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中丰盈 简单中灵动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赏析
2018-01-26□龙华
□龙 华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朱煜老师在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的颁奖典礼暨观摩课活动上,对这一课例进行了展示。他以“关键词”为抓手,为我们精彩地诠释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教学实录】
片段一:突出关键词,了解大意
师: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仔细听,听一听老师强调的是哪个词。“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我强调的是哪个词?
生:第一个。
师: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比第二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早多少年?知道的举手。(生答)
师:再听。“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强调的是哪个词?
生:发明。
师:你知道“发明”和“发现”的不同吗?(生答)
师:再听。“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我强调的是什么?
生:麻醉剂。
师:“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强调了什么?
生:人。
师:是谁?
生:华佗。
师:抓住课题中不一样的关键词来提问,能带给我们许多信息。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通过某一个自然段就可以找出来,是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出示,生齐读)
(赏析:朱老师开课后通过四次朗读,分别强调“第一个”“发明”“麻醉剂”“人”四个词,快速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不同的信息,体会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课文内容,引出相关段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这一环节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课题既清晰地点明了课文内容,又揭示了课文中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重视对课题的理解。同时,通过辨析“发明”和“发现”的不同之处,自然进入课文,学习重要的阅读方法——抓关键词。)
片段二:抓住关键词,理解人物
师:那个时候动手术,病人非常痛苦,因为没有麻醉药。在这里,老师又发现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是“深感不安”。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
生:他没有麻醉药,动手术的人痛得连声惨叫。
师: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
生:那时候没有麻醉药,他看到做手术的孩子痛得连声惨叫。
师:还可以说得更流畅。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
生: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动手术很痛,他想让病人动手术的时候不再那么痛苦。
师:读了课文,就要把课文句子变成自己的话,掌声送给刚才发言的同学。单说“连声惨叫”太笼统了,我们都不明白,还好,第3自然段写得很明白。我们一起读第3自然段。(生齐读)
……
师:请看屏幕,能这样改吗?
(出示句子:华佗给他动手术,那小孩发出惨叫。华佗叫来几个大汉把他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把手术做完)
师:如果你觉得不能,就围绕“深感不安”分析原因。
生:如果不用“撕心裂肺”,就体现不出小孩发出的惨叫有多大声。
生:如果把“撕心裂肺”去掉的话,就体现不出小孩的痛,也体现不出华佗的深感不安。
师:很好!这位同学联系“深感不安”来分析。
生:如果不用“死死地”,就体现不出小孩有多么痛,也体现不出这些大汉要用怎样的力度把他按住。
师:也体现不出华佗的——
生:深感不安。
师:正是由于动手术那么不容易,华佗才深感不安,因为他心系病人。他不想让自己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如此痛苦。联系上下文了解关键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的词语在课文中还有不少,比如第5自然段中就有。一起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再次朗读这个自然段。
(创设情境,师生进行情境表演)
(赏析:“文字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深感不安”是华佗发明麻醉剂的重要原因,这个词表现了华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崇高医德,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朱老师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词来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在语言训练中感悟了华佗的形象,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表达训练,不仅利用词语对文本进行了重组,还拓展了思维,实现了规范、创意的表达,锤炼了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了学生言语表达的智慧,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关键词的感悟能力和对文本的概括能力。)
片段三:寻找关键词,深入课文
师:比较一下两次手术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次手术时病人痛得乱蹦乱跳,第二次手术时病人没有这样。
师:两个手术情况正好相反。
……
师:在刚才的发言中,大家都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关键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对于第一次手术,你可以从书中摘录关键词;对于第二次手术,既可以直接摘录,也可以发挥想象自己写,但要和第一次形成对比。(生练习)
师:请一组同学来交流,一个同学利用关键词说说第一次手术的情况,另一个同学说说第二次手术的情况。
……
师:刚才我们找到很多关键词。有的关键词和上下文相关联,有的关键词和课文内容以及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系。对这样的关键词,我们一定要好好琢磨,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赏析: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提炼关键词,与前面的两次抓关键词形成梯度,从给到寻,充分地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以填表的方式进行提炼,并抓住关键词讲述课文内容,加深对两次手术的理解,通过比较,真正发现这些关键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尤其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词语来感悟人物。这一环节其实体现了对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运用,建立一种新的认知,也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进一步训练。)
【总评】
朱煜老师的课充满着无限的魅力,这魅力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独到的、深入的解读,来自于他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来自于课堂中的设计感,凸显平实中的丰盈、简单中的灵动。
一、精准的教学目标,凸显一课一得
本节课,朱老师教学目标清晰——抓住关键词,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人物形象;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课文。所有的教学点都指向一个词——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展开阅读,这有利于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和特点;围绕“深感不安”,抓住这个词的感情色彩,感悟华佗高尚的医德……这些关键词有的和上下文相联系,有的彼此意思相反。它们往往与课文内容以及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朱老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走进词语世界。因为教学目标聚焦专一,所以训练扎实、深入、有效。
二、精到的教学过程,凸显年段特点
三年级已经进行过抓关键词的训练,四年级如何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本节课,朱老师以段的教学为抓手,带着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展开思维的训练。段落的教学分成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朗诵,第二部分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深感不安”,第三部分把词语送回语境中再次朗读。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理解了词意和句意之后,又设计了自己寻找关键词的环节进行训练。朱老师并没有讲前句与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明白华佗发明麻醉剂的原因,也感悟到华佗崇高的医德。这就是把概念化的教学转变成了言语实践活动。
三、精彩的情境创设,凸显言语习得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理解“深感不安”环节中,朱老师扮演随从,学生演华佗,还原情境,体悟词语的情感,想象词语描绘的意境。学生自觉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交流。对话看似简单,实则是在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引导他们自主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