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法治理念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8-01-26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郎金国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治教治校石家庄市

■ 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 郎金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次深刻的革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从理论到实际,法律开始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影响力量,依法治教变得越来越重要。依法治教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教育系统的重要体现,只有在法治的前提下才能把教育改革引向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去年,石家庄市教育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以建立完备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系统的教育普法宣传教育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一、重理念提升,努力培树教育工作者法治自觉

教育工作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教育工作者又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是依法治教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法制化,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法治观念,有利于提升全社会法治素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

一是落实机关干部学法制度。修订完善了《石家庄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学法制度》,定期组织机关公务员开展专题培训,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年度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重点落实了领导干部集中学法,2017年共安排中心组学习和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11次。

二是健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培训制度。建立一支懂法的教育管理者队伍,可以提高学校法治治理水平。我市将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三支队伍培训范畴。2017年,共组织各类法治专题培训4次,培训人次3000余人次。法治知识培训充实了教育者的法律知识,促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

三是建立健全了法律知识考核制度。每年均组织机关公务员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法律知识水平测试,参考优秀率达95%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全员参加了市法制办组织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这样的考核制度,对于我市依法治教工作的开展有促进作用。

二、重制度建设,努力推进教育行政权力法治化

教育的现代化有很多要求,包括信息化、专业化、民主化等,法治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法进行,在法治的条件下进行才能更好维护教育权利,也才能更妥善地解决教育中出现的纠纷。而实现依法治教,健全教育法制规范体系是基础和根本。要坚持制度建设,用法律规范引领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和保障教育发展。石家庄市教育局就是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双随机一公开”为契机,不断健全依法治教工作体制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教育局重大行政决策基本程序暂行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评估及责任追究等予以明确。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编制了《石家庄市教育局依法治教文件制度汇编》,根据修订后的《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内设机构改革,对权力清单和权力清单运行流程图进行了修改完善;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教育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等。

三是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公开征求意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等法定程序。

四是不断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围绕《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实施,制定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2017年,主城区共移交中小学、幼儿园26所,新增学位2.8万余个;向市规划局提出意见,规划配建学校(幼儿园)114所;对《石家庄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年)》进行了修编,相较上版规划,新增中小学、幼儿园199所,增加教育用地6135亩。

三、重专业引领,健全依法治教专业支撑体系

以全面实现法律顾问制度为重点,加强与法律专业人员沟通,借助专业力量提升依法治教水平。

一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聘请了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单独聘用、联合聘用等方式,实现了“一校一律师”,涉及重大行政决策、重要规范性文件出台、重大合同签订等涉法问题,均由法律顾问提出法律审查意见,并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防范法律风险。

二是重视高端引领。与中国教科院、河北师大等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先后在专家指导下开展了学校章程建设课题项目、石家庄教师法治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等活动,实现了教育法治建设专家引领。

三是注重部门协作。与市检察院、市中院就“检(院)校共建”工作达成了合作意向,组织开展了检察官、法官进校园系列活动;与司法局共同启动了“律师进校园”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先后有400余名法律专家走进校园,开展普法讲座1500余场次,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撑。

四、重载体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法治工作实效

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对教育普法工作带来的冲击,不断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创新。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打造公平教育、和谐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市积极开展省、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及复检工作。2017年,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1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0所。

二是启动了法治文化主题校园创建工作。完成10所法治文化主题校园创建,把法治精神融入学校精神、校训、办学宗旨、校风、学风等,注重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利用走廊、橱窗、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浓厚校园法治氛围。

三是加快推进中小学生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建设。2017年,依托石家庄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市级法治教育基地已完成建设并投用,县级基地中9个已正式投用。

四是实施法治教育进课堂。严格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落实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法治教材编写,编写完成《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并免费配发至全市中小学校。

五是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和手段。开展了法治精品课、优秀法治情景剧评选等活动,举办了“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我市选手在省级决赛中分别荣获小学、初中组一等奖。

虽然我市在依法治教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自身相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地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广泛汲取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市依法治教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治教治校石家庄市
乡镇尺度下PM2.5时空分布——以石家庄市为例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法治与德治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面对较真的学生,教育者不能推诿敷衍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师资建设:大学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