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2018-01-27李晓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道德民族德育

李晓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脉动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挖掘蕴含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其融入到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体系的完善,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道德支撑。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资源

1.1 源于生产劳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生产劳动是先民早期最为基本的活动方式。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都是由劳动方式迁移于放松娱乐中形成,与生产劳动保持着紧密联系。赛马、套马、斗牛、赛牦牛等体育活动是从畜牧业的基础上衍生来的,叉草球、采珍珠、拉海龟、赛海马等是从渔猎业演化出来的,打禾鸡、掼牛、蹲斗等则是从农业活动衍生来的。多个民族都擅长射箭、赛马、摔跤等体育活动,虽然开展方式不尽相同,但其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赋予为各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

1.2 源于神话传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各个民族都流传着不同版本的神话传说,讲述了本民族的英雄事迹和重大历史事件,人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来纪念这些英雄或历史事件,以表达先民们敢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以及为实现美好理想勇于奋斗和献身的高尚情操。[1]在甘肃省甘孜州关于赛马的起源有许多美好的传说,传说华热有著名的十三战神,他们追随格萨尔王战斗,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每年要举行赛马并对前十三名给予奖励,表示对十三战神感激之情。

1.3 源于宗教祭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除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萨满教、东巴教等原始宗教信仰,不少宗教起到道德说教的精神安慰作用。在宗教祭祀中一般都伴有体育活动,与各类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苗族的拉鼓是起源于苗族古代祭祀祖先的一项活动,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丰收,消灾避邪。拉鼓活动一般分为请鼓和封鼓、转鼓和唱鼓、拉鼓和送鼓三个阶段,在活动中通过运动和唱歌的形式来歌颂祖先功德和对苗民进行历史和道德教育。

1.4 源于军事战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冷兵器时代,军事战争对士兵和将领的身体素质及武器使用有其特有的要求。[2]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以及熟练使用武器的能力,而这些运用于战争中的技术和战术都成为民传统体育活动创造的源泉。抛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相传来源于古代士兵作战用于甩投的“飞砣”,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高山族的“竿球”,传说高山族欢庆反击倭寇入侵胜利时,把敌人首级抛上高空,众人用长矛刺之,后演变成用竹子刺藤球。

1.5 源于健身娱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与从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军事战争中衍生民族传统体育的模式相比,健身娱乐则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直接的价值追求。[3]各族人民出于各种各样健身和娱乐的需要,总会有意无意的创编出一些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如很多儿童体育游艺都是直接来源于健身娱乐这一目的。大量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放风筝、跳皮筋、拔河、荡秋千、跳绳等都是各个民族根据自身娱乐的目的,借助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已有的劳动经验而创造出来的,能够满足他们业余生活的娱乐需求。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

2.1 解读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人民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的社会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影响着人的发展,塑造着人的个性,发挥着教育和教化的功能,对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文化结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内容具有解读社会,解读人的价值。北方广袤的草原使得狩猎时讲究协同作战和配合,在长期的交往中就形成朴素的集体主义意识;而南方崎岖的丘陵山地不适合集体作战,则培养了狩猎者独立思考、当机立断的意识。意识的差异最终导致了社会价值体系和个人价值原则的差异。

2.2 导向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导向价值,是通过有效的活动对参与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它包含价值导向、动力导向和规范导向三个向度。德育的价值导向,就是通过价值的方式,对德育对象发展方向的引导。[4]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例如舞龙、赛马、龙舟、拔河等活动,多以村寨或部族为代表,往往要求参赛者在竞赛中齐心协力、团结奋斗,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状态是竞赛成败的关键。胜,为之欢呼;败,为之惋惜。将集体的胜负系之个人荣辱,这就是典型的集体荣誉感。苗族的上刀梯,钱塘江大潮竞渡等活动,都要求运动健儿要有超强的意志力,不惧失败,在失败后能迅速爬起来继续投入比赛,这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3 交往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多极主体间开展并伴随多种交往方式(身体言语、口头语言、道德约束等) 的活动形式,它侧重于个人身心的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之外,更加重视体育娱乐化和教化的功能。[5]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德育主体不仅要完成对德育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更实现于德育主体间互为规定和补充的交往活动,是实现了人的知情意信行的交往德育活动。既要在活动中培养人的竞争意识,也要在实践中体验情感,磨练意志,确立信念和信仰,更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交往活动,可以培养民众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社会情感。

2.4 发展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侧重于个人身心的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之外,更加重视体育娱乐化和教化的功能。[6]在寓教于乐、沟通人际关系同时,塑造了体育参与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身心发展都起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其他文化所难以代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发展价值,是指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社会的发展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础,只有个体得到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个体只有不断接受道德洗礼才能保障其良性发展。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蕴含有丰富的育人哲理和道德教化功能。如苗族的拉鼓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在拉鼓过程还对苗民渗透了历史和道德教育,是苗民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既锻炼了体魄,缅怀了历史,还使道德再次升华,促进个体有效发展。

2.5 理想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数千年至今,就是人类孜孜不断追求理想的结果,世界才会如此辉煌。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塑造与培养理想人格不仅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有助于实现社会理想,推动社会发展。其中,楷模的榜样作用有助于支持人们树立理想的信念。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与英雄人物密切联系。藏族赛马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藏族青年,以格萨尔王和十三战神为榜样,苦练赛马,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畲族的“赛海马”活动不仅是学习戚继光军事训练的手段,也表达了对民族英雄的缅怀之情,更体现了畲族民众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理想能催人奋进,能引导人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充满希望。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实现途径

3.1 家庭教育是实现德育价值的基本途径

家庭德育是个体道德习得的第一站,并贯穿于人的一生。家庭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促使父母和孩子交流沟通的一条重要纽带。在家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魄,还能促使其体育习惯和道德的养成。老鹰捉小鸡、跳方格、丢沙包等儿童游艺可以使儿童遵守基本的竞赛规则,让他们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德的开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以家庭姓氏命名的拳术(如陈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等),都是经家族内世代相传,形成独具风格的拳种,代代相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魂。这里所说的魂就是德,是一种家庭道德。许多草原民族自小要学习骑马、射箭,山地民族要学攀爬狩猎,水边民族要习舟船渔猎等技艺。在父母教授这些技艺的同时,还要灌输各种道德教育,如勤奋吃苦、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取向,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观念等。

3.2 学校培养是实现德育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对于家庭德育,学校德育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从小学到大学,德育不仅作为学校显性课程开设,还结合各种隐性课程共同发挥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多是通过学校的体育社团、体育竞赛和课外活动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格和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许多高校的武术、龙舟、龙狮、抖空竹、锅庄舞等体育社团,会定期招募培养新会员,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许多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已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体育课教学,培养出大量优秀体育人才并参加各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还为基层学校传输民族体育教师,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的开展,能大大促进民族交流,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

3.3 社会实践是实现德育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德育教育,并不代表踏入社会就不再需要道德教育了。事实上,社会实践不仅能很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许多民族地区,常常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来解决邻里纠纷,维持邻里和睦。赛马、摔跤、射箭和龙舟等体育活动,在多个民族都有开展,这是他们的共同语言,当民族间出现矛盾时,也会开展这些活动促进交流切磋,消除隔阂。另外,每当有重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召开之前,都会通过舆论宣传扩大声势,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各民族间文化融合,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持国家统一。由此可见,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不仅能够达到人与人的和谐,还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民族团结奋进,国家统一昌盛。

4.结语

当今,由于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中西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一些消极腐败的道德正逐步侵蚀我们的思想。我们要广泛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发现内在深层的德育价值,探寻契合实际的德育途径,完善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德育价值的正能量,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1] 刘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02:39-42.

[2] 周良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34.

[3] 周良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35.

[4]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107.

[5] 施吉瑞.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3:9.

[6] 施吉瑞.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3:9.

猜你喜欢

道德民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们的民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