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2018-01-26窦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研究初中英语

窦鲨

摘 要:教育部门在 2014 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和必备品格(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在此,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阅读课为例,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设计研究

一、互动交流式活动课例

本课教学内容讲解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情况,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保护自然,这个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我运用互动交流式活动模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以游戏竞赛为主线,激发学习兴趣;以任务活动为驱动,挖掘学习潜能;以合作探究为基调,点燃思维的火花;以激励評价为杠杆,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把学习体验,交际运用,分层评价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合作创新的精神。在课前延伸部分,布置学生登陆“教师博客”的“课前延伸”部分,进行自主预习,要求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了解鸟类生存现状,为本课学习做好文化背景铺垫,并做适当记录,及时反馈,便于老师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师生互动,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能力。在课内探究warming-up热身部分,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视频,引入思考,从而导入新课主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营造了真实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吸引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接下来通过游戏竞赛活动,导入生词教学,完成三个有梯度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突破难点,为阅读扫除障碍,达成知识目标。在post-reading板块,我通过播放视频“I am a littlebird”将课堂引入高潮,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链接学生生活,讨论录像主题,升华情感教育,师生互享观点,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自然,进一步提升文化品格。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生生互动,设计一份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投身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自然的活动中来,最后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成果,由学生代表评选出优秀设计奖,老师适时地总结与激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后反思

1.过多引入阅读策略

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积极运用、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而英语阅读素养也包括了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前者涵盖了四个方面,即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文化意识。其中,阅读理解强调信息提取、策略运用、多元思维的问题。如果整堂课的设计只关注了阅读策略的问题,却没有对其他阅读策略进行巩固和练习,也无法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策略需要更具体一些,针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练习,使学生达到能够主动运用策略的熟练程度,实现核心素养所规定的要求。[2]

核心素养的思维目标不仅为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也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蓝本。英语学科首要的核心素养便是语言能力,即学生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将决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成效。这就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深度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并基于核心素养做好课堂预设,成就精彩课堂。

2.缺乏对语言本身的关注

我们把文本的结构比作骨架,而语言就是血肉。教学要依托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达到正确使用这种语言的目的。阅读可以是默读和朗读,若要完成理解层面的任务就可以默读的方式进行,而要体会语言更深层的美则需要大声朗读。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因此,在提取文本信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语法、生词短语甚至文化背景等。

三、调查讨论式活动课例

在教授外研英语TV Programmes时,我需要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先用英语调查小组组员们了解哪些电视节目、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以及最喜欢看的和最不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类型。课堂上我叫各组组长上台用英语汇报调查结果,并展示各组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陈述喜欢的理由,也展示最不喜欢的电视节目及理由,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表达生活中的事儿,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强化了语言能力的训练。然后,我再组织全班以PK的形式来讨论中学生到底应该不应该看电视?适宜看多长时间电视?建议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最后,再要求各小组合作讨论,每小组向全班推荐一个最适宜中学生看的电视节目。课后将形成的文字稿张贴在教室内,并在班级QQ空间里交流展示,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中收获提升。

还有一节英语课上在谈论关爱残疾人时,我适时地设计了一个“德育经历”的活动,我让学生在课前调查小组内组员参加慈善活动的情况,要求学生收集慈善机构的名称以及它们服务的对象。课堂上我先播映一些身残而志不残的人们在生活中顽强拼搏的视频,给学生们带来心理上的震慑,然后要求每小组出几个学生蒙上眼睛去亲自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或让学生用一只脚走台阶去阅历残疾人日子的不方便,随后现场采访他们当时的感触。再次,小组讨论作为身体健全的我们该怎么爱惜身体,为未来而斗争。又该怎么用实际行动去协助和关爱那些不幸的残疾人们。课堂上经过这些微阅历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道德情感获得了升华,真实完成学科课堂上的无痕教育。[3]

结语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构成小组、同桌、全班一起学习结构,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之间能进行广泛的信息沟通。一起,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实践活动时,既要重视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又要仔细研讨活动操作过程的有用性,将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意义性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地交融进实践活动中去,有用参加,积极体现,学有所得,然后真实促进学生英语中心素质的构成。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6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李政涛.教育常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孟晓东.从原点到远点[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研究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英语学科素养的探析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发展学生思维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