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觅心中的教育之梦

2018-01-26特级教师诸向阳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杨柳风文化课杏花

◇特级教师 诸向阳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道:“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们做教师的,也是在寻梦,寻觅我们心中的教育之梦。为了圆教育梦,我们要修炼自己,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三条道路:在课堂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在课程研发中成长。近年来,我对第三条道路——在课程研发中成长,感触颇深。

我刚送走一届六年级学生,在这一年里,我开发并实施了一个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二十四节气是祖先给我们的馈赠,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了开发这一课程,我认真研读了四本书:诸荣会的《节气24 帖》、余世存的《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朱爱朝的《时节之美》、常丽华的《24 节气诵读古诗词》。在每个节气到来的时候,我会为学生上一堂节气文化课;每个季节转换时节,我们都要举行告别仪式。通过二十四堂节气文化课让学生在节气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感受生命的生生不息,培养学生敏感的诗心和科学的严谨态度。

有一堂节气文化课很特别。今年的2月19日是“雨水”节气,正好在寒假里,当时我在美国看望儿子。我就利用班级QQ 群给学生讲“雨水”。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此时此刻,美国洛杉矶的温度是25℃,阳光灿烂。无锡的天气怎样?”学生告诉我,无锡正下着小雨。我说:“真好。今天节气的名字就叫‘雨水’。我要给大家讲一首诗,南宋诗人释志南写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让学生联系那天无锡的天气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学生说,春雨细细的,落在身上不会将衣服弄湿;春风柔柔的,吹在脸上不再觉得寒冷。我说:“对呀。你走到屋外仔细观察,会看到杨柳冒新芽了,杏花鼓出花苞了。这就叫‘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与学生的生活、生命相联系,古诗不再是冰冷的,它活在了学生的心里。

到5月5日,春天的六个节气走完了,我们举行了“告别春天、迎接夏天”的仪式。杜沂帆同学在告别仪式结束后写道:“在这美好的节气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然之美,努力其实也是一种美。‘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梅花,这种傲骨的花,它的品质我们应时时放心中,让这坚强的精神陪伴我们度过小学生涯。”柳青青同学写道:“春天的情感还不止于此,看过催人奋进的,看过引人深思的,但生活的小美好、小乐趣还是不能缺少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令人心旷神怡的春风吹来,引发了我们关于春天的美好回忆。”

一年来,我在浙江、江苏等地举办的大型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三次节气文化课:《小雪》《清明》《小满》。广播电台记者专程来我班采访报道《冬至》节气文化课。我还撰写了一万多字的论文《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立德树人》。

课程研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我们可以从地域、特长、教材、节气、问题、仪式等方面研发课程,在课程研发中成就学生、成就教师。终有一天,我们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猜你喜欢

杨柳风文化课杏花
杏花树下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吗?
艺考生如何“逆袭”
从《杨柳风》谈语域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书里杨柳风,独爱那枝红
杏花
杏花弦外雨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