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选举视域下台湾“第三势力”发展空间浅析
2018-01-27党俊
■ 党俊
在台湾政治生态版图中,“第三势力”一直是国民党和民进党之外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监督当局施政、引领社会思潮和影响两岸关系中,起着关键少数作用。随着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临近,岛内“第三势力”加紧布局,借助新媒体,不断争取曝光度,希望在年底的选战中巩固自身力量,谋求进一步发展。在台湾以选举为核心的政治生态中,只有不断在各种选举中赢得席位,才能获取各类资源,站稳脚跟,避免被边缘化和泡沫化。观察岛内“第三势力”在“九合一”选举中的表现,对于把握台湾整体政党政治走向和岛内社会思潮与民意变化具有积极意义,也对未来祖国大陆对台工作整体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第三势力”相关概念界定
台湾地区“第三势力”是除国民党和民进党之外的政党组织或政治人物,其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广泛分布于台湾特殊的蓝绿二元结构政治光谱中,以社会多元议题为诉求,借助多种传播手段,特别是对移动新媒体的利用,发挥政治影响力,影响当局决策,监督施政,参与社会治理,引领社会思潮。按照其与基本支持群体之连接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理念型、个人魅力型、特定议题型等几种。其中,新党、“时代力量”和“台联党”属于具有强烈统“独”意识形态的理念型政党组织;亲民党和柯文哲则依托主要政治人物的高人气形成政治支持;而围绕特定议题组建起来的政党组织或者政治联盟,则有绿党、树党以及泛紫联盟、废票联盟和当年的“红衫军倒扁运动联盟”等。台湾“第三势力”就总体面貌而言,其意识形态和议题诉求具有多样化特征,其政治板块与力量结构则呈现碎片化格局。
二、“第三势力”代表:“时代力量”和柯文哲
“第三势力”在台湾政治结构版图中,呈现碎片化特征,不利于研究分析。
(一)“时代力量”发展受阻,未来前景不容乐观
借助岛内公民运动风潮,在2016年立法机构选举中,获得5个席位,成为立法机构第三大党的“时代力量”,这两年表现平平,发展势头受阻。“时代力量”为了避免台湾之前“第三势力”小党最终走向边缘化和泡沫化的命运,将2018年“九合一”选举作为重点目标,很早就开始布局,宣称从最基层的村里长到县市长,都可能派出候选人角逐,并将争取县市议员席次作为重中之重,拟采取“一区提一席”策略,将台北市和新北市列为重点选区,寻求和民进党地方党部合作协调,以争取最大化边缘国民党为目标,争取在各参选县市都能成立议会党团,扩大影响,提升地方政治参与度。但是随着选战的进行,“时代力量”内部的结构性问题越发凸显,外部与民进党和其他“第三势力”小党竞争加剧,未来选战前景并不乐观。
“时代力量”对地方经营不足,将成为此次选举最大短板。相对于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选举,“九合一”选举面向中下层,更需要对地方的长期经营。而“时代力量”天然缺乏这种在地连接,与其他政党一般先在地方寻求稳步发展再走向“中枢”的发展路径相比,从“太阳花学运”中走出的“时代力量”走的是先“中枢”后“地方”的发展轨迹。“时代力量”以立法机构进行全台性议题攻防以获取选民支持的发展策略为主,忽视为地方选民服务。党主席黄国昌年初遭选民提起罢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对地方选区选民服务不利,此次罢免虽未成功,但同意票4.8万余票,远远超过不同意票(2.1万票),对黄国昌个人和“时代力量”均是重大打击。“时代力量”这两年虽然不断开设地方党部,努力加强地方经营,但进展仍然缓慢,且地方经营的成效并非短时间可以显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周期。
“时代力量”与民进党对抗加剧,不再可能获得民进党礼让。“时代力量”的选民支持群体与民进党高度重合,“时代力量”虽然在选战中主张取代或者边缘化国民党,实际却在收割泛绿票源,与民进党竞争加剧。加之“时代力量”公然反对民进党多项政策主张,造成两党关系紧张,已经从“民进党激进侧翼”变成民进党的包袱,更加没有礼让的可能性。而如果“时代力量”无法在选战中获得民进党支持,依据“西瓜偎大边效应”,泛绿选民更多会倾向将选票投给民进党,“时代力量”只能获得少数不满蔡英文两岸政策的深绿选民支持。
“时代力量”与其他“第三势力”分歧明显,无法整合。2018年选举中,绿党、社民党、“台联党”以及“基进侧翼”在全台达成议员布局初步意向,仅“时代力量”拒绝参与分配,党主席黄国昌认为多席次议员选举不会有相互冲突的情况。“时代力量”参选选区与绿党、社民党等“第三势力”参选选区高度重合,且因“时代力量”擅长操纵选举议题,且影响力占据优势,容易边缘化其他弱小政党,容易引发其他“第三势力”为获取生存空间而与其激烈竞争,增大“时代力量”在相应选区取得席位的难度。
(二)柯文哲声势下滑,连任遭遇重大挑战
作为“第三势力”另一标志性人物,柯文哲以无党籍、“政治素人”身份,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在传统蓝大于绿且国民党已连续执政16年的台北市,战胜国民党参选人连胜文,以82万票、57%得票率赢得台北市市长选举,更引发强大外溢效应,在全台刮起“柯P旋风”。柯文哲当选后,一度因为施政不利和各种不当言论,造成民调持续跌落,在“六都”市长中满意度垫底。但之后柯文哲通过提出两岸新论述,即“一五新观点”,强调“尊重两岸过去已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成功打破两岸僵局,得以参加“双城论坛”和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引发巨大影响,支持率快速反弹,民调居高不下,一度在台北市市长选举支持度民调中大幅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但或许是迫于民进党自提候选人的强大压力,柯文哲在“绿色和平电台”为“两岸一家亲”说法当场道歉,引发极大争议,民调支持度随之反转,大幅下滑。根据“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国民党台北市市长参选人丁守中的支持度和柯文哲差距已在伯仲之间,甚至已出现逆转情形,丁守中在好感度、适合度、信任度方面均超越柯文哲。柯文哲台北市市长连任之路遭遇重大挑战,败选几率增加,可能为其今后的政治生涯蒙上一层阴霾。
柯文哲自废武功,“超越蓝绿”形象被打破。柯文哲的突起是台湾社会脉动的反映,长期蓝绿对抗严重撕裂了台湾社会,政治斗争导致当局行政效率下降,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民众早已厌倦无休止的蓝绿恶斗,对传统政治精英反感和不信任,冀望于出现中道的“第三势力”改变旧有政治模式。而柯文哲“非蓝非绿”的身份加上出身平民家庭的背景,正迎合了选民心理期待,大量中间选民,甚至浅蓝选民投票支持柯文哲,形成了柯文哲的基本盘。而柯文哲的道歉言论,证明了柯文哲并未跳出蓝绿二元框架,其“超越蓝绿”的政治形象被打破,也让民众对由“超越蓝绿”的政治力量主导台湾政治生活的希望破灭,将会使柯文哲失去大量中间选民支持。
道歉效果不彰,民进党自提人选参选。柯文哲的道歉并未起到其预期的积极效果,民进党仍然推出姚文智参选台北市市长。泛绿选民、中间选民和部分浅蓝选民一起构成了柯文哲的基本盘,其中泛绿选民是最主要支持群体。根据台北市市长历年选举观察,绿营基本盘四成四,蓝营基本盘五成一。在民进党自提人选的基础上,必然分割柯文哲大量泛绿选票,造成柯文哲支持度大幅滑落。根据绿营最新民调显示,柯文哲、丁守中支持度已拉近。若最后形成柯丁对决,柯文哲支持度41.0%,丁守中40.9%,相差0.1个百分点,等于平手。另外,旺旺中时最新民调显示,丁守中支持率首度超过柯文哲。
引发祖国大陆疑虑,或失去在两岸议题上的操作空间。本来在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党纲,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引发两岸官方交流机制停摆,国民党两岸路线又模糊不清的情势下,柯文哲用“两岸一家亲”言论已然开创了一条既不涉及政治纷争,又能保持与祖国大陆亲情联系的新路,这条新路不但获得台湾民众认同,也得到祖国大陆在城市交流层面的认可,使得柯文哲占领了两岸议题的制高点。但是柯文哲出于选举考量,在两岸关系认知上不断摇摆,必然加深祖国大陆对柯文哲的疑虑,提升了今后两岸城市交流的不确定性,而柯文哲也将失去在两岸议题上的操作空间,无法从中获利。
三、“第三势力”发展困境原因浅析
(一)选举制度严重制约“第三势力”发展空间
当前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决定了国民党和民进党优势明显,不利于小党生存和发展。特别是两大主要政党为了压制其他小党的生存空间,在2007年修订完成的“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中,将立法机构选举调整为“单一选区两票制”,这对实力弱小、力量分散的“第三势力”小党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加不利。国民党和民进党资源雄厚,基层组织力量强大,在区域民意代表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而不分区民意代表由政党得票率分配,实力薄弱、各自为政的小党很难突破5%政党得票率门槛,再加上各级选举所耗经费不菲,小党想通过选举进入体制障碍重重。
(二)当前两大党主导的政治结构相对稳定,没有为“第三势力”留下多余空间
“第三势力”的出现,根源上是由于原有政治结构出现松动,释放出一定空间。从历史上来看,台湾“第三势力”的出现多与国民党和民进党内部裂解有关。新党、亲民党和“台联党”均是两党内部分歧加剧分裂形成。柯文哲、“时代力量”等更是在国民党实力急剧萎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发展空间。但在当前民进党全面执政和国民党有所起色的情势下,蓝绿选民纷纷归队,不再为“第三势力”留出足够的空间。加之“第三势力”之间理念差异巨大,整合困难,难以形成合力在两党的夹缝中获取选票,势必不断萎缩。
(三)“二元对立”的政治文化不利于“第三势力”生存发展
“蓝绿对抗”是台湾政治生活主轴,由此形成的“二元对立”政治文化,使得“第三势力”无论如何标榜自己“超越蓝绿”,都无法真正摆脱蓝绿框架,从而成为国民党和民进党的附属,无法与两党形成区隔。特别在政治定位或两岸关系定位问题上无法回避自己的立场,最后不是倒向这一边,就是走向另一边,独立性缺失,无法获得稳定的社会支持,最终只能回归蓝绿阵营。
(四)无法准确把握社会思潮变化,顺应时代发展
台湾“第三势力”要想长期存在,不断获得发展空间,必须要准确抓住岛内社会思潮的变化。在两岸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台湾社会长时期的统“独”对立思潮已经有所松动,特别在对两岸关系的认知上,已经逐步摆脱传统的对抗性思维模式,追求和平发展及两岸共赢成为民众普遍共识。这就意味着立足于社会治理与发展并要求处理好两岸关系的思潮已经形成。而这种思潮一定会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可以承载其理念的政治实体。观察岛内“第三势力”,仍然限缩于统“独”对立格局中,无法顺应时代发展,走出有别于蓝绿的新路。
四、台湾“第三势力”未来走向预测
当前,台湾“第三势力”未来发展空间既有助力也有阻力。一方面,在岛内民众厌倦“斗争性”的政党政治文化且民进党和国民党政治动员能力下降之时,民意开始呼唤能承载注重经济民生发展且能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兴“第三势力”,这为“第三势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民意支持空间。根据《天下》杂志2018年初所做“政党认同”民调显示,台湾民众不支持特定政党的比例高达60.2%。若以年龄层进一步分析,20至29岁年龄段台湾民众不支持特定政党比例最高为68.1%,大幅超过其他年龄段。倘若将“没有特定政党倾向”和“都不支持”两项相加,整体比例达到72.8%,而20至29岁年龄段则高达79.8%。大量不支持现有政党的选民群体存在,为新兴“第三势力”提供了发展机遇,谁能把握岛内民意新变化,就能顺势突起,重新改变岛内政党政治格局。
另一方面,台湾的选举制度是制约“第三势力”小党发展的最大阻力。地方选举需要深耕基层组织,而立法机构选举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又要求政党票得票率必须超过5%才能进入立法机构组成党团,再加上各级选举所耗经费不菲,对小党通过选举进入体制内设置了重重障碍。有鉴于此,台湾“第三势力”小党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中,除柯文哲外,一般只能在县市议员和村里长两级选举中有所斩获,短期内仍然无力撼动当前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两党政治格局,但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在2020年大选中,出现能够改变现有政党政治结构的新兴“第三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