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8-01-26孙慧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孙慧平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应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采取多种方法识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识字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回顾近十年来的课改历程,我们道路坎坷不平,即便如此,我们仍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条路,所以就不能一马平川。[1]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一个人获取知识主要途径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识字教学不但为学生的听、说、读、写奠定基础,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条件。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字1800个,而且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認少写,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量,教学中应避免单一识字的枯燥性,大胆想象,努力挖掘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趣味中识字,下面结合我近几年来课改实践,与同行共商讨几种切实有效的识字方法,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

一、利用汉字的特点,采取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归类识字法

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主要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此外,还采用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如:认识蔬菜、日用品、体育活动名称,从中识字。

2.肢体动作法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孩子记住字形,如学习“圆、弯、闪”等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一动手,眨一眨眼睛,这样可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再如学习“拍、拔、跑、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而且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识记这些字,通过学生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3.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

把算术的加减法运用于识字中来,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起到卓有成效的作用。

(1)在熟悉的生字上加笔画来记住生字:例如“白、电、田、目”。

(2)加偏旁识记生字:在二年级上册识字合体字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加部件的方法识字字形,如::木+果=棵,氵+羊=洋 目+青=睛。

(3)减偏旁识记生字:欢—又=欠 治—氵=台 时—日=寸

4.编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种有趣的识字方法。编谜语有编物谜和编字谜两种。编物谜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概述。如学习“雨”时,可编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水里看不见。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雨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学生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如学习“件”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又如学习“间”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开展想象编字谜:“太阳射进门里面”。有趣的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牢记在心。

5.形近字比较识字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近字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认字形和字义的理解,如:“田、日、目”,“田”字,四四方就是田,“日”是太阳,独一无二,所以只有一横,“目”是眼睛,每个人有两只,所以有两横。

6.换偏旁识字法

换偏旁识字法学习新字时,既可以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生字,又能起到区别常用偏旁字的音、形、义,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如学习“核”时,可用“孩、该、刻”进行换偏旁,学习“睛”时,可用“清、晴、请、情”进行偏旁互换。

7.编儿歌识字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记生字的形和义。如:“碧”字的歌诀,左边一个王老头,右边一个白老头,两人同坐大石头;“腰”字的歌诀,两边一个弯月亮,漂亮女孩依靠它。

8.利用形声字识字法

形声字的特点是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这个特点,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达到迁移的效果,如学生看到“饥饿”两个字时,就自然会想到与食物有关;看到“蜻蜓、蝴蝶、蚊子”时,就会想到它们与虫类有关。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根据字的形旁推测生字的字义,达到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9.利用色彩对比

在教学中,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汉字有区别的地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如教学汉字“晴、睛”时,将两个字的偏旁“日、目”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晴、睛”的记忆。

二、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至二年级的“写字”的具体要求是: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写的规范、端正、整洁;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简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与习惯是教师共同的任务与追求。

三、联系生活,注重运用

学生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逛街时,路旁的各种各样的招牌仿佛在跟我们眨眼;看电视时,屏幕上的一个个字幕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营造了美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倡导在生活中识字,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吴迪美.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 小学教学参考, 2009(15):63-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