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理念下江西省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2018-01-27刘江波李伟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残疾人江西省体育

刘江波 李伟

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由于残疾人群体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无法与社会强势群体抗衡,因此,在体育领域中的各种博弈就往往处于下风。就我国而言,八千多万残疾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既关乎很多家庭的幸福程度,更关乎社会的文明状况。残健均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是残疾人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戴昕指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自身生理的障碍性和心理特征的特殊性,共同构成了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因[1]。公共体育设施无障碍化程度低、残疾人专用体育器材缺乏、适合残疾人的体育活动项目少是当前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外因。李友民认为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残疾人家庭负担过重,政府责任不到位,社会慈善组织、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专门协会、公民等为残疾人服务的主体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少数残疾人实际得到过服务,不均等现象突出,心理调适服务项目或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服务项目薄弱,文体活动的广泛性、日常性服务不到位;政出多门、推诿扯皮、效能不高,管理不科学、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有限的信息没有完全实现共享[2]。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体单一,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对象有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总量不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结构失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方式简单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制度缺位等是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3]。

实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必须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中的共享发展描绘出了和谐中国新愿景。共享发展虽然是一个新的理念,但其中蕴含的却是我们所熟悉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当前有关残疾人体育服务研究成果还为数不多,残疾人体育服务在服务能力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完善江西省残疾人体育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满足江西省残疾人体育服务的需求为主要导向,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求与供给关系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主要内容涉及残疾人体育、残疾人体育权利、残疾人群众体育、特殊教育、公共体育服务以及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的文献60余篇。

1.2.2 访问法

本研究就江西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走访了江西省残联、各设区市残联的相关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近40余人。从而了解江西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现状。

1.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分析,和对江西省残疾人所在的部分社区、与残疾人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了研究问卷2份。第一份问卷针对江西省残疾人在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现状、问卷二针对江西省政府和社会在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

1.2.4 实地研究法

研究人员走访省内部分区县,深入到残疾人组织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从事体育锻炼的情况。

1.2.5 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定量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国家正在逐步加强对残疾人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分别从国家层面以及残疾人自身两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残疾人群体社会福利和社会参与的诸多对策。《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转发标志着我国残疾人事业进入了两个体系的加快建设,使得残疾人事业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各个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提供的服务与残疾人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消费水平低;针对残疾人健身所需要的稀缺特殊场地和设施器材;对残疾人体育健身理论指导不足;体育活动内容单一;以及不到位的组织管理;体育信息宣传形式单一;残疾人体育服务供给标准不明确;残疾人自身的社会认同感较低。

江西省有残疾人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39%。其中:视力残疾人46.6万人,听力残疾人63.8万人,语言残疾人4.8万人,肢体残疾人85.2万人,智力残疾人25万人,精神残疾人19.6万人,多重残疾人38万人。2011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发〔2009〕7号),加快推进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第八点明确指出江西省残疾人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壮大残疾人体育队伍;推动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做好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

现阶段,江西省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与其他部分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缺乏统一规范、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场馆设施缺乏,动员宣传力度不够等。发达省份的体育服务多以社区为重点,注重均等化和服务对象的全民化,其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较为完善,主要体现在发达地区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充足,设置了各种不同残疾类型的无障碍人性化的多功能体育公共设施,社区建立残疾人公共运动场、游泳池、体育馆等,如上海的阳光家园社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江西省的差距更大,如德国的公共游泳池对坐着轮椅来游泳的残疾人,有专供残疾人下水用的升降椅。其次,发达地区残疾人体育服务组织建设完善,日本在1965年成立专门的残疾人体育管理组织,促进残疾人体育指导活动的发展;另外,发达地区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如美国公法规定必须建立专门体育服务机构,为每个残疾儿童提供参加一般体育活动的机会。

3. 对策与建议

体育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共享发展”理念研究残疾人体育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残疾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的恢复,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促进残疾人个体与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残疾人体育是省域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彰显人权保障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重要舞台[4];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残疾人体育兼有群众性体育和竞技性体育的特点:群众性体育以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增强体质、康复健身为目的;竞技体育以挖掘残疾人体能潜力,表现其特殊体育才华,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目的。残疾人体育是社会和谐的直观体现,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发展的残疾人体育应是残疾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三者和谐稳定,全面开展,相辅相成[5]。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让残疾人提高自觉的全民健身的意识,正确认识与理解残疾人体育。建立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表达渠道,建立残疾人群众组织,提高残疾人的话语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昕, 王蒲, 杨铁黎. 发展残疾人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J]. 安徽体育科技, 2010, 31(4):53-55.

[2] 李友民. 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1):77-81.

[3] 吴燕丹,王聪颖.资源配置视角下残疾人群众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体育科学,2015,35(3):3-11.

[4] 肖丽琴.公共供求理论视域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体育科学,2012,32(03):17-18.

[5] 金梅, 马勇. 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框架构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1(3):67-75.

猜你喜欢

残疾人江西省体育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考了个大的
我们的“体育梦”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