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水月”源流辨正
2018-01-27李琳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李琳[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汉语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佛教文献。朱瑞玟先生在《佛教成语》中指出:“在璀璨夺目的汉语成语群中,有五百余条与佛教有关,足见佛教文献对汉语成语的影响。”“镜花水月”这一成语源自佛教比喻,“现在用来形容镜中的花,水里的月,比喻虚幻的景象”。但笔者查证了多部辞书后发现,综合型辞书《辞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辞书《新华语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以及佛教辞书《俗语佛源》《佛教成语》,对此成语的本源及意义的解释仍不尽相同,且笔者认为辞书所溯之源过晚。
一、“镜花水月”之语源
“镜花水月”原作“镜像水月”或“水月镜像”,在佛教文化和中土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沉淀衍变为“镜花水月”或“水月镜花”。由于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大辞书所引首例书证。笔者将辞书中出现的各种形式及其语源列出如下。其中,《现代汉语词典》中仅解释了“镜花水月”的意义,并未提供文献参考。
(一)辞书所溯之源
1.镜花水月
作“镜花水月”讲时,《辞源》以明代周履靖锦笺记时期闻讣“镜花水月难凭取,空惹愁千缕”,以及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五》“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为首例书证。《新华语典》则仅言“语出宋代黄庭坚《沁园春》词”,并未列举书证。《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则将“镜花水月”含义分为两类,比喻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景象时出自《沁园春》,比喻诗文空灵不着痕迹的风格意境时则将《诗薮》作为首例书证。
2.水月镜花
作“水月镜花”讲时,《辞源》《佛教成语》《俗语佛源》均以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为首例书证。《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则早于此,向前追溯到宋代向子諲《浣溪沙》:“水上月如天样远,眼前花似镜中看。见时容易近时难。”
3.镜像水月
《辞源》《佛教成语》所引例证为《鸠摩罗什法师大乘大义》,其中记录了鸠摩罗什本人关于“性空”的这样一段议论:“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好像镜子中的影像和水里的月影,看得见,摸不着,并没有实体。
4.水月镜像
《汉语大词典》将唐代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列为首例书证,“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用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是空灵的诗境。
《俗语佛源》中介绍《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乾达婆城、响、水月、浮浪、虚空花、旋火轮。并引《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亦引此为首例书证。
5.空花水月
这一说法出自《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宋代无际道人《渔家傲》:七坐道场三奉诏,空花水月何时了?另还有《(明)袁宏道集·三〇·潇碧堂集·六·再和散木韵(其二)》:白石青烟梦,空花水月诗。”
(二)语源之再溯
上述辞书中首引书证最早的为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晋代释慧远《鸠摩罗什法师大乘大义》:“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 但笔者通过考察汉译佛经,发现各大辞书所述“镜花水月”的语源明显偏晚。此成语中“镜花”及“水月”为互不牵连的两部分,可分别溯源,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源头及发展过程。
1.“镜花”之源
“镜花水月”中“镜花”原作“镜像”,佛经中并不仅有直接写为“镜像”,同时也有“如镜中像”“若镜中像”“如镜像”等比喻表达式出现,与“镜像”意义相同。这种比喻表达式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月氏国支娄迦谶大法师译《般舟三昧经》卷一《行品》:“一切人如镜中像,见一切佛如画,一切从法行。”其后西晋竺法护译《光赞经》卷一:“若说经法晓练众义,犹如幻化、野马、水月、梦与影响,若镜中像,勇猛无侣。”“镜像”一词被独立使用也早在西晋竺法护译经《佛说大净法门经》中出现:“五阴镜像像无所有,道如镜像亦无所有。”“镜花”一词北周庾信《梦入堂内诗》中就已出现:“日光钗焰动,窗影镜花摇。”这里的镜花指的是菱花镜,常用来美称镜子,与“镜像”并无联系。佛经中出现“镜花”大致始于唐代,仍沿用“镜花”本义,唐输迦婆罗翻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一:“所谓镜花,并以粉药散盖,非因缘事。”至明代,佛教文献中“镜花”代替“镜像”与“水月”相对为文,明曾凤仪宗通《楞伽经宗通》卷五中“唯觉一切法……如镜中花如水中月,非有非无,无所容其分别”,意为“虚幻的难以捉摸的东西”。
2.“水月”之源
“水月”初期也是以“如水月”“如水中月”等形式出现,最早同样出现于后汉支娄迦谶大法师译《般舟三昧经》卷二:“法不可拥如水月,观察佛道无归趣。”又有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五“随顺诸法如幻、如梦、如水中月不二相”等等。将“水月”与“幻”“梦”一同作为喻体,可见“水月”最初在佛经中就是以“虚幻的难以捉摸的东西”的意思出现。仍有其他佛经书证,笔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文提到,直至明代“镜花”才与“水月”相对为文,但作为切实可考的“镜花水月”的前身,早在三国时期,“镜像”就已经常与“水月”连用。而两词独立出现更是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因此,笔者认为各大辞书中对“镜花水月”之源溯过晚。
二、镜花水月之意义
(一)喻虚幻不实之事物
“水月”为佛经中十喻之一,“镜像”独立出现在佛经中时并没有“虚幻”之意,甚至由“镜像”衍变为“镜花”的初期也不曾有,直至明代“镜花(或镜中花)”与“水月(或水中月)”相对为文才产生“虚幻不实之事物或镜像”的含义,所以完全有理由推断“镜花”一词被佛教吸纳作为“镜像”的替代词后,是受“水月”一词影响,也可以看作受佛教文化影响,被其意义同化才逐渐有了与“水月”相同的含义。明代以后,“镜花水月(或水月镜花)”基本取代了“镜像水月(或水月镜像)”。明智旭《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一:“……喻如余假法。余实法,指色及心心所;余假法,指镜花水月等也。”这个意义也是现在普遍认可最常用的意义。
(二)喻诗文空灵不着痕迹的风格意境
“镜花水月”受中土文化长时间影响,以及文人对其意义有意识地延伸,后被用来比喻诗歌空灵不着痕迹的风格意境,即不能从字面上理解的意境。这一意义最早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出现:“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但在严羽笔下,仍使用了比喻表达式而没有将其独立出来。明代谢榛《诗家直说》中首次以比喻诗歌空灵意境的含义使用了“镜花水月”,“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综上所述,各大辞书对“镜花水月”这一成语源头的解释仍需再向前追溯到东汉时期。其次,作为一个比喻式的佛源成语,逐渐脱离比喻表达式的形式,更加独立,并且发生了形式以及意义上的衍变,与佛教文化和中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