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运用“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以《生命桥》教学为例

2018-01-26江苏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吕小红何亚涛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羚羊奇迹语言文字

江苏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 吕小红 何亚涛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包含了阅读方法的个性化。指导学生运用“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可以使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就是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心灵勾画,在头脑中调用原有的记忆信息进行加工,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和画面,在内心形成生动的形象和深切的感受。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下面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生命桥》为例,来解析这一阅读方法的指导策略。

【片段一】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音乐)回忆你刚才读过的课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1:我眼前看到了一只老羚羊和一只年轻的羚羊,它们同时飞跃在山涧的上空。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羚羊,前面是悬崖,后面是狩猎队,我很替它们着急。

生3:我看到了“生命桥”,就是老羚羊跃出去的弧线。

……

师:你头脑里有没有留下一个词——就一个词?

生1:我想到了“奇迹”。

生2:我想到了“生命”。

生3:我还想到了“神圣”。

(学生还想到了“合作”“团结”“死亡”“智慧”“献身”“无私奉献”等词语)

【评析】

相对于抽象思维,小学生更善于形象思维。运用“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就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笔者在学生已经自读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的启发下回忆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以画面感来帮助学生再现情景。当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一帧又一帧具体的画面时,笔者再让他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印象或者感受,学生就有的放矢说出了“奇迹”“合作”“团结”“智慧”等词语,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旨。

【片段二】

师:课文讲述的是一群斑羚在悬崖边(简笔画画出“悬崖边”),后面有猎人,前面是六米宽的山涧(简笔画画出“山涧”)。而羚羊(简笔画画出“羚羊”)只能跳跃四米。可是它们却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找“奇迹”。这“奇迹”可能是一些字,一些词,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幅画面。

(生自主学习)

师:小组内先讨论,看看别人都写些什么?下面我们把小组找出来的“奇迹”在全班交流一下。如果一人发言不完整,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生1:我觉得“奇迹”是:小羚羊这一猛蹬,蹬走老羚羊的生命,但老羚羊面对死亡,坦然无畏。

师:好一个“坦然无畏”!他刚才说到“猛蹬”,来吧,我们全体起立!双脚猛蹬一下。就一下!心中想着你就是小羚羊,你双脚蹬的不是地面,而是老羚羊的背啊!

生1:老师,我蹬不下去啊!

生2:老羚羊好可怜哦!

生3:为了生存,羚羊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生4:我为了不让种族灭绝,只好牺牲老羚羊的生命了。

生5:我觉得我的腿在发抖,如果我是那个小羚羊的话,面对老羚羊,我怎么也蹬不下去。哪怕一起死,也不愿意蹬到它。

……

师:(出示PPT,进行言语实践)同学们,小羚羊这一蹬啊,蹬走了________,蹬走了________,蹬出了_,蹬出了_______。

师:所以这一“猛蹬”是一个“奇迹”!

【评析】

笔者指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时,依据课文内容,巧妙地用“想象画面”的方法“画课文”,勾勒“悬崖”“深涧”,描摹“羚羊”,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陌生场景的距离。这几个词语的勾画,迅速地使学生抓住了主要信息,创设了特定的情境,为下面的语言文字训练铺桥引路。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把“画课文”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合理地运用,往往能受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在“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奇迹”,想象文中小羚羊的动作。此处,笔者的处理别出心裁,又顺理成章。看似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其实无不渗透着教者的教育智慧。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表演“猛蹬”这一个动作。但要想象蹬的不是地面,而是老羚羊。这一设计无疑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地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了形象的表情和动作,他们边读、边想、边演,感受年轻羚羊喜悦中的悲伤,也感受老羚羊痛苦中的欣慰。此刻,文字已不再是死板的符号,他们从中感受了小羚羊的于心不忍,体会出了老羚羊为了生命的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可贵的献身精神。至此,学生心中的“画面”,不仅有静态的,还有动态的。

【片段三】

师:“试跳成功!”是奇迹,“奇迹”远不止这些!你们再看看最后一段,那里还有一个感天动地的“奇迹”。

生1: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师:书上有一个词语说得非常好,表示遵守规则?

生:秩序井然!

师:从“秩序井然”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生1:羚羊的合作和团结。

生2:我体会出了它们的无私奉献。

师:第三段的画面已经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再读一读,仔细感受。

师:谁到黑板上画画“那弧线”。一边画一边结合课文给大家说说。

生(边画边说):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羚羊很多,却不拥挤。即使面临死亡,它们仍选择了冷静地等待。它们飞越深涧的速度很快,但是却秩序井然,这真是一个奇迹!

师(指着学生画的弧线):看,这弧线就是——

生:生命桥。

师:对啊!大声读题目——

生(齐声):生命桥!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所有的体会、感动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齐读全文)

【评析】

《生命桥》这篇文章,是作者有丰富的阅历后而写成,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不是四年级的学生轻易就能够感受领悟到的。而运用“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用形象思维破解理解的难题。文中的“生命桥”指的是老羚羊用自己的身体让年轻羚羊飞跃悬崖求生存。学生仅读文字,很难正确、全面理解它的含义。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让学生“读读”文字,根据文字“画画”弧线,让学生借助想象把这座“无形”的生命桥描绘成“有形”的生命桥,直观形象地理解了“生命桥”的含义;又从对这“有形”的桥的解读中,真正走进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座“无形”的“生命桥”:它不仅仅架在两座山崖之间,也架在老羚羊的“死”与年轻羚羊的“生”之间。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化解了。

读文字,想象画面,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充分挖掘了他们的个人感受,建立了语言文字和形象的联系。笔者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体会去朗读课文,又把“画面还原成文字”。让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中走了一个来回,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运用“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需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画出来”“演出来”。文章具有了“画面感”,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就会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具备这种“想象画面”的能力之后,在自己的言语表达中往往也能给人带来丰富而生动的形象感受,可谓“一通百通”。♪

猜你喜欢

羚羊奇迹语言文字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两只猎豹
什么构成了奇迹
绝望中的羚羊
猎豹与羚羊
奇迹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