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索研究

2018-01-26张海燕周德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建设

张海燕+周德杰

摘 要: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学生党员教育的最直接和有效载体,也是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阐述了过硬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强化过硬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过硬 学生党支部 建设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再次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到了新高度。对于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高校人才培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提出了新挑战,而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最基层党组织,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直接、最有效载体。那么,如何培养又红又专的可靠组织接班人,对于学生党支部的过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过硬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明确了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地位,针对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的高校,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最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成果直接影响学生党员常态化的培养和教育[1]。因此,如何在建设过程中突出其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阵地建设和思想引领,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探索的课题。

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

1.学生党支部建设受到自上而下重视,但特色不够明显,凝聚力差

虽然每个学校具体到学院,都健立了健全的学生党支部,支部活动也正常进行,但往往局限于民主生活会、党员发展、制度建设、场地建设等日常管理,并未根据自身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生党支部。也正因为党支部建设未深入结合实际,导致在学生党员发展上,仅仅完成了从组织上、程序上入党,思想上还不够坚定,组织凝聚力差,导致少数党员组织生活纪律涣散,自由主义时有发生。考核形式多为写心得体会,难以定量考核,无法分出等级,效果不理想。

2.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更加细化,但效果不够理想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要增强党员意识,保证党员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行为自觉。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2]。2016年,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两学一做”教育,并进行常态化学习。一系列顶层设计,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带来了新的活力,活动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培训、讲座、参观等,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相融合,将党员的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对于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3.学生党支部建设周期短,学生党员流动性大,战斗堡垒作用弱化,优秀传统的延续性差

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具有周期短、流动性大的特点,由于发展学生党员的时间上的规定,发展周期长,导致在校生学生党员数量不足,毕业生党员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但往往在大四学期初就开始进入实习岗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同时也缺乏对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引领,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弱化。

部分党支部在发展党员的操作程序上不够规范,缺乏发展规划和监督机制,发展过程存在讲究形式,突击撰写材料等问题,再加上组织生活会内容和形式比较乏味,致使部分学生党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党员形象弱化,甚至出现部分党员违规违纪行为,致使学生党支部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党的优秀传统难以延续。

三、关于过硬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措施

1.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考核与继续教育。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在党员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重入口,轻出口”的现状,在成为发展对象之前,对学生的成绩、综合表现、民意测评、党性培训等都非常的重视,但是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后续的再教育与考核就微乎甚微,导致学生认为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就上了保险,组织纪律观念下降,思想动态不及时汇报,甚至不汇报。因此,在过硬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的考核,综合考虑其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制定一定的任务清单,切实发挥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加强群众监督,不定时抽查了解其一定阶段的民意测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预防其入党动机出现不端正或出现有损党组织的行为。

2.创造性的开展更加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支部组织生活与活动,努力打造过硬特色党支部

现阶段,党员学生的群体为“90后”,并即将迎来“00后”,他们思想更加开放、兴趣更加广泛,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党的组织生活也应与时俱进,开展创造性教育,寻找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教育方式也不仅仅包含集中式的学习,而更应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并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特色性的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努力打造过硬特色党支部。

3.努力发挥新媒体在学生党员教育与党支部优良传统的传承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典型的“网民”一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模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QQ群、微信群、微博等开展党员的教育工作,并将党支部成长的前世与今生、党员优秀事迹、党员成长轨迹等等加入到、传递到每一位党员的成长过程,增强沟通、建立信任,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不断拓展过硬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阵地,通过开展网上教育,让思想工作乘上网络快车,快速、准确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3]。

参考文献

[1]王健,董康成,王金生.新形势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2]熊嘉阳.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

[3]张艳伟.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德育在线.20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