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01-26刘雅静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理解力审美能力想象力

摘 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樂教育的核心所在。本文旨在论述如何在音乐唱歌、音乐知识、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学生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使这种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审美能力;审美兴趣;想象力;理解力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1]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对审美客体(音乐)的被动接受,反过来它对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等主观意象都将有着极大的影响。纵观当今的音乐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弊端,无法将美育得以很好的实施。作为音乐教师,应因势利导,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同时注重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好落实素质教育的审美任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美感的启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使音乐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美育同时又寓教于美?关于这些问题,笔者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1 审美兴趣的启发和体验

兴趣是人们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其审美兴趣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音乐欣赏教学。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2]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换句话说,这一审美体验必须建立在“提供给学生大量的音乐感受,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音乐进行美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音乐艺术既不能象文学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象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以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二度创作能力——有感情地歌唱能力和有表现力的演奏能力及较生动的作品剖析能力。教师的音乐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感受力、审美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力求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范奏,使学生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印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学生才喜欢。这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有效途径。简言之,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都能带给人们快感的,它包含了心灵快感和生理快感。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而忽略了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情感、心灵上的快乐,还要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

2 培养理解音乐的能力

培养理解音乐的能力,也就是理解音乐艺术表达思想感情所特有的手段和形式,包括各种音乐语言,如乐句、乐段、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等。在音乐教学中,就必须要学生牢固地挖掘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否则,是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但是仅仅掌握和熟记音乐课本上的一些音乐知识和术语,还不能算是能力,只有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活用到分析、理解音乐作品中,才真正具有理解音乐的能力。音乐审美理解力是人们在音乐感知、想象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有意识的音乐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

从音乐的具体形态(作品)来看,任何一首音乐作品的本身内涵都具有不确定性,它的意义实现要靠审美客体(欣赏者)使之具体化。也就是说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为其做出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转变,音乐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因此接触的作品越多其理解能力肯定也会随之增长。但是这种自我审美标准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且对作品的情感内涵、时代背景、创作意图等内在和边缘因素也该有所了解。总之,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欣赏多元化流行音乐的前提,在感知与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演唱、创作等)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使音乐审美达到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从而充分挖掘出音乐内在的真正的美的价值。根据音乐的标题去想象和理解,并表现音乐。

3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音乐新课标中提到:“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综合性艺术表演是学生表现音乐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课上不但要创造学生表演的机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创作表演的美感和能力,可以从歌舞表演、小品表演、说唱表演、话剧表演、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着手。教学中教师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三种能力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理念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是从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既是一种教学观念,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考察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向度。对此的认识,我将在进一步探索中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王安国.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雅静(1984-),女,汉族,山东现代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助教。

猜你喜欢

理解力审美能力想象力
我的理解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