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8-01-26张晓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教学高校

张晓亮

摘 要:校园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正在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形式对高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如何运用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及本人的教学经验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体育教学中 的重要作用略陈浅见。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体育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体质和完整人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不仅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需要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1]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系统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物质方面包括校园的体育建筑、场地、环境、器材,校园的绿化环境、雕塑、报栏、橱窗和师资队伍等;精神方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主要体现在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风尚、体育道德等方面;制度方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形式,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承,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为表征,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反映着高校师生整体的体育精神风貌。多数高等院校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2]

二、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教育。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强健体魄的舞台,也是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相连接的纽带,建设有特色的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随着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频繁开展,体育社团的多样化发展成为高校体育活动的主流,加强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将弥补各高校不能广泛开展大型体育活动的局限,更好地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规模,造就浓厚的体育氛围。只有抓住热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让大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3]

2.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活动需要经费,宣传、奖品也需经费。没有经济作为基础是举步维艰的。然而,目前学生人数增多,学校平均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的体育经费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只有将市场机制引入体育文化建设,才能求得生存发展。比如篮球比赛,就可以与企业或者个体户合作,给他们做广告,拉赞助、搞新产品推销,以筹集活动资金,也可以由学生自筹经费或各系自筹经费举办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进行指导。[4]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校园的环境,物质文化建设,设备设施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体育官场设施不足影响了体育课项目的开设,无法满足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愿望,给体育俱乐部和学校运动队的建设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建议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状况,为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创造条件。比如校园内的假山,湖水,雕塑等等都为学生的体育文化建设增添不少力量。[5]

4.体育教学科目中增添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啦啦操就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新兴运动项目。对于高校学生具有很广泛的学习价值,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种新型体育运动项目街舞,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在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街舞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入侵”我们的生活。把街舞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能给学生们带来欢乐和兴趣,还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一项新的体育运动。[6]

结语

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以至于更好的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给学生们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好环境。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也是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我们应该围绕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建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人才培养的时间中,注重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玉梅,吕艳玲,王步,洪平.性别视角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2]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8).

[3]陈玉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云南大学,2011.

[4] 车明朝. 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37-45.

[5] 熊发涯.高职教师“四大能力”评价体系与“五级递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4):14-17.

[6] 隆平;刘学民;呙中美;曹红玲.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8):62-65.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体育教学高校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