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学生视觉审美素养的提升

2018-01-26姚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提升

姚清

摘 要: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等数码黑科技的不断普及,高中生获取文字与图片的方式愈加便捷,越来越多的讯息充斥在他们的周围,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或有效,或垃圾,或高雅抑或庸俗。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而言,当无处不在的各色图片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之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如何借助高中美术鉴赏课科学的提升高中生视觉审美素养,成为高中美术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长期奋斗在高中美术教学一线,通过简单介绍美术鉴赏课与视觉审美能力的相关信息,阐述高中美术鉴赏课应如何提升学生视觉审美的能力是本篇文章尝试解答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鉴赏 视觉审美素养 提升

笔者通过研读课改相关文件,查阅美术鉴赏课相关资料,不难发现当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屡屡出现审美素养淡薄的状况,这又主要体现在教师对美术鉴赏作品的专业储备知识不足和审美素养能力沉沦两个方面,在如此异化扭曲的教学状态下,有很大比例的美术教师将美术鉴赏课上成了所谓的历史课第二课堂,一味地向高中生传递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主题、形式、流派等等,忽略了审美素养能力的提升才是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往深处讲也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从审美动机激发、素养经验积累及深化视觉形象感知、理解等途径为出发点,依次从高中美术鉴赏课与视觉审美素养的相关概念信息与现状展开论述,重点在在于如何通过美术鉴赏提高高中生的视觉审美素养能力,最后总结了高中生视觉审美素养提高后对于后续求学及人生定位的意义。[1]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与视觉审美素养的现状分析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学生全面审美能力与美术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是以美术为基础,主要从人类创造的最精美,最具文化内涵的美术图像入手,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符合教育部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审美素养是集个体愉悦、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和能力。

当下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越来越多的省份将综合能力测试列入了高考的范围,而高中教材中的《美术欣赏》也更名成了《美术鉴赏》。值得注意的是改的不仅仅是名称,教材的内容和整个教学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重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审美教育的发展、学生审美心理建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试想当学生在面对各类自然景观、美术作品、人生规划、理想抱负时,拥有健全的审美素养对于培养和提升其审美情趣是何等重要。高中美术鉴赏课课程设置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突出问题。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本质应是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但在现实的课堂中美术教师却很难有效实现师生互动、营造和谐审美环境、紧扣学科特点生动解读教材、传授审美知识方法、展开对比鉴赏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兴趣与能力成效不明显。[2]

二、借助高中美术鉴赏课提升学生的视觉审美素养

首先,美术教师可以结合美术鉴赏课某章节的授课要求营造各种活跃、轻松、温馨、欢快、悲伤、有趣的课堂情境,添加各种活动、问题、表演、共情等环节,渗透激励机制,可更多的吸引学习的兴趣点与注意力,激发创作潜能,无形中达到审美体验。

其次,结合地方教材因材施教,并关心学生兴趣点去适度解读。新课改实施后,美术鉴赏由原先统一教材变成多种地方版本,可根据不同的省市,不同学校的客观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利用。存在的即是道理,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在授课过程中,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是比实践教学更难表达的,有一些美术作品学生并不熟悉,甚至老师也不是很了解,作品缺乏相关背景资料,缺少画面感,缺少相关情节,如果美术老师也仅仅是从色彩、线条、构成等方面肤浅授课,这样只会恶性循环,让学生慢慢对这么课缺少了兴趣,应通过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的融合来增强学生愉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逐步提升其艺术素养、情操与发觉美的能力。教师讲到荷兰印象画派梵高大师的作品时,只是单纯的说他是二十世纪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先驱,学生肯定很难以记得这样的标签,若教师能以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行列的三大代表作品《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和《星夜》为例,从作品鲜艳的色彩、跳跃的画风、弯曲的线条、深厚的块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让学生惊喜的发觉作品艺术之美蕴藏在旋动奔放的笔触与大胆单纯的色彩中,因材施教适度解读的同时,学生的视觉素养能力无形中也就提高了。[3]

第三,笔者认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帮助学生挖掘视觉感知的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学生若能把课堂上所接受到的知识与学习技巧,运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领域中去,视觉素养的提升就具有了真正理解与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高中生视觉审美素养提升后的后续意义

视觉审美素养提升有益于学生后期在美术鉴赏课学习中游刃有余,能进一步增强对其美术的兴趣爱好。学生审美素养是高中生客观发现美,感知生活,认识世界及合理剖析定位自我的一种特殊技能,这不仅是个体的一种基本表现特质,也是个体主客观统一的意识形态,如同学生其它能力的塑造也需要教师不断的激发、培养和引导才能逐渐的形成。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应当借助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各种艺术作品、视觉形象,并在这种鉴赏体验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自身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参考文献

[1]卢悦.浅谈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2.

[2]汪建华.探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6.

[3]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提升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