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语文类辞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05-11乔永

辞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注音书证

摘 要 大型辞书的编纂投入人力多,耗时长,对社会、读者的影响也较大,编纂过程也非常艰辛。大型成语辞书是大型语文类辞书的重要类型,它的整体设计、收词立目、注音释义、书证检索等都有自身的特点,在编写中必须尊重辞书编纂规律,力求在同类书中有所创新和提高。《新华成语大词典》的编纂实践积累了语料、立目、注音、释义、书证等一些大型语文类辞书的经验,也留有遗憾。文章对编纂过程中的一些做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对今后其他大型语文性辞书编纂有所补益。

关键词 大型辞书 成语编纂 注音 释义 立目 书证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花了十年时间,编纂出版了大型成语词典《新华成语大词典》。本文就词典编纂过程中的编纂宗旨、体例设计、收词立目、注音释义、书证检索等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新华成语大词典》是适应新形势下成语词典发展与读者对成语词典的多种不同需求而编的,我们的编纂宗旨是:“编纂一部收词多、资料丰富的求全、求新、求实用的大型成语词典,可供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使用,同时兼顾一般读者。” 一部好的辞书,收词立目合理,注音、释义和书证准确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编一部“收词多,释义精,源流并重,书证丰富的成语词典”的思想。收词包括(1)文献典籍中的成语。(2)来源于古代神话、古代寓言故事、历史传说、压缩名句中的成语。(3)形式短小的四字语及节缩古书语句。(4)鲜活的现当代汉语中产生的成语。

一、大型成语辞书注音应将规范和实用相结合

规范性,是辞书科学性的根本。我们标注的成语汉语拼音,力求科学和符合规范,让读者用着放心。在注音上,我们仔细分析每一个字,研读各种语音规范,把握规范标准在成语中的使用。

目前,成语类辞书的注音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给每一个字注音,只在释义时对疑难字注音、释义。另一种是全部注音,这又分两类,一类以《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为代表,遵循基本正词法的分词连写规则。以二二相承为主,中间以连字符“”隔开。如花好月圆注音为“huāhǎoyuèyuán”,青梅竹马注音为“qīngméizhúmǎ”。对不是二二相承的,全部连写。另一类是以《新华成语词典》为代表,一字一注音,不分词连写,也不注连续变调。

这两种注音法各有优缺点。成语注音是成语词典的一个难题,正词法基本规则要求分词连写。但有些字在成语中是词还是语素很难分清,《现代汉语词典》的成语注音也有自乱其例的。已经出版的大型成语词典大多都是按照一字一注音,按字的本音标注。《新华成语词典》注音则强调成语古汉语的特点,古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一个字就注一个音。

对这个问题,笔者与马志伟编审曾做过长时间的探索,解读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研究成语注音问题。我们把所有的成语按结构分类,设计了四言成语的如下三种注音拼写格式:

1.以下五种情况:①对偶式;②对称性差的对偶式;③AABB、ABAC、ABCB式;④两两成词式;⑤A—B—C—D式(四字词类一致),拼写格式实行半连写(中间加短横)。分别如花好月圆huāhǎoyuèyuán,丰富多彩fēngfùduōcǎi,鬼鬼祟祟guǐguǐsuìsuì,得意洋洋déyìyángyáng,衣食住行yīshízhùxíng。

2.以下两种情况:①A—B—CD式;②AB—C—D式,拼写格式实行半半连写(中间加短横,不成词的一边中再加短横)。如石沉大海shíchéndàhǎi,井底之蛙jǐngdǐzhīwā。

3.以下四种情况:①A—BC—D式;②A—BCD式;③ABC—D式;④A/B/C/D式(四字词类不全一致),拼写格式全连写。如一衣带水yīyīdàishuǐ,吃闭门羹chībìméngēng,旁观者清pángguānzhěqīng,不亦乐乎bùyìlèhū。

以上三种注音方式将成语与一般词组区别开来,可以涵盖所有的成语注音。但考虑到与《新华成语词典》的联系,没有采纳此种办法。《新华成语大词典》沿袭了《新华成语词典》的注音方法,词目注音按汉语拼音分别给成语中的单个汉字注音,均注本音,不注连读变调。轻声标单字读音,不加调号。有异读的词,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注音。

对有些不好按字注音的成语,采用全连写的方式注音。如:

叽里咕噜 jīligūlū 叽叽喳喳 jījizhāzhā

稀里糊涂 xīlihútú小里小气 xiǎolixiǎoqì

有些汉字古今读音不同,如“叶(shè)公好龙”,今读“叶(yè)公好龙”。这些汉字以今音标注,常见的旧读音以加括号的方式在释文中加以说明。如:

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 胜(旧读shēng):禁受得住……

唯唯诺诺 wéi wéi nuò nuò唯唯(旧读wěi wěi)

成语的注音,准确是难点。有些汉字字音在成语中到底该怎么注,很多大型成语词典都没有关注,我们却倾注心血,在书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如“臭不可闻”中“臭”读chòu,指的是难闻的气味,而在“乳臭未干”“乳臭小子”中“臭”读xiù,指的是气味。同样,词形相同的“臭味相投chòu wèi xiāng tóu”和“臭味相投xiù wèi xiāng tóu”,释义不同,同出条目,用“参见”沟通:

臭味相投 chòu wèi xiāng tóu臭味,难闻的气味。投:投合。坏的思想作风、趣味等相同,很合得来。……参见“臭(xiù)味相投”。

臭味相投 xiù wèi xiāng tóu臭味:气味。投:投合。指思想情趣相同的人互相投合。……参见“臭(chòu)味相投”。

成语中有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是学习成语的重点,我们用【注意】形式在书证后予以提示,辨别字的读音,提醒读者注意,如:

省身克己 xǐng shēn kè jǐ省,检查,反省。检查自身得失,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省,不读shěng。

乡风慕义 xiàng fēng mù yì乡,同向,向往。风,教化。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道义。……【注意】乡,不读xiāng。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注音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思路与想法无法在标注中体现出来。期待今后的大型成语辞书会做得更好。

二、大型成语辞书释义与书证选择应以语料分析为根本

释义是辞书编纂的重中之重,是辞书的核心。释义能体现作者对语料的把握能力。释义是词典的主要内容,释义表达方式和所用的释语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辞书的质量。目前大型成语辞书的释义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丰富的语料在释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新华成语大词典》强调释义在语料的基础上归纳。所有释义既要准确,又要简明扼要。语料是释义的基础,好的语料提供了使用成语的语言环境。根据这些语言环境中成语运用的不同、意义的不同,归纳释义,进一步划出不同的义项。释义的分合都要从语料中产生。因此,我们做每一个词目,都充分梳理分析卡片,确定释义分合,再利用语料库求证释义。在分析语料上下功夫,确保释义的正确性。释义合于词典语言的要求,能够涵盖书证,是体现一个编纂者学术功底和水平的过程。我们往往为了一个释语的取舍,踌躇再三;为了一个释义的分合,遍访群书,数日不定。如“八面玲珑”,《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是“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而《新华成语大词典》根据语料,总结了三个释义:

八面玲珑 ①形容四面八方通明敞亮。 ②形容方方面面都很精致巧妙。 ③形容人处事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其中,释义②就是在语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的新的释义。

我们在释义中力求做到术语统一、科学、简明、实用。对成语结构进行分类,同一类型的成语释义模式、行文、术语尽量一致。成语释义常用“指、表示、形容、比喻”等词语,在具体释义中,我们尽量分析成语特点,合理使用。

总结《新华成语大词典》的释义术语,我们得出这样几条规律:

1.表示本义的,或由字面义直接推导出的引申义,直接释义。如:

金盆洗手 用黄金盆洗手。表示不再从事原先的职业或活动。

仅此而已 只有这样,没有其他。表示只在这个范围内。

2.表示借代义的,多用“指”,有时也用来指明成语的意义范围。与释文里的中心词与词目一致的,都直接通过字面含义来表达整个成语的意义。不用“比喻、形容”,如:

先人后己 先考虑别人,然后才考虑自己。

先发制人 指先行动的一方就能取得主动权,制服对方。

3.描述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性质的,多用“形容”。成语词目里含有“如、似、若”等比喻词,表明是由比喻手法构成的,整体上就没有比喻义,释文用“形容”。如:

骄阳似火 骄:强烈。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形容阳光强烈灼热。

心如止水 止水:静止不动的水。心像静止不动的水一样平静。多形容坚持信念,不为外界所动。

4.字面意义虚指,实际表达的是字面意义的延伸或转移,表示比喻义或引申义的多用提示词“比喻”,如:

小菜一碟 比喻小事一桩,很容易就能办成。

洗手不干 比喻不再从事某种职业或活动。也比喻改邪归正。

这些释义规律是多年来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总结。这些规律指导了释义提炼,提高了释义的水平。当然,由于对一些成语的理解或对书证的认识不同,对这些释义术语的使用还需在今后的修订中进一步提高。

三、大型成语辞书书证应强调历史观念,源流并重

《新华成语词典》因为是中型词典,主要考虑书证典型、通俗易懂,没有过多考虑源流问题。但《新华成语大词典》是大型辞书,必须考虑源流并重,关照古今,尽量做到每个成语的释义都在语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以语言事实为依据分立义项,同时每个书证都能体现成语使用的源流。

书证是释义的体现和补充。如果说释义是骨架,书证就是血肉。一些释义没有说透的问题,尤其是词语的搭配及其用法,可以通过书证体现出来。书证是释义的佐证,可以交代词语的出处、时代,体现词目的源流和发展变化。

在书证用例方面,沿袭《新华成语词典》引书模式,书证一概引用经、史、子、集等经典作品中的例句,基本是全新的。《新华成语大词典》书证选择注意梳理源流演变和发展。按照源流并重的思想,每一个成语都寻找古今书证。由于有了“四库全书”“基本古籍库”等大型语料库,成语的探源和补流成为可能。选取的书证按照时代先后,以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顺序排列,反映不同时代的语言使用情况。每条成语的每个义项一般采用三至五个代表性书证。现代、当代作品标注作者、书名及篇、章、卷、回等,没有篇、章、卷、回的,列小标题或序号,如:

安不忘危 安定时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难。《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汉·扬雄《长杨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回:“何小姐是从苦境里过来的,如今得他身安,安不忘危。立志要成全起这分人家,立番事业。”姚雪垠《李自成》九卷四章:“刘邦深知创业艰难,守成也很不易,所以安不忘危,乐极忽悲。”

书证力求追溯每个成语最早的出处或来源,这是《新华成语大词典》独具匠心之处,也是编纂中下功夫最大的地方,几乎每一个成语,都在语料库中进行搜索。如:

进德修业 jìn dé xiū yè 进:增进。修:建立。指增进道德,建立功业。《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唐柳泽《论时政书》:“或打毬击鼓,比周技术,或飞奔鹰犬,盘游薮泽。此甚为不道,非进德修业之本也。”宋·秦观《君子终日乾乾论》:“故凡秉势以应变,因时以立功,虽一听于自然,而进德修业,未始不以自强不息为主。”清·张履祥《答凌愈安》:“然操心危,虑患深,则修省较易,是以古人进德修业,多于明夷蒙难之日,是则艰难守正以续坠绪之茫茫,非吾人之责而谁责耶?”邹韬奋《经历》:“所谓有价值,是必须使人看了在进德修业上得到多少的灵感。”

从最早源头《周易》到宋、清,到现代,“进德修业”的最早使用和后代使用情况,一清二楚。利用语料文献资料做书证,一是可以探明成语的源头,二是可以考察成语的流变。各个时期的书证尽量详细标明出处,让读者看出其产生与使用时代的脉络。又如:

销声匿迹 销声:消除声音。匿迹:隐匿踪迹。《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披裘当夏,俗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后用“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八一:“吾与彦文俱在长沙之门下。及叔陵被诛,吾俱不免,因皆销声匿迹于林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九回:“从此这时筱仁赛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在京城里面着实有点声光,不像从前的销声匿迹了。”鲁迅《集外集·附录1928年—1929年奔流编校记》:“眼前的例,就如张勋在时,极盛一时的遗老遗少气味,现在表面上已经销声匿迹了。”也做“消声匿迹”。欧阳山《三家巷》一二六:“可是到了边区来了以后,当然,边区是很美丽的,我们自己倒变成消声匿迹,无声无臭了。”也做“匿迹销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八回:“黑八哥一干人也劝他,叫他暂时匿迹销声,等避过风头再作道理。”梁实秋《雅舍小品·鼾》:“这种东西没有流行到市面上来,很快就匿迹销声。”也做“销声敛迹”。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宗小子药妖》:“京国乱离,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颍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唯恐人知。”孙犁《乡里旧闻·光棍》:“幼年时,就听说大城市多产青皮,混混儿,斗狠不怕死,在茫茫人海中成为谋取生活的一种道路。但进城后,因为革命声势,此辈已销声敛迹,不能见其在大庭广众之中,行施其伎俩。”也做“销声匿影”。明·姚希孟《杨宪长蘧初书》:“初意松揪之下,垄陌之间,可以销声匿影。”

通过以上书证,“销声匿迹”使用的时代,及其变体使用的时间、用法都清清楚楚。可以说书证和副条就是这个成语的历史。

现当代产生的鲜活的成语,《新华成语大词典》选择典型的现当代例句作为书证,书证引文遵照原文,一般不做文字改动。适当引例,充分发挥例证的作用。

《新华成语大词典》的编纂遵循着商务印书馆长期以来编写辞书的三条标准:一、原创性,二、规范性,三、实用性,并运用词汇学、语汇学的理论指导,减少了编纂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回顾近十年的编纂经历,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应考虑收词全面、释义准确、注音规范,我们基本上是沿着上述思路前进的。当然具体编纂过程中仍有一些遗憾,很多问题仍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仍有漏收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期待修订时能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1.马志伟,乔永.解读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研究成语注音问题.汉语学报,2007(3).

2.乔永.成语鉴别与成语词典收词标准的量化定性研究.语文研究,2006(3).

3.乔永.汉语语汇研究的思考.∥温端政,吴建生主编.汉语语汇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温端政.语汇研究与语典编纂.∥温端政,吴建生主编.汉语语汇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赵克勤,楚永安,许振生.新华成语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商务印书馆汉语出版中心 北京 100710)

(责任编辑 李潇潇)

猜你喜欢

注音书证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书证提出命令的泛化适用及其限缩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
我国民事诉讼书证内涵的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