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理求真 斯人犹在
——忆王绍增先生

2018-01-27成玉宁

中国园林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先生风景园林

成玉宁

著名风景园林学家王绍增先生驾鹤西去1年,应邀为纪念王先生逝世1周年撰文,伴随着伏案击键,王先生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其中最多的信息还是他的学术之道,以下文字既是对王先生的回忆,更希望是客观公允地记述我所熟悉的王绍增先生,他的为人、为事及其对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贡献。

1 唯理

王绍增先生治学凡事都要弄清来龙去脉,有根有据,拒绝简单的推理,更恶夸大其词。我查阅了王先生过去10年的文章,尤其是从2007—2016年这10年间所写的《中国园林》的主编心语,从中不难发现变化的是每一期杂志的主题,不变的是王先生唯理求真的治学理念。王先生本科背景为园林专业,恢复高考

之后他报考研究生却首选环境工程类专业,一来源于他当时的工作关系,二则出于他希望科学地研究人居环境问题。不同于多数的园林专家,除了擅长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之外,他还长于逻辑思维。王先生的理论研究拒绝纯空洞说教,必须基于“理”的求证,方可以有“论”的展开,即先有“理”方可有“论”。

1.1 中西合璧的学术思想

风景园林专业出身的王绍增先生,曾经供职于环保监测部门,恢复高考后他回到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致力于西方园林艺术及其变迁的研究。他早期精研西学,执着于西学能够解读外部世界规律和说清道理这样的学术特点,讲求因果关联的实证思想对王绍增先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执着于对真理的追求。不论是任职于四川省规划院,还是到华南农业大学主持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科研、规划设计工作,王绍增先生始终坚持以客观规律作为研究、判断事物发展的逻辑,这也是他学术研究的基本路径。他的著述无不以讲道理见长,凡事有其“道”也更须有其“理”,此为王先生学术思想的鲜明特征。

王先生坦陈自己年轻时是排斥中国文化的,中年以后的他却又高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是什么促使他重新审视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这既非一次简单的回归,更不是感性的反叛,而是其学术研究趋于成熟的标志。他发现了西学的不足,即讲求逻辑的背后缺少系统观,容易失去对全局、系统和规律的把控;而中国文化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恰好弥补了西学的不足,见诸先生晚年的著述,能发现他既讲科学、重道理,更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外部世界。从研习西学到回归汉学,因为他觉得东西方文化兼容是人类解决外部世界问题的根本出路。他推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开展风景园林学研究,他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意境”学说引申到当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中来,寻求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出路,王先生的学术研究有明显的“融贯中西”的特征。

1.2 弘扬真理的办刊宗旨

通读10年来的《中国园林》主编心语百余篇,字里行间映射出的是一位开放、包容、深邃、前瞻、讲理的学刊主编。在他的引领下,《中国园林》成为交流、分享东西方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成果及智慧的论坛。他认同且支持弘扬真理、阐释科学的研究,凡是他推荐的文章,不论是严肃的科学实验,还是明理的学术思想,都以科学、逻辑为前提。10年来的主编心语足见王先生的学术价值观,他的学术世界几乎没有“灰色地带”。作为主编,他推荐的文章、学术研究均体现着服务我国城乡环境建设、探索风景园林学术前沿、弘扬真理的办刊主旨。

1.3 求实明理的学术精神

王先生严谨求实,注重发掘、解读现象背后的道理,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对于重大学术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可以有不同观点,但仍须坚持有根有据、有分析。例如在海绵城市实践中,他反对将绿地作为第二排水系统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反对以牺牲城市的生态及景观效益来换取免积涝的海绵逻辑。在实地考察了部分海绵试点城市后,他对于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采取下凹式、更换介质等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硬海绵”做法深恶痛绝;对于夸大其词的伪海绵、对功能和规范的忽略、简单化地截流利用雨水,尤其是与事实不相符的论断,他必仔细研究,依据规范加以验算,据此指出问题。讲道理几乎是王绍增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 认真

王绍增先生认真做人与做事,作为学者,王先生具备“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解剖自我启示后人,坦陈自己学术思想的变化过程。他回忆:“年轻时候在北京儿艺看过一个话剧,里面有一句话曾一度成为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幸我当时正是个‘没有过去’(王蒙语)的狂妄者,曾私下将此话猛批了一番。”勇于解剖自我需要勇气更需要真诚。退休以后是王绍增先生学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他几乎倾其所有时间精力奉献给风景园林事业的10年。

1)认真做人。王先生对待晚辈尤其是年轻学者是认真的。他对事不对人,他不媚上、不畏权、不谋名、不趋利。他用同样的准则引导、培育、支持、鼓励年轻学者。不论是学术观点还是文章结构,他都主动细致地与年轻人分享与探讨。他乐于接受新知,乐见新事物,引导年轻人进行创新性研究,许多年轻学者的真知灼见都得到王先生的认同与推荐。

2)认真做事。他做《中国园林》主编的10年间,对于杂志刊出的文章每篇必读,重要文章必加批注,并引以为主编心语。所谓心语,一定是用了心力研读的感悟。王主编以平常、公正、客观的心态对待作者,甘心情愿为人作嫁,总是认真地提出对文章的理解与建议,以利于完善稿件。主编需要具备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此外还需要广结善缘、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心境,王绍增先生践行了。

作为东南大学的兼职教授,王绍增先生聚焦学界关注的问题,与师生们研讨分享研究成果。他认真备课,但凡涉及数据时他都必仔细推算。在王绍增先生的讲座当中鲜见定论,也很少有定律,大多是在摆事实、讲道理。从王先生做人、做事、治学等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认真的学者,从不敷衍。

3 求真

1)追求真理。王先生对学问是认真的。以王先生与我的交往为例,与先生相识并有深入交流恰好源于“分歧”,记得10年前,我在研究“参数化叠图”,大约8年前,我的研究生撰写了一篇关于“参数化叠图法”的文章,先生对割裂了系统观的这种“叠图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向来持怀疑态度,并写有一系列的文章来点评该方法“本身就是伪命题,有伪逻辑性,本身不成立”。我的研究生的这篇文章同样遭到了先生的质疑,不予发表且提出需要进一步理论……,但在随后的一两年间,通过结合我们的实践成果逐步让他了解、认知到“参数化”的价值正在于修正传统叠图法的弊端:缺少系统性、缺少变量、缺少权重的分析……,进一步向他介绍如今风靡全球的ArcGIS软件,其核心原理仍是“叠图”,并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于地理信息的系统分析,甚至于ArcGIS的掌门人也是麦克哈格的门生……,王绍增先生理解之后逐步有了认同。由此可见,他尊重现实、尊重规律,以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要。他追求“实践的真”及其对“理论的真”的检验,求真理而非见高低。人非圣贤,王绍增先生亦然,他也不可能生而知晓所有事物,但是作为一位高龄学者,他能够接受事实与新事物,并能够调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足以证明他是认理的人。

2)追求精准。执着于追求真理,自然不会放过细节,即使是一个名词的翻译,王绍增先生都讲求“得真意”。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名词的翻译在风景园林界争论已久,王先生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认为“风景园林首先是一个空间(或地域)的概念,它涵盖了除纯粹人工和纯粹自然以外(即出了建筑大门到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整个空间”。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本意就是对大地面貌进行塑造的学问, 因此就是从事一种对自然的改造。又如对Cultural Landscapes的翻译直译为 “文化景观”,王先生认为,用“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对应他单位,就不如用进入中国法规文件的“人文景观”来与“自然景观”对应更贴切。他反对简单的直译,也不完全认同民族化的意译,而是针对学科的属性妥帖地加以翻译,又比如地景问题,王先生取用汉语中“地貌”这个词,显然“貌”比起“观”更加客观, 容易进入科学和法制领域, 而且“人文地貌”听起来也比较顺耳,“地貌生态学”比起“景观生态学”也要准确得多。对于类似于“褐地”和“棕地”的翻译等一些与中国传统无关的解释,王先生主张以直译或音译为好,以简洁者为佳。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正名”,虽然没有进一步展开讨论,但是从他所表述的观点来看,更多的并不是参与名词之争,而是期望真实地反映学科的发展,所以他的正名也是为了风景园林学的“正道”,他已经不再囿于关于语言学对应的探讨,而是更多地执着于风景园林学科内在规律的解读。

又如“声景观”一词,王绍增提出景观本身是多元的,但是比较而言,“声景观”难免生硬了,变成了“声的景观”。因此他指出宜改用“声境界”,声音得到了境界这样一种翻译,所以可见他希望并支持从声音、音响的效果来研究它对环境的贡献,及其对景观环境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反对“声景观”的简单直译,并非是名词翻译问题,其实是他“名与实”的辩证。

4 较真

“我不懂星座、不谙血型、也不识生辰八字……”,不可否认王绍增先生的内心深处是较真的,记忆中的王先生对学问是执拗的,长期观察以后不难发现他对事不对人。

1)以研究为例,包括对学科发展方向的认知、论文观点的斟酌,甚至是名词释义,他都是较真的。若是夸夸其谈、无根无据的文章一定会成为他针砭的话题,相反则会成为他褒扬的对象。王先生曾经发起过“风景园林沙龙”,旨在集聚学界智慧,共谋中国风景园林发展。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全面地加以研讨,他极其认真地通过研讨、对话来引发大家对于风景园林学的进一步思考。他一直在梳理现代风景园林学“边界”,反对无所不能的学科浮夸风;除此以外他深恶夸大其词的研究与定论,质疑不切合实际的数据,反对主观臆断的写作风。

2)以教学为例,他反对崇洋媚外的迷信,抵制对于简单定论的迷信。他引用毛泽东主席批评“言必称希腊”的一段话来批判现在存在的言必称国外某某大师的现象。 好像大师都是外国的,但如果我们照此认真研究和总结一下中国风景园林界的前辈和当代活跃的后来者, 一定可以推出一批自己的大师。其实这里较真的背后不是简单地与外国人见高低,而是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放眼世界,在相同的价值判断的维度下来公正地评价所有中国、外国学者对风景园林事业的贡献,这应当算是较真。他以意大利的教学为例,他们的课程设计训练的内容超越了风景园林师之所能,“耕他学科的田”难免肤浅……,如此这般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训练专题,他不以为然。

3)以实践为例,1993年做九寨沟第一次规划时,四川省政府规划工作组集中了相关各个厅局的多方面专家, 许多人对树正沟的一大片滩地很感兴趣,大家觉得可以用来建设旅游基地。经过调研,王先生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里是一片泥石流冲积滩,显然不适合作为建设用地。王先生认为风景园林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庞大的学问体系,虽然入门看起来不难,精深却不易。王绍增先生的较真表现为客观、理性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结语

“学贯中西、唯理求真”是王绍增先生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人过七十古来稀,原本过70岁的人都理应享受天伦之乐,然而年逾七旬的王绍增先生却迎来了自己学术生涯的青春期,他常年活跃于风景园林业界,他频繁行走在行业一线,接触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几乎是他理论研究的基本途径,因此他提出的理论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这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确实难能可贵!他不谙世故、思维活跃、努力工作以至忘我,为我国的风景园林事业殚精心力。他不断奔走、呼喊、撰文、思索、亮剑……,为中国的园林事业努力着。作为学界同仁,通过对王绍增先生治学的约略回忆,择其特征予以记述,其意义不止于对本人的纪念,更在于思考如何构建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理论体系,以匹配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风景园林实践。

猜你喜欢

王先生风景园林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不速之客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讨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寻狗启事
提高你的英语表达能力——拜访用语
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