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及其创设的研究

2018-01-26赫英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赫英辉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抓住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将学生带入某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或在某一切合点上来展示历史与现实的融通,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投入积极的思维,进而碰撞出火花,感悟历史。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开始,而应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可见,思维与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能,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

一、结合现实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脱离时代、脱离现实。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看来,历史学科讨论的是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缺少把歷史知识同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这就使得历史教学总是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古董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都知道,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历史并不是与现实割裂开来,它是各种现实的根源和依据。因此,作为教师,要努力把历史同当今的现实联系起来,要让历史知识与时俱进,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有裨益。[1]

二、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

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探究,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结论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新课程理念下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注重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态度、方法、策略、评价的整体培养,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收集整理资料,如何利用有效的历史信息去分析问题,如何在假设的论证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发现,体会和掌握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设计探究问题情境,以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如“为哥伦布领航”的学习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创设探究的问题是:“哥伦布航行美洲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航行美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有哪些?勇气、科学知识、个人梦想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如何?总结现代航海技术在哪些方面比哥伦布时代有进步?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完善?未来世界海上航运业发展的前景如何?”

三、创设体验式问题情境

教师需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情境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我有时会采用移情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当事件的主角,让他们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历史的想象和思考。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们是当时的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学生面临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想要真正地领悟历史,惟有不断地探求。[2]

四、创设影视问题情景

在《新航路的开辟》的教学中,我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先看看世界市场形成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接着播放一段从《大国崛起》中截取的录像,这段录像声音、图像都非常有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学生。通过让学生看录像得出“世界市场形成前各文明基本隔绝的”的结论。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文明一般孕育在大江大河流域,古代有那些文明的摇篮?地图展示: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然后提出第三个问题:世界市场形成后各文明间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展示世界市场形成后的物种交流图片。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丰富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同样,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餐桌也有了巨大变化,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影响和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由学生得出结论:新航路开辟以后,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各文明由分散开始走向链接,世界走向回合。[3]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粉笔黑板基本上构成了所有的教学器具,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更好的教学环境下,传统的粉笔黑板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器具,如今,很多教师都开始利用一些信息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活动。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能够图文并茂、声像并行的方式来展现历史知识,这样多样化的形式显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更容易将学生带人一定的情境之中。[4]

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问题的设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

[3]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