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理论检视、困境表述与优化路径
2018-01-26赵晓峰王明月张潮
赵晓峰,王明月,张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一、高校大类招生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源自西方,是在美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1]。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首次将教育划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两者有所区别,但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高校要想培养出社会认可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由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率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16字改革方针,为后来实施大类招生模式改革提供了基本依据。2001年,北京大学创办元培计划班,正式推行大类招生模式[2]。随后不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结合各自的学校资源和学科特点,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大类招生模式。整体来看,“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指的是高考录取时不分专业,按照学科大类、学院、“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进行招生,大一大二阶段安排学习基础课程,大三以后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课业成绩,通过学生与专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决定学生专业归属,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和专业教育,直至毕业。
至今,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改革已经走过17个年头,整体来看呈现出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参与院校日益增多,上至国家一流高等学府(如“双一流”“985”“211”等高水平大学),下至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普通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按照不同方式实施大类招生模式。二是实施大类招生模式的形式不断增多,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等采取的是以各种类型的“实验班”“基地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类招生模式;复旦大学则采取全校统一招生,随后按专业分流培养的模式。另外,还有许多高校按照学院或学科门类进行招生,随后再按专业分流培养等。
二、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理论检视
现如今,大类招生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一专多能”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大类招生模式符合通识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发展要求,其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契合“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教育改革目标。因此,大类招生模式确实拥有许多传统招生模式不具有的优势,并逐渐被各个高校推广实施。
(一)符合通识教育理念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模式符合通识教育的发展要求。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对大学入校新生不分专业,进行非职业性的课程教育,主要是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开展包括历史、艺术、文学、哲学等通识课程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广博知识、自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3]。通识教育因为能够较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趋势,现已成为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受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大类招生强调“通专融合”,一般是在本科低年级阶段,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框架;在高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课业成绩等进行专业分流,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大类招生模式承继通识教育的理念,能够有效规避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大多数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缺乏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部分考生和家长甚至仅依靠自身对专业名称字面意思的片面理解来选择专业。他们往往会受周围人的选择、专业冷热、就业前景、薪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不可避免会造成部分学生进入大学经过一段专业学习后发现,所选专业的实际情况与想象中的差距甚大,其并非是自己兴趣爱好所在;或是发现专业的难易程度与自身的学习能力不相适应,难以充分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欠佳。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与考生按专业录取的传统模式不同,将多个专业归为一个学科大类,采用一个专业代码[4],增加了考生以后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机会。经过一到两年基础课、通识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能够结合本人意愿、学习兴趣和就业取向,在大类覆盖范围内,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有效规避高考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
(二)符合精英教育理念
为实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的目标,数十年来,国家持续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支持教育事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据统计,1995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总量为92.6万人,截至2015年,已达737.8万人。由此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然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精尖人才,传统教育模式下广泛普及的高等教育必然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良莠不齐,而大类招生在推行伊始就是针对精英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一流高校通过各种严格的选拔方式从原本就十分优秀的生源中挑选出更加优质的人才,组成各种类型的实验班、基地班等。如此看来,精英教育遵循的是差异化的教育模式,其本质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小众型培养模式。后来大类招生遍地开花,其运作模式也在变化,渐渐脱离了精英教育的初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由此,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大类招生模式强调非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学生通过一至两年通识课的学习,打破专业壁垒,拓宽知识面,巩固基础知识,然后再集中学习专业知识,可以使他们既有通识知识的广度,又有专业知识的深度,使其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
(三)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按照专业录取、培养学生。学生主要接受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缺乏对学科外其他通识课、基础课的学习,部分职业技能性强的专业甚至只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培养,大学愈发成为一个职业技能的培训所。这种培养模式背离了高校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原则,导致大学生专业知识老化僵化、知识面狭窄、知识框架体系不完整、文化批判精神丧失、文化创造力衰竭,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其确立了学生本位思想,从制度上保障了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在尊重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选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专业学科外更广泛的理论和知识,打破专业壁垒,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优秀人才。
三、高校大类招生的现实困境
然而,随着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其内在局限性也逐步开始显现,甚至陷入发展困境,这将对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带来深远影响,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正视不足。
(一)冷热专业发展失衡对人才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在一定时期,受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各学科各专业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冷”“热”之分,而适度的“冷”“热”之分符合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模式前,主要根据学生高考成绩排名按专业由高到低予以录取。实施大类招生模式后,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机会明显增多,然而大多数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对专业的具体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加之部分高校缺乏合理的引导,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自认为是“热门”的专业趋之若鹜,甚至出现随大流、盲目跟风的现象。一方面,这将加剧冷热专业发展不平衡,使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高校开设的弱、新、小专业对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然而,因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市场需求量小,难以与学校的老牌专业、强势学科相抗衡。大类招生模式的实施对弱、小、新专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使这些弱、新、小专业更加难以立足,甚至面临发展不下去的尴尬处境[5]。另一方面,冷热专业发展失衡导致专业之间生源质量两极分化。大类招生需要在学生学完通识课和基础课后,按照成绩,结合学生兴趣进行专业分流。这意味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机会,更容易聚集在某些热门专业,而成绩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则聚集在某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这将加剧冷热专业之间生源质量的两极分化,使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产生厌学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错误的“精英教育”观念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高考招生时,能进入同一个高校同一个大类的学生往往高考分数差距很小,学生的水平、素质基本在一个层次。然而,经过1~2年的大类培养,进行专业分流时,学生和老师都容易形成一个刻板印象——进入热门专业的学生是精英,而被分流到弱、小、新专业的学生差,没前途,不值得培养。这种印象错觉会对分流后学生的培养造成一定困难,如分流后同一大类不同专业的学生绩点差距变得非常大[5]。以西部某重点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在高考招生时按社会大类统一招生,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2016级学生分流后发现,共有61名学生选择社会学专业,55名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其中,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中有24人的平均成绩低于70分。按照该校学籍管理办法,如果这部分学生的平均成绩无法提高到70分及以上,将无法正常获得学士学位。学院通过调研后得知,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素质不如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这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即便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再三努力,想帮助学生克服这种错误的认识,但收效并不大,相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依然较弱。
(三)“宽口径、厚基础”难以做到
在教学条件上,大类招生模式对学校的各种资源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学校具有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和质量较高的基础课程及通识课程[6]。因此,大类招生模式更适合“双一流”“985”“211”等高水平大学,尤其是其中的综合性高校。然而,部分高校为了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忽视自身并不符合大类招生模式的实际情况,盲目追随甚至直接照搬其他学校的大类招生模式,从而违背了大类招生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的改革初衷。从表面上看,大类招生是一种新的招生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涉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管理方法等全方面改革的培养模式[7]。然而,部分高校在实施大类招生模式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调研论证,也没有考虑自身既有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管理水平等,而是把原有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简单相加,使得课程设置犹如“大杂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使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四)不利于学风建设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模式,一般是在本科一二年级进行不分专业的通识课、基础课学习,随后进行分流再学习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学生在专业分流前组建的班集体,由于并未形成既定的专业,大家在一到两年后又会选择不同的专业重新组建新班级,这导致在专业分流前同学之间的关系淡薄,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不强,对班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的状态,难以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专业分流后,班级学风建设也会出现一系列的新问题[8]。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导致班级内部成员变动幅度和流动性增大,有些专业班级甚至会重新组合,这将造成班主任对班上新生缺乏认识和了解,不利于班级学风的建设。
四、高校大类招生的优化路径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普遍认为若一个学科不能为学校进入“双一流”做贡献,那么该专业的重要性将会大幅下降。但是要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因此针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中出现的这些困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优化路径。
(一)遵循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原则
大类招生并不适合所有的高校。综合程度不高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思考明确自身定位,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追求大类招生模式。相关高校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利用校内多种学科并存的优势,选择最优路径,在适合的学院、学科开展大类招生,从而避免大类招生重量不重质,泛滥发展;对于那些条件有限的弱、小、新专业,不能强制推行大类招生模式,降低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改革的初衷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作为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组织载体,其教学模式改革应该时刻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因此,实施大类招生模式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在专业分流时尊重学生的兴趣与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在专业分流后也应为其提供相匹配的教育教学资源。例如,当选择某专业的学生人数少于学校原本设定开课的人数标准时,学校不应仅考虑课程开办对自身带来的得失,而应更多地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通过合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最终选择课程开设与否,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应加大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与财政支持的力度,提高通识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实施大类招生模式提供基础条件。同时,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减小培养出广而不精、多而不专人才的可能性。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通过设置公共通识必修课、学科通识必修课、通识任选课三个模块,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打破专业界限,从而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优秀本科人才;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则应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等,通过设置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技能实践课三个模块,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四)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完善学校的专业分流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学生的综合成绩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作为专业分流的主要依据;其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专业。专业分流后,通过职业规划激励学生摆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将职业规划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次,可以实行学长学姐“助理辅导员”制度,学长学姐可以更好地与低年级学生交流,帮助辅导员管理学生,树立“榜样”“明星”学生,另外还可以实行班级寝室帮扶制度、建立考前交流会、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结论
大类招生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体现了通识教育、精英教育以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但是,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不能忽视大类招生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发展困境。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因校制宜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冷清明,阳海鸥.谈美国通识教育的起源[J].理论导报,2014(10):55.
[2]牛大勇.中国大学教育体制的变迁——以北京大学本科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9.
[3]夏静林.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国文学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9):106-107.
[4]李斌,罗赣虹.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11-16.
[5]苏春.基于案例的大类招生政策对新小专业办学负面影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01-205.
[6]俊玲.北大为何坚持大类招生[N].光明日报,2004-06-10.
[7]禹奇才,蔡忠兵,苗琰.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14(1):136-139.
[8]洪盛志,李金.高校“大类招生”影响学风建设的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