽了体育教师的视野,还不断的更新了教学方法和理念,为他们科研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们应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设置合理的物质奖罚制度、考核制度、津贴补助等相关的制度,其中物质激励体制既包括合理的薪酬制度,又包括各种福利及社会保障制度。[8]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上应严格把握体育教师专业的特点,给予体育教师自由的发展空间。例如“自监督”机制的应用,因为教师的行为需要有一个‘自监督’的机制存在,而这一机制实际上主要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离开它,评估与管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9]

4.3 教育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好的领导干部可以成就一所综合能力较高的好学习,学校教育相关部门及领导应该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切实落实教育部相关体育政策,在教育的管理上将所有学科教学老师一视同仁,福利待遇及荣誉评定时应秉公办理,严厉打击追求升学率带来的学科歧视现象,将教育目的的过度功利性转变为教育的人为价值性。

4.4 体育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师自身应积极的参与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知识,吸纳新的课程理念,自觉进行自我更新,不断实现职业中的自我超越,呈现出积极创新的体育教师文化[10],以认真的态度钻研自己的教学科目,发现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信,从而获得领导和社会人们的认可与尊重。

4.5 体育教师应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在新体育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加强自我专业技能的掌握,树立科学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与其他体育教师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并将自己学科教学知识灵活的教授给学生。 在体育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教师都要不断地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中持续不断的专业教育是促进他们形成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历程。[11]另外,要加强自我的人文素养,以优秀的人格魅力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6 体育教师应增强自我的科研能力

做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对自身的重要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师生情感交流的状态和能否基于体育教学成就产生幸福感、满足程度的体验[12]。另外,结合各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除了要掌握系统的专业技能知识外,还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具备科研方面的能力,扩宽了自己视野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5. 结论

想要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其现存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才会对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其中,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人们的普遍鼓励与认可最为重要。此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周幼惠.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10,(05):47-49.

[2] 卢锦珍.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现代教育,2015,(09):25-27.

[3] 李梅.中小学新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 (9).

[4] 廖鲜梅. 中小学教师自我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6,(04):97-104.

[5] 周建华.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4).

[6] 胥志敏,杨风,南天涯,向涛. “后职称”背景下四川省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2):23-24+26.

[7] 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 6 ) .

[8] 章亚骏.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探索,2016,(01):27-30.

[9] 檀传宝.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 (3).

[10] 刘听,胡月英,张荣.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文化的历史变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78-81.

[11] 杨海燕.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校长专业化的制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12] 邓茂强,顾玮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民族教育,2014(3): 29-31.

猜你喜欢

专业化体育教师体育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