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扁带运动的研究
2018-01-27叶煜,骆意
叶 煜,骆 意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052)
走扁带运动是我国一项新型的小众户外运动项目,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较为流行,传入国内时间较短,普及度较小。对中国知网、维普等学术网站进行关键词搜索,目前为止仅有7篇相关公开文献共大家了解、学习。对走扁带运动的研究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扁带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本研究旨在对扁带运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为国内学者提供理论参考,推动扁带运动更好的普及和发展。
1 扁带运动的起源于发展
1.1 扁带运动的基本含义
扁带运动,又指走绳,即slackline,是练习者将尼龙材质的扁带固定于2个定点上,如大树等,练习者通常通过保持自身平衡赤脚行走在扁带上,甚至完成各种跳跃、翻腾等高难度技巧性动作。走扁带是一项集速度性、平衡性、挑战性、技巧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
1.2 扁带运动的起源
走扁带运动起源于美国一名在公园攀岩的登山者,是攀岩者用于打发无聊时间的娱乐活动,是在走钢丝运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通过对走钢丝和走扁带的研究发现,走钢丝通常情况下是手持长杠行走在钢丝上,钢丝在固定后相对弹性较小,左右晃动较大,练习者可通过长杠的摆动保持自身的平衡。而扁带通常是用尼龙等材质做成,弹性较大,左右晃动和上下晃动均比较大,走扁带规则要求表演者必须徒手进行,不能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因此需要更好地保持身体平衡。而类似于走扁带的运动已有千年历史,如韩国传统民俗 Jultagi(Ashburen)、马戏团表演的走绳索特技和传统的高空走钢丝表演等。
1.3 扁带运动的发展现状
扁带运动是一项舶来品,由国外传入我国,传入我国时间较短。2005年国内攀岩爱好者高剑首次完成了长38m、高8m的走扁带。2006年,陈辉成为了国内完成高空走扁带第一人,其长度为30m、高25m。走扁带作为一项具有极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运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喜爱,尤其是大学生。2012年,武汉地质大学举办了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其中进行了走扁带比赛。2013年广州体育学院成立了国内第一支扁带社团,名为“丛社团”,参加了多项赛事和表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5年,广州成立了“一水”扁带公司,是我国国内较为知名的扁带团体。
相比较而言,扁带运动在我国发展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在国内也尚属小众项目,参与的人数较少,普及程度稍低。就国内走扁带而言,广州体育学院代表队实力位列前茅。2017年“罗浮山”杯全国扁带公开赛,广州体育学院朱雪燕获得女子组冠军;2018年“一水”杯全国扁带公开赛,张赛获得女子速度走扁带亚军,广州体育学院获得团体第一的成绩。扁带运动虽然传入时间较短,但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陆续有扁带俱乐部的成立,参与人数逐渐增加,相信通过扁带爱好者和诸方面的努力,扁带运动会逐渐新兴起来。
2 扁带项目的运动形式
由于每个爱好者自身的运动水平和喜好程度不一样,在扁带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有高空扁带和低空扁带(技巧型扁带),另外还有花式扁带、水上扁带等。
2.1 低空(技巧)扁带
低空扁带更倾向于技巧性扁带,特点是扁带的固定高度较低,距离地面1m左右,相对较为安全。
2.2 高空扁带
高空扁带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形式,往往是在两座高楼或者悬崖,乃至两座高峰间完成的运动。高空扁带长度较长、高度较高,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练习者进行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跌落。
2.3 其 他
低空扁带和高空扁带一般称为走扁带,是从扁带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以追求速度为目的,途中不进行任何表演动作。花式扁带是练习者在宽约50mm、厚1.5mm、弹性较好的尼龙扁带上进行各种翻滚、腾跃、转体、行走等高难度动作,对练习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水上扁带是将扁带设置与水面之上,从而完成的运动。
3 扁带运动的特征及其功能价值
3.1 扁带运动的特征
3.1.1 灵活性和平衡性 无论是速度扁带还是花样扁带都是在一根长绳上完成的,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重心,掌握好平衡,方可使自身稳定于扁带上。如上所述,扁带不同于钢丝,扁带更具弹性,晃动幅度更大,灵活性更大,因此需要练习者要有较好的平衡力和灵活性。
3.1.2 挑战性和技巧性 走扁带运动规定练习者不能借助任何辅助性道具,只能借助自身能力保持平衡,如何保持自身平衡需要一定的技巧性。而对花式扁带来说,如何在扁带上进行转体、翻腾等技巧性动作,都需要在平时练习中习得一定的技术和技巧。尤其是高空扁带需要练习者克服恐高心理,并能够快速通过。
3.2 扁带运动的功能价值
3.2.1 健身健心 走扁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户外运动项目,它要求练习者不断加强身体素质练习,特别是核心力量。研究表明,走扁带的练习可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核心素质的作用。在练习扁带过程中,喜悦与紧张并存,在各种情感交织中达到释放压力、调节心情的作用。
3.2.2 增强社会交往 扁带是一项户外运动,紧靠一个人往往无法进行器材的设置、技术的练习,多人的共同合作促进了小团体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友谊。另外,扁带所具有的娱乐性往往会吸引路人的好奇、围观和尝试,在与他人互动中亦可增强自我的社交能力,扩大社会交际圈。
4 影响我国扁带运动发展因素
4.1 普及程度较窄,宣传力度不够
就当前我国扁带项目发展来看,其社会普及程度尚较低,人们对扁带的认知度较浅,很多大众几乎都未见过乃至听过此项运动。在我国扁带属于中国登山协会的管理范畴,不论是官方协会还是地方俱乐部,对扁带的宣传力度较小,项目并未完全走进大众的视野。相比较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扁带运动在其他中小型城市发展仍处于萌芽或空白期。这使得扁带运动发展较为缓慢。
4.2 场地资源受限,师资力量薄弱
扁带运动因其特殊性,需要相对安全、空旷的场地才能完成,国内除了“一水”扁带俱乐部等几个条件较好、设施较为完备的俱乐部外,扁带运动更多的是在国内普通高校中发展。同时,国内拥有较好技术和丰富经验的教练员、教师较少,更多的是将扁带作为一个娱乐项目进行玩耍。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导致高校无法开设扁带课程,扁带俱乐部数量也较少。场地资源的限制和薄弱的师资力量和扁带运动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4.3 赛事数量有限,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和文献发现,目前国内缺乏对扁带运动的相关研究,没有系统、成套的书籍资料可供参考,理论研究滞后不前,使得国外的优秀技术理念无法传入我国,大众对扁带的了解缺乏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扁带赛事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得知,目前国内扁带赛事较少,每年举办赛事数量有限,运动员得不到机会锻炼,大众也缺乏机会认识扁带,极大了制约了扁带运动的发展。
5 建 议
5.1 积极举办扁带教练员培训,增强师资力量,邀请欧美、日本等国优秀扁带运动员来华交流、学习,了解扁带运动的技术发展趋向。加快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扁带的开展创造富裕的场地设置条件。
5.2 积极鼓励扁带运动项目的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扁带竞赛和表演赛等类型赛事的开展,增强大众的熟知度和参与度。
5.3 加强对扁带运动的理论研究,如扁带运动的技术发展、保护帮助等,编订相关教材为普通大众提供学习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