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过程中安全防范与对策研究

2018-01-27董吉捷邰玉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运动

董吉捷 邰玉明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方案)》,体质测试在各大高校全面开展。2014年,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新标准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与此同时,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时有意外发生,造成测试中的安全事故,在校方和学生们之间造成影响,故而采取相关措施来干预,予以做好体质测试中的安全防范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新标准的实施,学生体质通过新标准直观的反映出学生的体测成绩下降,我国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严重,尤其在耐力素质(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遇到“动真格”的体质测试时,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众多高校学生在仰卧起坐、1000米测试、引体向上等测试项目中也频频发生肌肉拉伤意外事故。2013年湖北一大二学生,在进行长跑测试时,突然昏厥甚至呼吸暂停险些猝死,最后通过抢救挽回了生命;2014年宁波一名大二学生在长跑测试时,突然猝死;2016年1月19日,武汉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在进行体质测试过程中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离世。事情发生后,围绕学生体质测试的安全保障、意外防范的问题再次引发诸多讨论。由此可见,我国在体制测试中的安全防范机制尚未健全,因此对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安全防范研究十分必要。

1. 体质测试中常见意外伤害类型

1.1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在体质测试中,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测试时容易发生腹部肌肉拉伤,在进行跑步测试时容易发生腿部肌肉拉伤,在立定跳远时容易引起小胳膊肌肉拉伤。并且在肌肉拉伤后,学生拉伤部位剧痛,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1.2 运动性晕厥

运动性晕厥分为重力性休克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发作性肌无力、原发性意识丧失、过度换气综合征所致晕厥、低血糖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中暑昏厥、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所致晕厥,在体质测试中的长跑项目中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负荷运动前准备活动开展不充分、学生训练水平低、缺少运动锻炼造成。

1.3 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在体质测试中的长跑项目中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严重缺少体育锻炼造成的。

2. 体质测试产生意外原因分析

2.1 学校方面

2.1.1 体质测试前的健康体检

在进行体质测试前学校没有对学生身体进行健康检查,也没有要求学生提供自身健康状况的真实信息,导致学生和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使相当一部分不适合参与体质测试的同学参加了体质测试,没有及时筛选出不适合参与体质测试的同学。学生盲目进行体质测试,必然导致体质测试安全事故的频发。

2.1.2 体质测试场地、器材的保障

学校在体质测试前未对测试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进行必要的检查,体质测试中加大了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危害学生的生命安全。

2.1.3 测试天气的选择

体质测试的环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校为了赶进度,在阴雨天、烈日下进行体质测试,使学生在耐力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滑倒、扭伤、晕倒等安全事故。

2.1.4 测试前热身活动的组织

在进行大负荷、大强度运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忽略热身时间马上进行运动,就会像是一条刚从冷冻库拿出来的橡皮筋一样,没有弹性,非常容易就断裂受伤。

2.1.5 医疗措施的保障

部分高校在进行体制测试时,在医疗防范工作上有所欠缺,学校没有完善的急救措施,测试过程中也没有120急救车在旁守护,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悲剧的发生。

2.2 学生方面

2.2.1 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于是当他们进行体质测试时便会粗心大意,没有将自己的安全放到首位。部分大学生在体质测试过程中,不顾自身身体状况,在患有心脏病、有昏厥史、通宵熬夜酗酒、体质虚弱等情况下依旧进行高强度的耐力测试,结果出现意外情况。

2.2.2 学生对体育参与兴趣

随着电子网络的不断发展,许多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这不但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而且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越来越弱,严重影响了体质测试的正常开展。

2.2.3 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经常与肌肉活动联系着,如果学生对运动动作掌握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扭伤、肌肉拉伤等事故。

3. 安全防范与对策

3.1 制度保障

3.1.1 建立学生健康状况档案

在体质测试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将学生的健康状况纳入档案管理。凡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学校应当尊重并保密。对于不适合参与体质测试的学生,学校及老师应把他们及时筛选出来。

3.1.2 完善医疗服务与保障

学校在进行体质测试过程中应配备好相应的救护人员和救护设施,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让测试中受伤的学生能够及时能得救护和治疗,防治伤情的恶化。

3.1.3 提高领导高度重视

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成立组织机构体系,建立健全体质测试前的健康检查系统

3.2 设施保证

3.2.1 确保体育器材的安全使用

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进行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要场所和工具,是学校顺利开展体质测试的硬件设施。在进行体质测试前,学校应当定时对体质测试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保证在体质测试过程中器材的安全使用。

3.3 安全教育

3.3.1 加强对体质测试工作的安全宣传

学校应当利用开学教育、校园网等进行体质测试安全宣传工作。普及体育安全知识,宣传体育运动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引导学生正视体育运动中的风险防范。

3.3.2 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为了更好的加强高校体质测试的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和老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强调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质测试过程中若遇到不适的情况应及时报告老师,停止测试。

3.4 技术指导

3.4.1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减少体质测试过程中运动受伤事故的根本途径。对于学生来说,运动的好处有很多,不仅能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加健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柔韧性,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学生在体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外伤和关节方面的损伤。

3.4.2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4. 结论

体质测试的安全防范是体质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对大学生生命安全负责的重要举措。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中的安全防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可以制定学生体测安全保障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学生体测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我国实行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大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工作时,要始终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各项准备,只有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体质测试的意义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 关璐. 简谈高校体质测试中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J]. 青少年体育,2015,(11):132-133.

[2] 宋晓芬,王树. 苏北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及规范性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6,(05):73-76.

[3] 郑秀芬. 新标准实施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 内江科技,2016,(03):88-89+77.

[4] 彭一腾,于洋. 高校中长跑突发事件的诱因和预防措施[J]. 当代体育科技,2015,(30):50-51.

[5] 田海滨. 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121-124.

[6] 徐瑶. 烟台市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16.

[7] 宋晓芬,王树. 苏北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及规范性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6,(05):73-76.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运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幽默大测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