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的视界融合
——文学作品中的“乱伦”现象探究

2018-01-27任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

名作欣赏 2018年24期
关键词:裘德俄狄浦斯伦理学

⊙任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长春 130024]

一、两种理论:文学伦理学与精神分析

如今文学伦理学依旧在蓬勃发展,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该理论还应有新的形式和内容。刘建军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一文中分别从西方词源学和中国古代词源对“伦理”进行考察,并认为“‘伦理’是指人或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自然形成的关系和秩序”。乔治国教授在提到文学伦理学时,主张要将伦理学从传统伦理学关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范围扩大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这其中,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形成的这种自然稳定的关系与结构就是事物的外部伦理,而事物内部和个人内部所具有的多层次的平衡结构则是内部伦理。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打破了这其中任一关系和秩序、破坏了任何结构都是“乱伦”。本文所涉及的所有“乱伦”概念都是从这个广义上出发,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直以来人们默认的传统意义上近亲属间发生的性行为。至于“个人内部的结构”,笔者引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人格结构论”来加以解释,即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组成的结构,正常情况下,三者统一、相互协调,然而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便是破坏了人的内部伦理,而内部伦理与外部伦理又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内部伦理结构的分析更好地阐释外部伦理被破坏的原因,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也因此部分地结合了起来。诚如聂珍钊教授所言:“文学伦理学批评还有很大的包容性,它能够同其他一些重要批评方法结合起来……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往往只有同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伦理学方法批评文学的优势。”因此,笔者也尝试在分析具体文本时结合这两大批评方法,从而更好地回到当时历史的伦理现场,分析文学作品中“乱伦”现象产生的内部原因与因此导致的社会事件,从而来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

二、两种乱伦:从三个文本谈起

(一)《俄狄浦斯王》中的“乱伦”

提起文学作品中的“乱伦”,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即是《俄狄浦斯王》,这个被无数批评家用以各种批评方法分析的作品。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入手,认为“恋母情结”是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源,聂珍钊先生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进行解读,认为导致该悲剧的原因是俄狄浦斯所犯杀父娶母罪行的伦理性质,他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禁忌。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是俄狄浦斯的潜意识推动他犯下乱伦禁忌,而这禁忌的性质又决定了俄狄浦斯所受到的是最残酷的惩罚,从而造成这一悲剧。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中提到“无意识表现的多是生物的性本能、盲目的性冲动和被压抑的性欲望”。无意识主要由本能构成,本能中的性本能具体来说即是对亲人的性和暴力(乱伦和弑亲)被外界的社会文明压抑得最彻底。从表面上看,俄狄浦斯杀死老国王,娶老国王之妻是由于欲望,然而实则是由于无意识推动了人对伦理和秩序的破坏,无意识作为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是广阔有力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从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具有人的意识、伦理意识,开始成为一个理性的人,然而这也无法阻止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作用力,造成其乱伦的结果,打破了伦理禁忌。从俄狄浦斯时代起,杀父娶母便已是最严重的罪行,俄狄浦斯犯下这滔天大罪无法为社会所容,可见伦理犯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索福克勒斯也通过描写俄狄浦斯因此所受到的惩罚来极尽渲染悲剧氛围,教诲人们伦理禁忌不容许被破坏,乱伦行为须被制止。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乱伦”

文学作品中除了血亲相奸这最为直观的“乱伦”现象外,存在更多的是其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秩序被破坏的形式上的“乱伦”。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历来也为人们所争论。一直以来,我们同情安娜的悲惨命运,同时又赞赏她敢于向封建伦理道德挑战,无所畏惧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和作者一样,我们不忍对安娜直接进行批判,总是同情多于谴责。但是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看,安娜是有罪的,基于当时的宗教和伦理道德,安娜的做法明显是违背伦理秩序的,是一种“乱伦”,因此,安娜受到了一系列的惩罚,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对此,我们挖掘其“乱伦”的根源,会发现是安娜自身三重人格的紊乱冲突,造成了其对社会伦理的破坏。安娜作为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在其还是个单纯天真的少女时便嫁给了大其二十岁的官场中人卡列宁,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相夫教子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此时,她的三重人格保持着平衡,她的生活与现实社会秩序也是相符的。然而平衡只是表面,自我之下隐藏的原始的、冲动的本我正在“暗流涌动”。伏伦斯基在车站上初次邂逅安娜,就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安娜对卡列宁安排的那种死气沉沉的生活深感不满,身上的蓬勃生气被压抑着,遇到伏伦斯基、经过之后的舞会等一系列与伏伦斯基的接触及伏伦斯基对安娜发起的频频进攻等,最终使得这个一直被调节、压制的本我爆发了,这个“人们所有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遗传本能和基本欲望的体现者”,不惜一切代价满足着人本身。安娜在对伏伦斯基的爱和坚守着作为卡列宁妻子的现实中摇摆,然而最后,自我没能协调本能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之间的平衡,本能驱使着安娜去寻找快乐,追寻自己想要的爱情。而自我平衡被破坏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外部伦理的被打破。

(三)《无名的裘德》中的“乱伦”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哈代在其中揭示了各种复杂激烈的道德冲突。小说描写了裘德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和淑·布莱德赫对理想的两性关系(爱情)的追求,然而他们的追求与方式都与当时的现实社会制度、宗教和伦理结构不符,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裘德从小贫困孤苦,却勤奋学习立志要到基督寺学习,当上牧师、主教。然而没有金钱没有地位的他,不管再怎么努力,大学的大门始终不为他打开。在裘德所处的时代,大学的门是为了有钱有势的人开的,尽管他们不怎么珍惜,而作为平民只能是被道道高墙挡在外面。在这里,裘德的超我过早地出现,且出现了不属于他这个阶层的跨越,他对知识的渴求令人敬佩,但他产生于超我的理想抱负,他对完美的追求却与这个社会的秩序出现偏差。显然,我们同情裘德的遭遇,但裘德身为一个出身贫苦的工人,想要仅凭一己之力打破这个社会的秩序结构,必然只能使自己深陷痛苦之中。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裘德与淑的结合,更是挑战了当时的宗教和社会伦理。淑在与菲洛特桑结婚后却不能履行做妻子的义务,之后反而与裘德相恋、同居,并在同居时,在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之下,几次反悔,拒绝和裘德举行婚礼,带着孩子过上了成年男女与儿童相组合的生活。这种明显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婚姻制度、宗教观念、伦理道德相违背的做法,最终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对于淑,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本我意识强烈,而自我和超我则姗姗来迟,内部的伦理结构被破坏,继而影响行为破坏了外部的伦理结构。本我是不受理性和逻辑的准则制约的,也不具有任何社会价值、伦理和道德的因素,它使得淑遵循快乐原则,满足本能的需要。淑的自我无法平衡本我的强烈冲撞,使得她选择离开学校和裘德过夜,选择她抛弃丈夫和裘德相恋。但最终,生活的贫困现实和三个孩子的死亡终于使她意识到一味地放纵本我、挑战社会伦理秩序所带来的后果,淑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带着这份谴责她终于回到了菲洛特桑身边。裘德曾说,他们的人生悲剧源自于他们的思想行为先行了五十年,“但是我们这种情况,可完全走在时代的前头!时代还没成熟到我们这种程度哪”!这也证明了违背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是造成淑和裘德悲剧的根源。

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我们可以从伦理的立场出发去寻找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生活真相,通过精神分析批评我们可以解释造成真相中“乱伦”行为的根源,两者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发现作品中的伦理价值,也为我们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裘德俄狄浦斯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读画笔记·自我放逐的俄狄浦斯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的成长主题研究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重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行1-719)
托马斯·哈代:精神分析小说家之先驱
歌剧《俄狄浦斯王》剧照
超越荒谬——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无名的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