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Story time板块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8-01-26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计文程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 计文程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学习就是学会思维,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形成,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获取的。因此,思维活动应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核心活动。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中Story time是整个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境设计、实用的句型表达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地道的语料。本文主要以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多种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扣住故事题眼,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思维的导火索来自质疑,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师要努力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产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题眼”是在Story time板块中决定故事内容的关键词,根据“题眼”让学生提问,为理解故事奠定基础。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回答到主动提问。学生所提问题是思维的启动器,是一种探索,而问题的解决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过程。
【案例1】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学的导入阶段,学生提出问题:
S1:When’s Chinese New Year?
S2:What do people do at Chinese New Year?
S3:How do people feel at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学习之前,学生就“题眼”——Chinese New Year提出问题,答案在故事文本中基本都能找到。在学习了文本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探究“春节”文化,学生再次展开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S4:Where do people go at Chinese New Year?
S5:Why do people give red packets to children at Chinese New Year?
S6:How do people spend their holiday nowadays?
表面上看,问题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实质是对题眼“Chinese New Year”的深化和拓展。在不断提问、答问、追问的环节中,学习不再只是吸收知识,而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建构、修正和丰富自己的认知图式,是在创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自己的问题,发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主动参与中积极思维,在充分独立思考、不断提问中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挖掘教材留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能力是评价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指标。教材留白是一种隐性的教材资源,能为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提供平台,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意义。教材文本中的每一个故事片段都是针对某种句型的训练而合理截取。因此,教师可以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融合在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交流等活动,在动态的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案例2】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In class,讲述了课堂上常用的指令,其中有一个片段:
Mr Green:Wang Bing,please close the window.
Wang Bing:Yes,Mr Green.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Mr Green为什么会请学生关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积极思考:
T:Why does Mr Green want to close the window?
S1:It’s cold.
S2:The wind blows.(教师用正确语言表述)
S3:...
因为有了合理的补白,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此处出现这一指令的原因。一个小小的追问,不仅关注了对文本的补白,更聚焦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的逻辑思维方式。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要基于文本,通过创设活动或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多角度积极思考。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的空间,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在推理中运用目标句型生成自己的语言内容,用自己的方式享受故事的学习,并在充满个性体验的表达中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三、组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思考辨析能力,包含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是指鼓励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地思考身边的日常问题,通过深入思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个性体验,追求开放和发展。
【案例3】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Story time)主要是谈论、介绍澳大利亚。在读后环节,教师提出问题:
T:What do you think of Australia?Why?
学生给出惊人的答案:an exciting country,a funny country,a wonderful country,等等,并能结合书中所学语言,说明理由。
【案例4】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Story time)主要谈论自己的国庆假期经历。Liu Tao去了上海,Mike去了农场。教师提出问题:
T:Do you like to visit a city or a farm for the holiday?Why?
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激活了知识储备,从整体上理解了文本,并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动态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澳大利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到底是去城市还是农场度假好呢?在学生的辩论中,大家分享了他人的观点与学习成果,也展示了自己的观点与学习成果。教材内容也在学生的探索与发掘中变得立体丰富,并超越了教材的表象,深入探讨其内涵与实质。思辨使故事学习和对话互动有了质的提升,带着独立思维,学生对对话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对文本探究的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敏捷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得以锻炼。
四、尝试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指人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想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学生创新的源泉,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智能和智慧。想象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Story time板块中,很多故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尾,留给了学生无尽的遐想。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将课堂上的所学真正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既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案例5】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Story time)展示了一个故事:约翰叔叔给小朋友送礼物,海伦得到了洋娃娃,麦克得到了球。本课的重点是新年问候、赠送礼物及询问谈论礼物。从文中发现,Tim不在家,准备的礼物没有送到他手中。
在教授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Tim会去了哪里,回到家后他和约翰叔叔、麦克、海伦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在续编的过程中,重点句型自然被运用。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已有的知识与故事文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对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这种创造性的表达是基于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基于他们对目标语的灵活运用。在活动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思维品质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在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推理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Story time是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的重要板块,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任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深入思考,理清逻辑,注重高效教学,发掘文字与图片背后的信息,为学生创造思维训练的机会,搭建思维训练的平台,在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