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家校协同治理探究

2018-01-26李晓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网络成瘾治理

摘 要:网络的发展给中学生带来了获取资讯的便捷途径,却也带来了亟须解决的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中学生作为最主要的网络成瘾人群,他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状态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家校协同治理的预防与应对,家庭是重点,学校是关键。家长和教师要知道正面教育和启发诱导原则的重要性,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和措施,积极促进亲子关系和改善师生关系,推进改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协同治理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家校协同;治理

作者简介:李晓君,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江苏 扬州 225009)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8-0135-02

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家校协同预防

1. 家校协同预防中家长的工作。

(1)创造愉快美好的家人共处时光。网络成瘾的中学生有很多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家庭,这里的不满意不是对家庭条件的不满意,而是对家长的不满意。他们感觉不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会觉得家人不爱自己,缺乏安全感。因为安全感的缺乏,他们就会在网络上寻求关爱,寻找安全感,从而逐渐形成网络依赖,最后演变成网络成瘾。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创造愉快美好的家人共处时光,可以陪孩子吃饭、看书或者看电影,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知道父母是关心和爱护自己的,让孩子在愉快美好的家庭氛围中体验生活、发现乐趣,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2)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重视全面发展。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主动寻找一些轻松的话题和孩子聊天,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孩子与家长有话聊的时候,孩子的情感会得到相对应的满足,这样就会促进亲子关系往积极的方面发展。当亲子关系变得亲密时,父母的想法就容易与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从而减少叛逆行为。所以,家长应在家庭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青春期的孩子是希望父母能够和自己平等对话的,也是希望父母能够倾听他们的观点的。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学会分析问题,而不是质问孩子失败的原因,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学会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在进步的时候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家长要了解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要积极努力地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3)重视同伴交往,支持参加集体活动。父母不应该约束和禁止孩子交朋友,应鼓励他们多交朋友。父母要在同伴交往上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不斤斤计较、不占小便宜,让孩子懂得宽容大度、大方得体,要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的方法。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知道和集体相处的重要性,养成热爱集体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消除孤独感。

2. 家校协同预防中教师的工作。

(1)创造愉快轻松的班级环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发展。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能彰显青春活力。学校在管理方面要坚持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学校为培养他们全面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分数,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要做到学习和生活两不误。教师应主动和学生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时,老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以朋友的立场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3)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建立家校联合体。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互相合作,更是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学校教育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帮助的。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家长成为学校老师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合作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校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育人条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才能促进孩子的教育目标的完成。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家校协同应对

1. 家校协同应对中家长的工作。

(1)同孩子一起进行特色家庭聚会。家长在周末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出去郊游,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这样有助于减少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家长可以安排一些有创意的家庭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离开网络,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家长在孩子上网问题上应该是合理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在找到问题的原因后再着手解决。

(2)让孩子动手做家务。有许多孩子是因为在家无所事事才打开电脑,然后就不自觉地玩很久。即使父母不能一直在家陪同孩子,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可以避免孩子一直玩电脑,或者养成没事就玩电脑的习惯。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在寒暑假去参加一些集训,让孩子慢慢疏远网络,逐渐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3)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聊天谈心。父母要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陪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帮助他们治疗网络成瘾。对网络成瘾的治疗要保持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孩子成瘾的程度制定相应的计划。首先可以先限制他们上网的次数,让孩子先通过这个方式来约束自己。在孩子遵守规则时,要给予适当地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可以战胜网络成瘾。有时候他们会违反规则,父母也不应急着批评,而是应先了解一下孩子内心的想法,通过沟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加坚定克服网络成瘾的信念。

2. 家校协同应对中教师的工作。

(1)在特色集体活动中提升师生、生生关系。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特色的集体活动,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缓解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特色的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远离网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发展。老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学生在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要在了解学生的动机下进行处理。老师可以多鼓励网络成瘾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方案的设计,让他们找到和同学相处的乐趣,增加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关心,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缓解自己对网络的依赖,克服网络成瘾。

(2)让学生处理简单的班级事务。老师要了解网络成瘾学生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制定针对他们的计划。例如,可以让这些学生帮助老师处理简单的班级事务,分散他们对网络的注意力。对于网络成瘾的学生来说,分散对网络的注意力是比学习更适合他们的。所以,老师应该在戒除网络成瘾方面对他们提出要求,在学校里面帮助他们克服网络成瘾,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安排。

(3)咨询心理师、教育学专家,幫助学生消除网络成瘾。老师要注意与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经常保持联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听取专家的不同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定期向专家汇报,让专家根据每次的情况制订新的见意。老师应尊重和重视网络成瘾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并采取一些能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举措,使其逐渐脱离网络,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刘芳梅.家庭体育、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研究——以广东省中学生为例[J].体育科技,2017,38(3):106-110.

[2] 刘宇,闫志英.中学生同伴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基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3):37-40.

[3] 陈娜.父母控制、应对方式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网络成瘾治理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