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2018-01-26刘杰聂茂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图书馆

刘杰+聂茂

摘 要: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教育组织,其丰富馆藏资源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继续教育平台。但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下,电子书受到广泛推广,传统图书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受到严峻挑战,亟需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服务,深化发展。本文将从图书馆公共教育的优势出发,就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教育 创新服务

一、图书馆公共教育优势

1.教育环境良好

图书馆不仅仅是读者购买图书、阅读书籍的场所,更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系统,运用海量文献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为社会公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是教育场所无法企及的,读者在图书馆内看书学习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融入学习环境中。另一方面,图书馆馆藏资源多样,是一个百科集聚地,读者能够寻找到任何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且当前电子图书馆的开设与服务体系的健全,使得世界图书资源共享更加便捷。尤其是为研究生、高考、四六級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务员、司法考试等读者获取参考文献节约了时间,同时也能够借鉴历史借阅读者对书籍某一问题的标注、理解等。丰富文献资料与浓厚学习氛围环境,都是构建与促进社会公共教育的有力条件,这也是图书馆的优势所在。[1]

2.服务范围广

当前我国的公共教育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民阅读基础薄弱,尤其是社会民众阅读时间日益缩短,而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互联网中,这为图书馆的公共教育建设带来一定挑战。但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家庭经济收入相对困难的人群而言,智能学习系统并不十分易得,且没有获取相关领域知识的网络渠道,因此只能选择图书馆。不同于互联网系统的智能化,图书馆服务更加人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能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使得读者尤其是特殊群体更愿意走进图书馆,进行继续教育。[2]

二、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1.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涛推进图书馆公共教育建设,首先需要引导社会民众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平台,可以先从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出发,拓展图书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向社会征集图书,呼吁广大民众积极踊跃捐赠图书,或者号召历届毕业生捐赠旧图书,扩增图书馆藏。此外,也要加强图书馆公共教育宣传,一方面,借助现代媒体形式,加强宣传,如制作图书馆公益广告,积极向报社介绍图书馆的多元信息等,借助多媒体的宣传效应,让更多人了解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与当地学校、培训基地等教师、学生云集的场所张贴海报、发放广告单等,并与学校合作,加强学生的图书馆文献资料查询能力培训练习,也可以组织图书馆的讲解员为学生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传授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讲座等。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又达到宣传目的。

2.加快现代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便捷了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就使得电子图书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纸质图书不便携带,电子图书馆则因载体不同,图书电子化方式更加利于读者在线阅读、下载等。且数字图书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渠道,集信息检索、档案馆、博物馆为一体,也能实现无时间、空间制约远程教育,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提高其学习效率。微信,作为一种社交网络平台,其公众号分享知识信息的功能也愈加智能,手机微信阅读受到社会大众读者的喜爱,既能足不出户,又可以快速查找、分享馆藏资源。同时,手机微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管理、资源查询也能通过微信留言功能实现,读者可以发表对文献资料的评议以及对图书管理、服务的建议,读者之间分享馆藏资源的时间被大大压缩,转发分享功能顷刻之间就能实现。

3.调研用户需求

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并不断更新换代,但是部分专业、学科的书籍资源并未被合理利用,浪费较为严重。为减少与避免此类现象,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促进全民公共教育事业发展,图书馆可以采取调研用户需求得分方法,全方位了解读者的个性需求。比如,可以在图书馆官方网页上发布调查问卷,设置相关问题,诸如借阅习惯、书刊订购、服务建议等。也可以对老用户进行电话回访,进行新老用户图书馆服务体验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研反馈及时做好服务工作调整。其中,青少年群体大多处于研究生、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学习与考试当中,走进图书馆更需要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针对这些群体,图书馆可以开设独立的专题区域,以便捷书籍搜索与相关领域知识查询。 对于儿童群体,尤其是中小学生们,可以举办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故事会、文言文赏析等活动,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活动,同时也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长课外知识。

4.提高馆员服务水平

就图书馆管理而言,也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熟悉文献导航服务。为馆员开设理论与实践课程,引导馆员学习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技术,数据库使用方式以及“用户至上”的服务模式。比如安排社会公关与心理课堂等,让图书馆员学习与社会不同群体人际交往中的要点,在咨询服务中避免出现纠纷争执,帮助图书馆员们强化自身应对不同工作对象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图书馆也需要招聘与培养一批学科馆员,为高学历群体提供专业咨询。也可以开设资源服务台,向读者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争取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3]

结语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平台之一,丰富的馆藏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为读者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本文从图书馆公共教育的优势出发,就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公共教育服务功能受到一定挑战,需要创新服务特色,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高馆员素质,并多渠道调研用户需求,了解读者用户对教育服务的建议,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淳萍. 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 办公室业务,2017,(02):58+60. [2017-09-21].

[2]姜莉莉. 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 科技风,2017,(01):182. [2017-09-21]

[3]孙亚飞. 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5):85-87. [2017-09-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用户数据统计挖掘与展示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